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药用菌在中医药及药品食品中的应用

2022-11-18陈增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9期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真菌

陈增华

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2

菌物界和植物界、动物界并列,据估算物种总数应在220万~380万,已命名和分类的有14.4万种,产生肉眼可见孢子结构的大型真菌已发现2 000多种[1]。食药用菌指菌物界中具有食用或(和)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生化药理研究表明食药用菌至少具有130多种药用功能[2],包括但不限于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等。在我国,食用菌和药用菌都是重要的健康资源,已确定食用菌1 789种,药用菌798种,药食两用561种,其中约有100种驯化成功,60多种实现商业栽培[1]。其中食用菌常用于营养保健,药用菌常用于临床治疗,还有一部分因同时具备食用和药用属性被称为药食两用菌,占药用菌的70%以上,占食用菌的30%以上,不仅可用于营养保健还可用于临床治疗,代表品种有灵芝、茯苓、香菇、木耳、灰树花、姬松茸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食药用菌菇产量达3 933.5万吨,排在蔬菜、粮食、水果、糖料之后位列第五位[3],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特性[4],对食药用菌的深入及广泛应用具有强大的资源支撑能力。

虽然食药用菌在我国已有广泛应用,且相关研究展现了食药用菌广阔的健康应用前景,资源也能够强力支撑,但还需立足现状找到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进而帮助产业界发现并挖掘食药用菌对人类更广泛的健康应用价值。

1 食药用菌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

1.1 记载菌物药的本草经典

食药用菌是传统中药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规范的药用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2 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5],该书共记载了365味中药,其中菌物药有15味,包括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茯苓、猪苓、芜荑、雷丸、松萝、雚菌、白僵蚕。此外,桑耳和木耳没有单列出来,而是附于“桑根白皮”条目下。《神农本草经》记录格式已经有了分类概念,如描述雷丸:“味苦寒。主杀三虫,……生山谷……八月采根曝干……出汉中,色白者善”就包含了性味、功能主治、采摘要求、炮制方法、主要产地、辨别要点等内容。此后历朝历代中医本草类典籍以及方药著录的中医临床典籍均有重复或新种记录,如《吴普本草》[6]记录6味,《雷公炮炙论》[7]记录6味,《本草经集注》[8]记录17味,《备急千金要方[9]记录8味,《新修本草》[10]记录18味,《本草拾遗》[11]记录16味,《蜀本草》[12]记录21味,《滇南本草》[13]记录16味,《食物本草》[14]记录22味,《本草纲目》[15]记录31味,《本草从新》[16]记录16味,《古今图书集成》[17]记录123味。

1.2 应用菌物药的经典名方

经典名方是经过历朝历代医家不断临床检验而被奉为经典的处方,这些处方来源广泛,不仅包括经方派所推崇的《伤寒论》[18]、《金匮要略》[19],还包括《千金翼方》[20]、《普济本事方》[21]、《严氏济生方》[2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3]、《景岳全书》[24]、《普济方》[25]、《温病条辨》[26]等从汉到清传承下来著名作品中的一些经验方。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100个经典名方[27],其中应用菌物药的经方有25个,即:真武汤、附子汤、猪苓汤、半夏厚朴汤、苓桂术甘汤、开心散、实脾散、甘姜苓术汤、清心莲子饮、华盖散、升阳益胃汤、三痹汤、厚朴温中汤、地黄饮子、清金化痰汤、大秦艽汤、金水六君煎、清肺汤、暖肝煎、养胃汤、托里消毒散、半夏白术天麻汤、清经散、藿朴夏苓汤、除湿胃苓汤等,占总数1/4。

2 食药用菌在现代中医药中的应用

2.1 菌物药的现代中药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食药用菌的健康应用进入爆发期。《中国药用真菌》[28]记录172种。《中华本草》[29]记录157种。《中国食药用菌物—千菌方备药》[30]记录1 59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31]记录茯苓、茯苓皮、僵蚕、雷丸、赤芝、紫芝、云芝、马勃、猪苓、冬虫夏草、神曲等11种;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2]去掉神曲余10种。

2.2 含菌物药的中成药

含菌物药的中成药指以食药用菌为主要原料,拥有国家批准的国药准字批号,经过工业制备并包装好,按照中医理论临床辨证使用的药物。以菌物名称及主要功能为关键词,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之国产药品部分[33]搜索所得结果见表1。

表1 含菌物药的中成药

3 食药用菌有机分子在生化药品开发中的应用

此类药品以食药用菌所含有天然有机活性分子为模板,经过生物培育或分子修饰或化学合成或其他工艺规模生产,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并获得国药准字批号。通过文献搜索获得部分数据见表2。

表2 食药用菌有机分子开发的生化药品

4 食药用菌在保健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保健食品指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人体特定机能,按照国家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获得批准文号的食品。按照食药用名称搜索相关数据库[48]获得部分数据见表3。

表3 食药用菌开发的保健食品

5 食药用菌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

基于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49],学术界正在不断呼吁提高食用菌在各国饮食结构中的宏观地位。Agarwal等[50]建议向美国农业部食物模式中添加一份蘑菇。Jo Feeney等[51]提出应该在膳食模式中提高菌菇的地位。O′Neil等[52]通过对美国2001—2010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分析得出食用蘑菇和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呈正相关的结论。Chang等[53]经过全面综述后构建了食药两用菌菇的产业金字塔,并将菌菇类食品放置到了金字塔的底端,认为经常食用菌菇可以使人类更健康、更快乐,并帮助人类长寿。Eric等[54]通过调查80多个国家的野生食用菌食用及商业情况后认为野生食用菌的价值可以和许多蔬菜相媲美且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6 讨论

部分食药用菌已经被开发成为药品和保健品,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已体现了重要价值,并展现了将其健康价值应用转化所带来的巨大潜力,但实际应用范围还很有限,需要更深入的讨论为食药用菌健康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并加快其进程。

6.1 确立食药用菌健康应用分类的新定位

源于菌物在1969年之前被分类入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原因,迄今为止,还有大量学者以及科普类文章在使用“菌类植物”“白色蔬菜”“植物性营养”等已经被研究菌物的学者放弃使用的描述菌物各种性质的分类词汇。有学者就统计发现,只有2%的论文和菌物有关[55],表明研究菌物健康应用价值的学术力量相对薄弱。

需要强调的是,菌物界已经与植物界、动物界并列为单独一界,并含有植物和动物都不含有而自身却普遍含有的营养物质,其独特性正被不断确立。现有食药用菌的健康应用多建立在传统分类定位基础上,因此,需要通过确立食药用菌健康应用分类新定位,为食药用菌健康应用理论创新构建新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产业界对食药用菌健康应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6.2 推进将真菌多糖列为第八大营养素的研究

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56]的健康中国战略,因此,以营养保健为主要方向的大健康应用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需求之一。同时,营养保健在临床上也有重要作用。临床中通过有针对性地根据个体疾病及身体情况提供特定营养作为代谢底物,可以帮助细胞、组织器官、免疫、内分泌等维持基本功能,进而帮助人体更好地战胜疾病。

食药用菌是人体摄入七大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只提供少量的脂肪,是一些维生素D[57]、C、B1、B2、B12、E以及烟酸、叶酸的重要来源,并富含各种微量元素,还是益生元的潜在来源[58],可广泛用于和代谢相关健康问题的营养保健。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食药用菌普遍富含一种独有营养物质——真菌多糖[59]。在化学领域,真菌多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但在营养学领域,真菌多糖并不能被人体肠道的淀粉酶等分解为葡萄糖后被当作能量所吸收,在人体的生化作用与一般意义上的碳水化合物截然不同。真菌多糖结构和人类细胞多糖体结构非常类似[60],可被人体肠道免疫细胞吞噬分解[61]后用于修复人体各部位受损细胞膜多糖体,帮助人体恢复细胞生理活性。真菌多糖能够控制人体细胞分裂分化[62],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功能杀伤细胞的免疫功能,保护免疫器官[63]。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为“生物修饰剂”或“生物反应调节物”[64],可广泛用于和免疫相关疾病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辅助治疗,因此已经有学者将21世纪称为真菌多糖世纪[60],有必要推进将真菌多糖列为第八大营养素的相关研究,提升真菌多糖在营养学体系中的结构性地位。

6.3 验证“一荤一素一菌菇”膳食模式的科学性

全球有近100个国家制定了符合各自国家习惯及科学共识的膳食模式[65],这些膳食模式所遵循的结构在宏观上还处于二维层面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饮食多样化搭配。鉴于食药用菌尤其是药食两用菌菇的营养特点及特定功能,应研究论证在宏观层面构建三维结构的膳食模式,即“一荤一素一菌菇”膳食模式的科学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确定食用菌在健康饮食结构中的不可替代性。

6.4 扩大中药品类中增加菌物药新分支的共识

在我国,将菌物子实体部分炮制成为中药材已有数千年历史,仅中华九大仙草称号中,菌物就占据了三位,分别是灵芝、冬虫夏草、茯苓。随着现代分类学的发展,菌物正以其独特性在传统中药中异军突起,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中医界正积极倡议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之外新增独立分支菌物药[66-68],从而扩大菌物药中医临床应用。中医临床需按照“理法方药”原则使用中药,对能够进入配方的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升降浮沉等药性有严格要求。和其他类别中药相比,菌物药虽然生化药理研究并不落后,但中药药性研究工作却比较滞后。因此限于药性确定等基础研究的薄弱,大量新型菌物药还缺乏相关应用标准,使得这一倡议只能暂停在有限范围,还无法达成更广泛共识,需要通过加强这些基础研究扩大市场应用来推进相关共识。

6.5 开辟跨系统临床应用研究新思路

菌物界虽然被称为自然界天然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库[69],但其最核心的化合物是真菌多糖,且是各类营养素中仅有的不通过代谢系统而通过免疫系统被人体摄入的营养素。鉴于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密切关系[70],临床应用研究可依赖真菌多糖物质开辟通过免疫调节来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新思路。

6.6 加快食药用菌健康应用各类标准制定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有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和非基本医疗卫生事业之别。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资源配置是基础。而标准则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新资源食品目录、保健食品目录等。标准缺位,会严重阻碍行业深度发展,因此,需要加快制定食药用菌健康应用的各类标准。

7 小结

相对传统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多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子实体或活性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言,菌物是一个全新领域,其生命特征、活性物质、营养特性等独具特色,能够为健康相关研究及应用开辟新方向、新课题。

猜你喜欢

食用菌多糖真菌
一维核磁共振氢谱法在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检定中的应用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菠萝蜜多糖可调节肠道微生物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千奇百怪的真菌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致命真菌
沙蒿多糖乳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