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新生抑郁情绪的筛查及应对方式探讨

2022-11-19陈静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评量普查新生

陈静敏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我们国家的这项重大举措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及进入大学学习人员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截止到2020年,抑郁障碍已成为除心脏病外的第二大致死疾病[1]。我国患过抑郁障碍的人口接近1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尚有很多没有发展到抑郁障碍程度的人群没有被关注到,对于受到抑郁情绪困扰的亚健康人群,自身也会感受到一定的痛苦,这类人群也需要被关注并给予一定的帮助[2]。本研究旨在以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为契机,通过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筛查大学新生抑郁情绪的现状,并提出应对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21年入学大一新生,共计5251人,共发放问卷5103份,回收问卷4923份,有效问卷4705份,问卷有效率为95.57%。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抑郁情绪筛查的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对大一新生的抑郁情绪进行筛查,为保证学生问卷填写的有效性,分批组织大一新生在学校机房进行测试,组织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所有指导语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同时尊重学生的知情同意。该量表在筛查大学生抑郁情绪中按照国外已有研究基础选择10分作为临界值,这一自评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609(p<0.01),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陈丹,2011)[3]。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共包含9个问题,主要用于评定最近2周的症状及出现频率,每个问题均有4个选项即“完全不会”“好几天”“一半以上天数”和“几乎每一天”,得分分别计为0-3分,总分范围为0-27分。评分标准;0-4分,没有抑郁;5-9分可能有轻微抑郁;10-14分可能有中度抑郁;15-19分可能有中重度抑郁;20分以上可能有重度抑郁,采用临界值10分进行抑郁情绪的筛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人口学数据

表1 调查对象4705名大学生的人口学数据

2.2 新生PHQ-9量表得分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4705名新生中,以临界值10分作为筛查抑郁情绪的分界点,分数在10分以上的人数为616人,占比为13.1%。

表2 调查对象4705名新生得分情况

将不同性别的新生在PHQ-9自评量表上各问题的得分进行比较,不同性别的新生在自评量表总分得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P99)。

表3 性别在PHQ-9自评量表总分的比较

3 提高大学新生应对抑郁情绪的方式

3.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每一名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都要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一方面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校制定危机干预方案以预防危机事件发生。高职院校大一新生普遍对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利用学校微信平台、网站及宣传栏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普查的重要性,扩大心理筛查的知晓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及寝室长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动员大会,心理委员及寝室长在班级及寝室中利用主题班会或寝室座谈会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大一新生对心理普查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对待心理普查工作以提高普查结果的有效性。

3.2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级档案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对抑郁情绪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结果进行规范管理,并对出现抑郁情绪的同学进行谈话并了解目前的心理现状,针对学生心理现状建立等级档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定期进行跟踪访谈,分阶段开展抑郁情绪应对的相关工作,并通过心理教师、辅导员及专任教师等相关力量,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心理咨询及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应对抑郁情绪[4]。

4 讨论

4.1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普遍现状

宋艳等[5]研究指出在我国大学生抑郁障碍发生率在15%~40%,而普通人群仅为5%~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抑郁障碍病发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本研究在对大一新生进行抑郁情绪筛查中,出现抑郁情绪的人数占比为13.1%,由此可见,大学生出现抑郁情绪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时存在逐年恶化的情况。

4.2 性别在大学生抑郁情绪筛查中没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重点在于对大学新生进行抑郁情绪的筛查研究,对于可能影响抑郁情绪的一般因素、人格特征、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因素等未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从收集到的数据结果分析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抑郁情绪表现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开展大学生抑郁情绪应对工作中可以不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

4.3 良好的应对方式能够提高大学新生对抑郁情绪的认识

对具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不仅能够帮助具有抑郁情绪的学生改变认知应对的方式,也能够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积极有效的调整策略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魏义梅等,2009)[6]。林霞玉[7]等通组织抑郁倾向状态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参与团体辅导的学生抑郁程度有明显降低,可以看出团体辅导在帮助学生改善抑郁情绪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5 结语

抑郁障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重大课题。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时,由于学习环境及学习方式的改变,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考验,需要他们不断去调整并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等抑郁情绪的表现,抑郁情绪的发展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学校和社会因素等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大一新生刚入学后,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根据心理健康状况实际情况开展积极的应对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体验中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

猜你喜欢

评量普查新生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