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路径
2022-11-19梁文飞
梁文飞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二中学 甘肃 崇信 7444200)
在科学育人观的大力推动下,教师纷纷探究政治教学的趣味设计、高效实施的科学构建途径,积极为初中生创设一个高品质、高水平、高效益的知识学习与主体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正对初中生输送高质量的心智启迪、先进思想、时代理念,力求实现初中生的意识提高、习惯养成以及能力提升,尤其是法律意识以及纪律观念的培养[1]。这样,初中生就会成为懂是非、辨美丑、知对错、有品行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建设祖国、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做好充足的素养准备。
1.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1.1 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能够夯实初中生的知识基础、完善素养体系,帮助初中生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是非思想以及服从意识,优质培养初中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合规交往的积极观念。因此,初中生会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知对错、懂进退、辨美丑、识善恶,完成素质教育下政治教学的育人任务。
1.2 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能够帮助初中生与时俱进,切实适应开放、自由的时代化生活、多维度社交渠道以及多元化交流方式,能够从容面对现实生活、虚拟世界中的种种诱惑[2]。因此,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法律意识是社会发展对政治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帮助初中生拥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善恶观念、法律意识。
1.3 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是科学育人观与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学的共同要求,政治教学应该以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去设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也推动政治教学的与时俱进[3]。这样,教师就会在政治教学中将初中生培养成为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好建设祖国的全面准备。
2.政治教学与法律意识培养的契合性
在政治教学中,教材内容有很多关于法律教育的具体篇幅,也就是说,法律教育本身就是政治教学中教学任务之一,因而教师可以立足教学内容顺理成章地进行法律教育活动。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关于法律知识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的科技支持为初中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案例,以此推动初中生在案例讨论中逐渐感悟法律知识、掌握法律内容、接受法律教育。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承载着启智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神圣教学使命,需要对初中生进行心智启迪、心灵熏陶、修养涤荡以及精神净化的育人活动,自然能够为渗透法律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空间与探究机会。因此,法律教育活动完全可以融入生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品德教育之中,利用趣味横生的生活案例去推动法律教育活动的务实开展与高效进行,助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3.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路径
政治教学在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以及初中生之间搭建起一个信息交流、生命互助、心智启迪、思想进步的生命乐园,因而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识。
3.1 实施支架教学,培养法律意识。支架教学是指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以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为突破口,帮助初中生解决超越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剖析能力的核心内容,并以此为初中生进行主体认知、集体讨论、友好交流、快乐合作以及互助成长的认知起点。由此可见,支架教学实现了教师教学智慧对政治教学的早期规划、过程管控、方向导引以及定向培养,也实现了初中生的主体参与、积极配合、主动思考、自觉思考以及互助成长,因而能够实现师生团队合力的全效释放,培养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因此,支架教学能够借助自身智慧助力初中生的主体探究与快乐成长。
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为例,在支架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初中生讲解一些法律知识,提醒初中生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名誉权、自由权等都属于违法行为,如初中生不能打骂、侮辱他人,也不能向他人索要财物,更不能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心理摧残与精神折磨等。因此,如果初中生对他人进行了严重人身伤害必然会导致派出所、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全面介入与依法处理。这样,初中生就会从法律角度去看待同学之间的“不正常交往问题”,认识到“伤害他人”的严重性与违法性。由此可见,《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够为受虐者提供说出真相的法律支持,更警醒普通初中生自觉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不能借助“虐待他人”去宣泄自身的精神压力与思想包袱,对待同学要以礼相待、友好互助,初中生要知法、守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常交往[4]。
3.2 实施翻转教学,培养法律意识。翻转教学是指初中生首先在课下时间独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对教师预定的以政治教学内容为目标指向的探究任务进行以初步思考、浅层次处理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以此实现初中生对政治教材内容的第一次主观处理。然后,初中生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得的政治知识为认知基础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进行集体讨论、认知交流、信息沟通、经验互助等合作探究活动,借助集体智慧与团队合力再次对于教师预定的政治教学内容进行第二次处理过程[5]。这样,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开展的探究任务需要初中生进行两次立足于不同平台支持的主观处理活动,自然能够实现对政治教学内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主观处理结果,从而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服从意识与法律意识。
以“网络法律教育”为例,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设备的大力普及,网络逐渐走向平民化、普及化,因而初中生的网络活动日益频繁,网络交流逐渐密切。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初中生进行网络教育和法律教育,告诉初中生网络生活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不能在网络上传播不实信息甚至是恐吓、涉黄、涉暴等信息。这样,初中生首先在课下自主学习时间中总结如何在网络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相信、不散步虚假信息或非官方消息,在潜意识中拥有红线意识与法律意识,在网络活动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进行信息交流。有些初中生认为,自己散布一些虚假信息,公安机关查不到,因而有时会在网络生活中传播一些过激言论或不实信息。教师要在课堂上的合作探究中警告这些初中生,公安机关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违法人员进行罪证收集活动,因而初中生下一举一动都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任何人的任何言论都逃脱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网络监控。因此,教师要规劝初中生遵纪守法、依法行事,不能怀着侥幸心理在网络生活中胡作非为,要做到心中有法律、眼中有对错。
3.3 实施项目教学,培养法律意识。项目教学是指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为初中生设定非常具体的合作探究任务内容,让初中生以此为集体认知任务,为初中生指明合作探究的实际内容与具体方向。这样,初中生就会在任务驱动下借助自主思考、多维交流、互助合作开展集体探究、群体交流以及集思广益,借助集体智慧去共同面对教师预设的项目认知内容。在此过程中,任务驱动就成为初中生的集体探究项目活动,并成为教学任务的物质转化内容,为初中生指出非常清晰的探究路线,让初中生在互帮互助、相互启迪中完成探究任务,实现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积极践行[6]。
以“交通法规”为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私家车数量的激增致使路面交通的压力倍增,安全隐患与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增长明显,因而交通法规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日常出行必须遵守的安全保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初中生的项目学习在集体交流中共同提升对交通法规的重视程度,有效强化初中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为此,教师可以让初中生针对交通法规、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关键词语进行集体讨论,借助一些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反面案例去例证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发表自己对于上述关键词语的主观看法,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升对交通法规的个人认知,有效强化初中生的法律意识。
3.4 实施案例教学,培养法律意识。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为初中生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生活案例,让初中生以生活案例的具体内容为探究对象,在畅所欲言中自由表达个人的主观看法,借助初中生对生活案例的集体讨论与群体交流达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教育的活动目的。在初中生对生活案例的讨论活动中,由于生活案例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因而能在初中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搭建起一条信息交流的高速通道,帮助初中生在对生活案例的深度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中切实提升认识,强化初中生的法律意识。
以“敬畏英雄”为例,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一个案例内容:某网红为了出名而公开拍摄视频,“以手做枪”指着英雄墓碑,最后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样,教师就为初中生提供了一个尊重英雄、敬畏英雄、传承英雄的典型案例,让初中生在讨论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习得英雄情怀中启迪心智、思想进步、觉悟提高。而且,初中生还能够在批评该名网红中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深度养成尊重英雄、敬畏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思想意识,并积极宣传英雄精神与英雄主义。因此,初中生关于敬畏英雄的良好思想意识就会在日常行为中根深蒂固,而且,初中生能够自觉将尊重英雄、敬畏英雄的良好思想意识上升为法律意识,达到进行案例探讨、信息交流、自我教育的活动目的。因此,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要将“敬畏英雄”融入法律范畴,自觉尊敬与敬畏“英雄”,也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一位人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3.5 实施电化教学,培养法律意识。电化教学是指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初中生在政治教学中提供一些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视频内容,让初中生以视频信息为探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以此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仍旧借助团队合力去实现深度学习。这样,初中生能够在真实可信的生活案例中立足直观化的视频信息进行课堂讨论,共同对于现实问题进行集思广益与群策群力,提升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与法律意识。
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初中生提供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工作图片,让初中生切身体验到每一个合法劳动者都是社会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法律面前拥有平等的权利。在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中经常用“重要”与“不重要”去衡量与评价社会上的某些群体,因而教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活动能够让初中生正确认识到每一个职业群体都是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重要细胞,都具有不可缺失性。这样,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就会促使初中生更好地尊重与敬畏普通劳动者,提升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觉悟。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能够科学优化初中生的做人标准、思想意识、道德觉悟与精神操守,能够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帮助弱小,努力成为一名传递爱心的人。
4.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有益思考
4.1 教师在政治教学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应注意趣味性。政治教学是对初中生进行的思想雕琢、生命塑造、性格培养以及精神陶冶,自然需要初中生的积极配合、主动自省、自觉提升。因此,政治教学需要激发初中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必然需要借助趣味元素提升初中生的关注度、参与欲望以及法律意识。
4.2 教师在政治教学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应注意实践性。政治教学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验证过程,因而需要为初中生创设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多实施实践探究或案例教学,让初中生在现实生活案例剖析中找到教材内容的应用途径,提升政治教学的生活性,培养法律意识。
4.3 教师在政治教学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应注意主体性。政治教学是初中生进行自主悦纳、自省提升、自觉成长的顿悟成长过程,必然离不开初中生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以及互助成长。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初中生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动手积累,借助初中生的集体智慧与团队合力去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识。
4.4 教师在政治教学培养初中生法律意识应注意时效性。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诱惑与考验,因而教师应在政治教学中立足现实生活的社会形势与时代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初中生剖析社会现象、针砭社会时弊、弘扬社会正气。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初中生看清现实、启迪心智,培养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政治教学是教师立足理论知识剖析社会现象,帮助初中生利用所学知识、借助个人智慧、通过集体讨论实现主体认知、友好交流、互助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在政治教学中积极创设主体性、实践性、交流性以及时效性的人文基地,并借助支架教学、翻转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等有效措施而付诸实施,切实为初中生创设一个有设计、有目的、有诉求、有过程以及有时效的人性化、高效化、务实化的生命乐园,实现政治教学的提质增效、科学转型、内部挖潜以及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