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市交通技师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22-11-19肖珍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中职

肖珍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1 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研究背景

现阶段,社会对于中职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对中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能力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导致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薄弱,每所中职院校都应该深刻思考学校是否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步,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思考自身的职业规划,从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个大致的了解。社会各个层面都要深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积极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学校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地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2 调查对象

(1)本研究以湖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交通技师学院是由湖州市交通系统投资兴建、湖州市交通运输局主管、湖州市人社局、湖州市教育局指导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经过预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正式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汽修、物流、路桥和城轨专业的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636份,其中男生473人,女生163人,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星进行数据发放和数据收集,用SPSS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学院地处湖州南郊风景区,占地面积四百余亩。学院环境优美,花木繁茂、景色宜人。近年来学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综合实训基地、校史陈列馆、党建阵地等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环境,同时提升学生幸福度。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即:问卷指导语、基本信息和调查量表。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调查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在本次调研中男生有473人、女生163人,分别占比是74.37%和25.63%;物流专业人数183人、汽修283人、城轨96人、路桥74人,分别占比28.77%、44.5%、15.09%、11.64%;调研共涉及四个年级,2018级12人、2019级214人、2020级110人、2021级300人。

表1

3.2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分析

3.2.1 自我了解能力

在自我了解能力方面60%~70%左右的学生能顾清楚的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优势和不足;在职业意向方面,56%左右的学生表示清楚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职业意向;部分学生在学校只是为了混日子、拿文凭,过一天算一天,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一种思想。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学校的实践教学,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和能力。

3.2.2 认识环境和职业能力

在认识环境和职业能力方面,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差。50%以上的学生了解社会就业政策、经济的发展情况、意向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所学专业和行业的发展情况,但还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关心社会的就业政策和发展趋势;54%的学生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意向职业的薪资待遇,能掌握学校就业中心提供的信息,46%的学生不能清晰的认识本专业,缺乏对意向职业的工作内容和性质的了解。

3.2.3 确立职业目标能力

有56%的学生认为确定目标是件容易的事情,表明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确立职业目标上存在困难;有60%左右的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实际确定,能把大目标和小目标相联系并且能逐步完成。总体来看,还有40%到50%的学生在确立职业目标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学生不能把自身情况与职业生涯目标相联系。

3.2.4 制定职业计划能力

在制定职业计划能力维度上,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能够制定详细的计划,并能与生活的各个方面考虑,说明中职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划能力,以及遇到意外情况时,及时做出调整改正的能力。

3.2.5 反馈修正能力

在反馈修正能力各维度的相关因素来看,60%认为自己具备反馈修正的能力题目中的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不断反省自己,调整职业目标,能够通过改变对环境的认识而修正自己的目标。

3.3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相关分析

由表2可知,中职生职业生涯能力及各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受到自我了解能力、认识职业和环境的能力、确定职业目标的能力、认识职业和环境的能力、职业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反馈修正这些能力共同影响。

表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相关性分析

4 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差异性现状分析

4.1 地域上的差异

首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村的条件较为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硬件、软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而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各种设施设备也更加完善,农村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少,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第二,城市学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在学校中有更多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具备更多职业生涯规划的条件,城市学生往往在职业理想方面表现力更强。第三,农村的师资力量更为薄弱,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去条件更好、环境更好的城市发展,城市教师的数量不断上升,导致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4.2 性别上的差异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传统观念的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生越来越多,同时,女生更加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女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越来越强,她们更善于认识自我,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能更好地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在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受家庭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男生在成长过程时,容易受到教师或者父辈给予的期望,所以他们会较早地关注职业。在学习过程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下,男生会慢慢地形成自我价值观,会比女生更早地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且行动力强于女生。

4.3 年级上的差异

刚刚步入学校的新生,没有受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系统化的学习,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不是很清晰,更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只安排了一些比较基础的、简单的职业规划课程,到了高年级,学校就会加入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断加深,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此外,学校的职业规划活动扑面而来以及社会实践不断增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对自我的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规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打算,尤其是对于即将面临就业或是要升学的学生,他们会通过更多的渠道去了解职业信息,明晰自己的就业方向,提升自我对职业规划的能力,适应社会和职场发展的需要。

4.4 有无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的差异

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或是大学前,没有了解和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一知半解。对社会上的工作职位的要求和应聘条件也不了解。大多数学生最了解的就是自己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为薄弱。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受家长的影响较大,如果家长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给子女多普及一些未来职业规划的方向和就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设的较少,不够专业,有些课程只是摆设,没有聘请专门的教师上课,由于资金短缺,学校没有布置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5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对策

5.1 学生自身

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校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时,学生应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要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湖州交通技师学院的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并不能认真对待,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应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的学习,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课程真正地指导学生的毕业就业。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要加强训练和积累,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训练。针对自己树立的目标,加强训练和学习,进行目的性的学习和规划,正视现在的学习室为自己的人生做积淀,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5.2 学校层面

中职学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着指明灯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应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笔者了解到:湖州交通技师学院在新生入学一年级有创新创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指导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到了高二年级,随着学习课程的改变,职业规划课程有所减少;高三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升学或是就业的选择,学校会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宣讲,但是这个讲座次数较少,学生刚进入状态,就不再有了。

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一门生涯指导课程就能完成的。首先,学校应该加强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让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活到老学到老,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不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更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5.3 家庭层面

从上述调研中可知,家庭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父母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都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此,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需要对家长进行职业教育知识的普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很重要,规范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家校合作,家长需要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对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有重要作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思想,正确认识孩子在生活中面临的挫折,教会孩子正确认识并战胜挫折。此外,父母也要改变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接受职业教育,并能积极地指导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5.4 社会层面

首先,社会和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多向社会和人民群众普及职业教育的优势,改变对中职生的刻板印象,看待学生不带偏见。其次,政府还可以引导中职学校多举办丰富的文体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帮助学生对未来生涯发展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政府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中职院校若想走长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就要将正确的中职教育观念向社会开展广泛宣传,让全社会了解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社会也要多和学校沟通探讨,使得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就业服务和指导等方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迎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中职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