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0芈双海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笔者评价信息技术

芈双海

(河南省安阳市光华中学 河南 安阳 455000)

在对任务驱动法进行应用之前,初中信息技术首先要理解任务驱动法的定义。何谓之任务驱动法呢?其就是教师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当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法时,任务贯穿了他们的整个教学过程。因而教师要重视任务,在开展教学之前围绕任务的设计、呈现、完成和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进而在教学中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优势,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有着愉快的学习体验以及丰富的收获。

1.进行任务的精心设计

1.1 结合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存在的目的是辅助教师教学,促使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因为教师是根据课本教材来开展教学的,他们在设计任务时就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将其融入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就会接收到其中的内容,由此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例如:在进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之前,笔者会先翻阅课本教材,进而进行备课。因为笔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备课时,笔者决定选择任务驱动法来开展教学,因而进行了任务的设计。此时笔者从课本内容中总结出了如下知识点:(1)选择结构程序的概念;(2)逻辑量的概念;(3)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4)语句。它们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笔者不会直接围绕其来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而是会将其作为所设计任务的内容,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如果笔者直接告诉学生:“你们要对上述的内容展开探究”,那学生将无法产生对任务的好奇心。因而在确定了任务内容之后,笔者会结合学生特点来设计任务的形式。

1.2 结合学生特点。在设计任务时,除了结合教学内容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结合特点,设计出学生容易接受的任务,这样学生就能带着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并完成任务。基于此,教师所设计出来的任务必须要具有以下特点:难度要适宜,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任务内容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笼统的任务内容会使得学生放任自流,白白浪费了课堂时间。

例如: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很有可能会与抽象知识之间存在矛盾,进而逐渐失去对知识的探索欲,有着消极的学习态度。因而笔者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迎难而上。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过关任务,其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每一关,学生都需要进行问题的回答,问题难度逐级递增。如在第一关,学生需要回答“你对选择结构程序有哪些了解呢”这一问题。在第二关,学生需要回答“逻辑量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一问题。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答案来决定他们是否通关,还会联系学生的通关时间为他们进行排名。排名会影响到学生所获得的奖励,这样的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会有着积极的学习动力,促使任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进行任务的趣味呈现

2.1 利用多媒体。首先,初中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任务的呈现。结合任务本身,教师可以为学生编故事。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打开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故事,成功吸引学生的眼球。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来引出任务。学生会爱屋及乌,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任务上面。此时教师不需要再耗费精力,苦口婆心地劝学生去完成任务,而是直接为学生留出时间,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任务。

例如:《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是一堂理论课,笔者在课前通过备课环节,为学生所设计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流利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史。在开始上课之前,学生处于课间娱乐状态。当上课铃响起的那一瞬间,学生很难将其转变为学习状态,为此笔者会采取有趣的方式来呈现任务,进而对学生予以帮助,促使他们产生对任务的好奇心。此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视频,形声色俱全,成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笔者对学生说:“现在老师想要找一名播音员,对视频进行配音,现在所布置的任务就是对你们的一个考验,你们接受考验吗?”进而为学生呈现任务。成为播音员的学生会享有教师的部分权利,这一点十分吸引学生,学生会为了通过考验而努力探索任务。

2.2 利用教学游戏。其次,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游戏来进行任务的呈现。鉴于学生对游戏有着喜闻乐见的态度,教师在呈现任务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玩游戏。教师要始终牢记游戏存在的目的,为学生制定游戏规则,用其来约束学生,避免学生因玩游戏太过兴奋、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不利于课堂的事情。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引出任务即可。

例如:在进行《计算机资源管理》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首先会组织学生去玩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此时笔者会告诉学生:“老师下载了很多你们喜欢的景点图片、音乐和电影,其都藏在电脑里,如果你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那老师就会播放给你们看!”在该游戏中,学生会有着积极的寻宝态度,他们会对电脑进行操作,寻找属于他们的宝藏。但因为没有进行知识的储备,学生难以在笔者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电脑中的资源。此时学生还想要再进行尝试,笔者为他们展示了该节课的任务:(1)了解计算机中的资源;(2)探究“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作用。笔者告诉学生,他们需要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取游戏机会。如此一来,学生会对任务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并积极付诸探索行为。

3.进行任务的自主完成

3.1 组建科学小组。如果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会有如下弊端:(1)学生很容易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产生挫败感,放弃继续探索任务;(2)学生还没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注意力就已经被其他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放弃继续探索任务。由此可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督促。为学生组建科学小组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直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索并完成任务。

例如:在进行《实践活动》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动画知识,笔者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动画基础。然后笔者会鼓励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1:2:1的比例自由组合。笔者的做法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同一个小组的学生会有着融洽的交流。学生在完成组队之后,需要在班级群内告知笔者。笔者会分析分组结果,看其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答案是肯定的话,笔者会进行干预,调整学生的分组结果。在开始上课时,笔者首先会让学生调整座位,保证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坐到一起,便于交流和讨论。

3.2 主动分析任务。在看到任务时,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先对任务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呢?学生需要将思考结果以文字形式记录在纸上,然后由简到难进行排列,理清事情之间的联系,规划每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理清思绪之后,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他们也能在该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授该节课时,笔者为学生所布置的任务是: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围绕其进行动画的制作。当笔者将任务呈现给学生时,先会给学生留出5分钟的时间,促使他们思考并讨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一问题。不同的小组会讨论出不同的答案,但都逃脱不了总体规划、寻找素材和进行制作三个大的框架。接下来笔者会让学生估计每一件事情完成的具体时间。在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和估计时间的差距也会影响笔者对他们的评判和奖励。这样一来,学生所估计的时间就能用来约束自身,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变得磨磨蹭蹭,而是会全力以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3.3 合作完成任务。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探究并完成任务,这意味着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需要做出贡献。此时学生需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围绕任务展开合理分工。学生还需要将分工结果告知教师,促使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贡献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做到赏罚分明,促使学生有着积极的态度,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去完成任务。

例如:在总体规划环节,每一名学生都需要给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需要通过投票选择出最合理的规划。在寻找素材环节,学生需要寻找的素材有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他们则需要进行分工合作。此时学生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如平常喜欢阅读且阅读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去进行文字的寻找;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去进行音乐的寻找;喜欢追剧的学生可以去进行视频的寻找等。在进行制作环节,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领取任务,如有的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和运动补间动画知识掌握得很好,那其就可以承担起动画中的形状补间和运动补间动画制作。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将分工结果记录在纸上,并且告知笔者。这样的话,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笔者会督促学生,促使他们各司其职。

3.4 发挥引导作用。当学生在积极努力地完成任务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发挥引导作用。那教师具体该如何去做呢?他们要审视学生的分工结果,看其是否合理;他们要控制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避免学生浪费;他们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对学生予以帮助;他们还要时刻督促学生,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轻松且愉快的,并且有着十分丰富的收获。

例如:在以任务驱动法来进行《综合活动》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完成分组之后,笔者会审视学生的分组结果,调整不合理的分组。在学生分析任务的时候,会出现两名学生意见不统一进而产生争吵的情况,此时笔者会站出来把控大局,避免学生因争吵而影响完成任务的进度。当学生将分工结果呈现给笔者时,笔者也会进行审视,看其是否合理。当学生动手制作动画时,笔者为他们设置了时间,也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时间。除此之外,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就为学生呈现了上课应该遵守的规则。笔者还承诺学生,如果遵守规则,就可以获得抽奖机会。当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之后,他们的军功章,也有笔者的一半。

4.进行任务的科学评价

4.1 丰富教学评价内容。如果教学评价内容只涉及到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那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评价并不具有科学性,无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而学习如逆水行舟,没有进步,就相当于退步。基于此,在开启评价环节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丰富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生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学生是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等。

例如:在进行《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留出实践机会,让他们尝试动手操作,并在此过程中积累和应用相关知识。因而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笔者不会只关注学生是否成功地用函数实现了程序,还会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笔者为学生制定了一个评价表,评价表中有如下内容:(1)掌握的新知识;(2)还未掌握的新知识;(3)收获的能力;(4)说出三个优点;(5)说出三个缺点;(6)说出改正缺点的方式。评价内容十分具体,如果围绕这六项内容来展开评价,那么通过评价,学生就能对自我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发扬优点和改正缺点,可以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有着更加亮眼的表现,进而实现学习上的进步。

4.2 让学生成为评价者。在传统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在讲台上围绕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在座位上却昏昏欲睡的情况很是常见,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学生游离于评价之外,没有参与感。基于此,在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中,当学生处于评价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者,完成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会回忆自己整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例如:在应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时,笔者会重视评价环节。在该环节,笔者首先会为每一名学生发一张评价表,学生首先需要进行自主填写。在填写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回忆了自己在该节课中的表现。然后处于同一个小组的学生需要交换评价表,对对方进行评价。接下来笔者会将评价表收上来,并且询问学生:“你们想要知道自己的评价、其他学生的评价和老师的评价有哪些区别吗?”由此为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促使学生认清自我。此时的学生十分好奇其他学生和笔者对自己的评价,进而会认真倾听笔者的总结,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下,笔者会用奖励来吸引学生,促使其根据评价来改正缺点。学生每改正一个缺点,他们就能获得一次学习上的进步。

总而言之,当学生身处于信息时代时,他们必须要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技术技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们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基于此,教师要利用好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明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为学生挖掘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探索信息技术的奥秘,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笔者评价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