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野下妈祖信仰谱系的建构

2022-11-18游红霞

民族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宫庙祖庙信众

游红霞

20世纪80年代末,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认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1]不少学者对费老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史金波主张要“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加强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大力促进民族团结。”[2]郝亚明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续的必要条件。”[3]由是观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最为显著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建构文化认同,对外则可以在国际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

妈祖信仰自北宋发展至今,在空间上实现了从区域民俗到国家民俗,再到国际民俗的升华,在信众族群方面,妈祖不仅是汉民族的信仰对象,也是很多少数民族群体膜拜的神祇。在历史上,身为回族的郑和在下西洋的途中常常受到妈祖的护佑而幸免于难,他多次祭拜妈祖、整修妈祖庙,并推动了妈祖文化的海外传播。闽东的畲族将妈祖视为地方保护神,畲汉两族因为妈祖而得到了更好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东北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着突出的妈祖崇拜意识,并存在诸多的妈祖祭祀活动。”[4]在当代,台湾的阿美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通过妈祖文化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母体,找到了精神原乡。可以说,妈祖信仰已然成为超越地区、超越族群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在两岸多地、“一带一路”的时空格局中起到了文化一体机制的统摄作用,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精神。

近年来,田兆元等民俗学者提出文化研究的谱系观念:(谱系)“从结构上看,是整体性与多元性的视角,从功能上看,是互动性与认同性的视角。”[5]谭萌也指出:“作为研究方法的民俗谱系首先要求研究者在谱系学的指导下建构谱系,然后对谱系内部各民俗因子的关联进行分析,旨在全面展现民俗交流与互动的生活机制和社会机制。”[6]谱系观念蕴含着文化的整体性与互动性,以及相关族群的认同性,这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所强调的“多元”有机融合、“一体”高度统一是非常契合的。通过谱系观念的切口,可以充分发挥妈祖信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价值。

一、妈祖信仰谱系的形成及其祖庙认同问题

妈祖信仰在历朝历代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分灵等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通过妈祖的分灵,逐步形成了地区间、宫庙间,以及相关信众族群间互动交流的信仰谱系。叶金魁论道:“分灵方式的多样化、谱系化、便利化,形成了滚动布点的网状化——岛与岛分灵,不分南北;岛与船分灵,礼简行易;庙与庙分灵,你我‘共享’;庙与家分灵,有求必应。催生出有别于其他宗教分灵的特有体系。”[7]田兆元总结妈祖信仰“有空间的谱系、族群的谱系,内在的结构谱系,也有内部的权力谱系”[8],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样性与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北宋雍熙四年(987),福建莆田湄洲岛建成第一座妈祖庙。北宋咸平二年(999)在莆田平海村海边兴建“通灵神女庙”,即平海天后宫,为祖庙的第一座分庙。分庙可以再度分灵,成为下级宫庙的母庙。在台湾地区,经过妈祖的分灵形成了“莆田妈祖祖庙—台湾开基庙—台湾分灵庙”[9]的谱系结构。如北港朝天宫在台湾地区影响甚大,岛内外有诸多宫庙视其为母庙。台北松山慈佑宫、大甲镇澜宫、台中梧栖镇浩天宫等都曾前往北港朝天宫朝圣。鹿港兴安宫(俗称兴化宫)也被台湾地区的诸多宫庙视为母庙,宜兰县金威庙、云林虎尾福安宫等宫庙曾组成进香团前往鹿港谒祖进香。分庙之间可以结成“姊妹庙”或“至亲庙”,比如鹿港兴安宫与南投县恒吉宫、台北市三张犁福佑宫、彰化县芳苑乡兴安宫、台中市大庄浩天宫等结成“姊妹庙”;北港朝天宫于1982年与美国檀香山林西河堂缔结“姊妹庙”,又于1992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天后宫缔结为“姊妹庙”,等等。浙江温州苍南的坑尾妈祖庙与台湾北港朝天宫也是“至亲庙”的关系,还签订了“缔结书”:

缔结书

为继承妈祖厚德博爱,济世庇民,慈孝行善的中华传统美德,本着“世界妈祖同一人,天下信众共一家”的理念,发展妈祖文化事业,增进友谊亲情,敬修圣德,永结至亲。

苍南县坑尾妈祖庙董事会

董事长:×××

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会

董事长:×××

太岁壬辰年四月初七

王霄冰等提出妈祖信仰谱系体现为一种“拟亲属关系”[10],张珣也论道:“各地妈祖之间似乎有一张无形的亲属网络,拟似人间的亲属系谱,平等地位的以兄弟姐妹相称,上下之间则存在有类似祖辈—父辈—孙辈之关系。”[11]这种亲属关系粘合度高、凝聚力强,是妈祖信仰的秩序化表达,规定了信仰的“祖-分”关系,以及不同级别宫庙担负的责任,即:祖庙为信仰之本,在谱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分庙之灵力的总源和朝圣之所,同时也要支持分庙的建设和发展;分庙发源于祖庙,要朝圣祖庙,并承担再传的责任。祖庙认同是信仰谱系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信仰秩序、唤起文化记忆、延续共同文明的前提。

祖庙认同首先要统一祖庙所在地的认识,祖庙地域的争执会带来祖庙认同的散乱,从而引发地区间、宫庙间和信众族群间的分裂,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带来威胁。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以及明末时期湄洲妈祖庙的住持僧人照乘刊印的《天妃显圣录》等史料都记载了妈祖诞生于湄洲岛的事迹,照乘还在湄洲留下了“天妃祖跡地名上林”石碑以及“升天古迹”摩崖石刻,并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九峰寺正殿,“为天妃留下生、死及宗教溯源的印记。”[12]2009年,“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申报书中明确写明“湄洲岛是妈祖祖庙所在地”。张珣认为:“历史上湄洲是妈祖的故乡与成仙的地点,但更重要的是,系谱上湄洲妈是开基祖,系谱上的第一点,突破空白的第一点,往下才开枝散叶,有旁支的温陵妈、泉州妈、银同妈、兴化妈,有直系的北港妈等。”[11]王霄冰、任洪昌直接将湄洲岛妈祖祖庙视为“最高组织机构”[13]。这些史料和观点都表明湄洲妈祖庙为最初的庙宇。然而在历史上,妈祖的祖庙却存在着一些争论。清乾隆年间,莆田的林氏家族后裔林清标完成了《敕封天后志》,认为妈祖出生地不在湄洲而是在林氏家族居住的贤良港,并撰写了《天后本支世系考》以及《贤良港祖祠考》加以佐证,这成为妈祖出生地之争的开始。另外,妈祖信仰的起源地还有圣墩的说法,以李献璋等学者为代表,理由是圣墩为妈祖最早的受封地。对于这些纷争,须秉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中心进行妈祖信仰谱系的建构。

二、当代妈祖信仰谱系的仪式建构

妈祖信仰谱系及祖庙认同离不开地区间、宫庙间,以及相关信众族群间的互动交流,往往通过各类仪式活动而实现。仪式是信仰的行为实践,郭于华论道:“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4]可见,仪式本身即是一种关系的象征,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信仰谱系的建构方式。

(一)当代妈祖信仰的分灵仪式与谱系重建

妈祖信仰谱系始于分灵、赖于互动、终于认同,相关的仪式行为始终贯穿其中。仪式将祖庙与分庙联系起来,使谱系得到延续和发展,从而避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僵化。前文论道,分灵是建立妈祖信仰谱系的基本渠道,也是重要的仪式活动。祖庙恢复重建以来,不少宫庙为了重新建立与祖庙的亲缘关系,再度前往祖庙分灵。祖庙将各分庙的信息记录于《湄洲妈祖祖庙各地区办理分灵证登记册》,同时为分庙颁发“分灵证”,可谓“祖-分”谱系的契约文书。例如,浙江苍南金山妈祖庙的“分灵证”写道:

分灵证

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金山村马站金山妈祖庙:

贵庙奉祀之妈祖,系中国·湄洲妈祖祖庙之分灵宝像,供广大信众虔诚膜拜,祈求风调雨顺,阖境平安。特发此证。

中国·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

董事长:×××

2017年4月18日

祖庙还会向分庙颁发“圣旨牌”,其上有文字说明:“清乾隆五十三年颁旨:天后原籍系福建湄洲,原籍神庙之地方私祭改为春秋致祭,且列入国家祀典。本匾额仿刻之原圣旨,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妈祖档案史料。”分庙将“圣旨牌”迎回,并悬挂于主殿。就算是历史上与祖庙有所疏离的宫庙,只要有“圣旨牌”等物品,他们与祖庙的亲缘谱系就得到了重建。宁波庆安会馆天后宫的负责人黄女士介绍道:

分庙从祖庙分灵,祖庙会发“圣旨牌”,一般还要赐予一尊小的妈祖圣像,庆安会馆并不是祖庙直接分灵的,但与祖庙建立联系后,会有这些信物。湄洲岛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遗产点,还有世界级的非遗,我们与湄洲妈祖祖庙是捆绑申遗的,好些宫庙都参与了。①

近年来,莆田方面还开发了湄洲妈祖灵应宝玺,也称为“分灵印”,成为分灵仪式的又一象征物,是祖庙认同的自我建构。“分灵印”的开发者陈先生讲道: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这方由祖庙董事长颁发给世界各地妈祖分灵宫庙的宝玺,彰显祖庙至尊地位,也是湄洲妈祖分灵圣像相配的宝物,是妈祖分灵宫庙的镇宫(庙)之宝。该宝玺特邀国礼大师、金石专家、禅意印派创始人黄明先生及本人设计篆制而成,有国家外观专利及版权所有。宝玺充分体现湄洲妈祖威灵显赫、有求(球)必应,事(狮)事如意之寓意,是妈祖文化与篆刻艺术的高度完美结合,集历史性、文化性、欣赏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为一体,已受到各地宫庙及信众的认可。②

分灵仪式将“祖-分”之间的关系具体化、合法化,明确了分庙的身份,也突出了祖庙的尊崇地位。分灵关系的确立只是妈祖信仰谱系形成的起点,谱系的延续还有赖于地区间、宫庙间,以及相关信众族群之间进一步的仪式互动。

(二)分庙对祖庙的朝圣仪式

分庙源于祖庙,要定期朝圣祖庙以获取灵力并延续谱系的亲缘关系,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持续发展。朝圣是一种信仰实践,具有鲜明的仪式性特征,根据朝圣的时机可分为节日朝圣和日常朝圣;按照朝圣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团体朝圣和个体朝圣。节日被看作是超脱于世俗状态的神圣时间,可以是岁时节日,以及神灵的圣诞日、出家日、成道日、升天日等传统宗教节日;也可以是围绕着信仰文化的主题而举办的现代节庆活动。根据张勃的研究,前者可归为“传统”的节日类型;后者则是一种“新兴地方节会”,是经过相关主体精心设计的“建构型节日”。[15]“人们在此时间内要怀着不同于日常的情感按照文化传统所规定的方式举行祭祀、礼拜或欢庆等宗教仪式。”[16]1978年,湄洲祖庙的第一代传承人林聪治的“阿八起义”重振了祖庙,之后逐渐恢复了妈祖祭典等信俗活动。祖庙的副董事长庄先生讲道:

湄洲岛是世界妈祖的发源地,是所有信众的心灵原乡,是世界妈祖的朝圣中心。那时候朝拜不方便,但都通过不同的渠道,从不同的国家来分灵,来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祖庙这几年来,每年都举行很多活动。正月初三邀请各个宫庙举行祈年活动,目的就是祈福,在新的一年里做事平安顺利。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的生日,都会举行“天下妈祖回娘家”的活动。海峡论坛是海峡两岸之间的论坛,实行互惠互利、双赢的优惠政策,会组织海上纪念妈祖的活动。还会举行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今年是第三届,目的是弘扬妈祖文化、海洋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

近年来,湄洲祖庙还推出常态化的“晨拜妈祖,诵经祈福”仪式,于每天早晨七点零六分开始在祖庙西轴线天后殿(自2020年9月17日起,转移至南轴线天后宫)举行,时长40分钟,成为信众及游客日常朝圣的重要活动。

妈祖信仰谱系通过分灵仪式而形成并向外扩散,朝圣仪式则使各地的宫庙及信众族群向祖庙回归,有一种寻根问祖的意味。分庙向祖庙朝圣可以寻找乡愁的根,寄托追恩祖宗的情感,这便是一种祖庙认同。正如黄美英所论:“‘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之所以能被确立,是透过一种特殊的文化转换过程,过去的资源所以能重新运用,其基础是在于重塑该群体共同的经验和记忆,而被唤起一种群体情感和意识,或发掘历史的源头,使人们在家庭、亲属、世系等‘血浓于水’的关系和情感之外,建立一种‘共同体’的情感意识,来帮助现在及未来的链接和维系。”[17]浙江温州苍南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林先生讲道:

我们协会带动了很多宫庙。我组织到祖庙朝圣,不是一个庙参加,而是很多庙,最多时曾组织七八百人过去,需要包旅游车。通过朝圣的带动,很多宫庙纷纷前往湄洲祖庙分灵,马站的金山妈祖庙就是这两年才从祖庙分灵的。④

祖庙的谱系中心地位和号召力也能在朝圣仪式中得到集中显现,一位在宁波经商的湄洲人潘先生讲道:

我是湄洲岛北埭村的人,在宁波这边经商、工作二十来年了,一直在参与妈祖的活动,每年一般都回去三五次,过年、清明节、小孩放假,都会回湄洲岛。农历正月初三,我们去祖庙祈福,烧大香。仪式是道士做的,很隆重。第一年的祈福活动是祖庙发出请柬邀请大家,岛上每个村有十来个人参加,外面的人也有,后面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妈祖精神的号召下自发去烧香。祖庙是妈祖的中心点,具有全世界的号召力,其他宫庙没有这个号召力。祖庙举行大的仪式,其凝聚力是不可想象的。⑤

对于从福建移民到各地区的林氏族人来说,他们对妈祖在信仰认同的基础上附着了家族认同的意义,朝圣祖庙就是回家,蕴含着“落叶归根”的情愫。林先生讲道:

我的祖籍是莆田附近的安溪,族谱里面有妈祖,我们都是默娘的后裔,对妈祖的感情很深。默娘是“九牧林”,我们是“阙下林”,“九牧林”跟“阙下林”是同宗的,算辈分的话,我算第114代。十几年前,我们做了林氏的连环谱,把浙南的宗亲都联合起来了。我们这里姓林的有2000多丁,有上林、下林两个村,都是姓林的。我们对默娘的感情不仅会因为她神界的威望,还有家族的渊源。⑥

近十多年来,林先生等协会的成员多次组织苍南的妈祖信众前往祖庙朝圣,既满足了信众的朝圣需求,也加强了林氏家族的联系和认同。

在海外信众看来,妈祖是全球华人的文化根脉,如周金琰所述:“对处于中华文化边缘的海外信众而言,祖庙认同承载了一种‘共同体’的情感意识。”[18]新加坡琼州会馆天后宫的主席符先生讲道:

作为海外华族移民,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所谓“第三代移民”,很多连自己的家乡话都不会讲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祭拜妈祖,也不懂得如何拜妈祖,我们觉得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在何处。妈祖文化、妈祖故事、妈祖的思想都需要教育,需要传承。我们这次专门举办这个妈祖文化节,就是为了弘扬妈祖的文化和精神。⑦

符先生多次组织新加坡的朝圣团前往湄洲岛朝圣祖庙,从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妈祖不仅是一尊神灵,妈祖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很好地传承。琼州会馆天后宫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达了朝圣祖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新加坡有专门管理社团的政府机构,我们会馆有四五千会员,接管会馆的都是中国的移民,他们大都老龄化了,青黄不接。比如我们的口琴队,学的人都是上年纪的。文史班办了三十多年了,每周一次课,一两百块一次,妈祖、108兄弟、水尾娘娘最大的日子,信徒都可以来。我们去年、前年都去过湄洲祖庙了。现在新加坡的孩子,电脑、手机比父母还重要,大家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淡薄。朝拜祖庙对中华文化的普及、对青少年的教育都是很好的机会。⑧

笔者在新加坡调查期间,不少信众都强调了妈祖具有慈悲济世,大无畏、大无私、大慈悲、大博爱的精神。祖庙是妈祖精神的原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朝圣祖庙就是延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妈祖的朝圣仪式能加强地区间、宫庙间,以及相关信众族群间的联系,推动形成信仰共同体,树立祖庙认同,进而上升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力。

(三)祖庙对分庙的巡安仪式

朝圣是分庙向祖庙的朝拜行为,巡安则是祖庙的金身“巡幸”各地分庙的仪式。朝圣与巡安构成了分庙与祖庙的双向互动体系,都是信仰谱系的实践方式,可促进中华民族的有机融合。

1997年,湄洲祖庙的妈祖金身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2天的巡安活动,行程一万余里,信众朝拜1000多万人次。2017年,时值1997年湄洲妈祖巡安台湾20周年和妈祖羽化升天1030周年,湄洲妈祖再次巡安台湾。同年,湄洲妈祖先后去到马来西亚吉隆坡、马六甲,新加坡等“海丝”沿线重要节点,开展“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马、中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应菲律宾马尼拉慈航禅寺的邀请,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决定开创“妈祖文化+旅游+邮轮”的新模式,于10月20日至25日,组织2600多人的护驾团,从厦门乘坐歌诗达大西洋号再下南洋,首次巡安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菲妈祖文化交流活动。湄洲妈祖还先后巡安中国香港、澳门、潮汕、海南等地区,接受近5000万人次的信众朝拜,累计里程达22500多公里。据祖庙副董事长庄先生介绍,湄洲祖庙还会持续举行巡安活动:

祖庙已经收到泰国、日本相关妈祖文化机构的邀请,准备继续妈祖的巡安,在这里,我也真心邀请在座的妈祖文化机构共同参与我们的妈祖巡安活动。⑨

妈祖金身巡安沿途所驻跸的宫庙可以获取祖庙的灵力,拉近与祖庙的亲缘关系。同时,湄洲祖庙在信仰谱系中的权威地位也得到了彰显。如今,祖庙组织的巡安活动已不是湄洲岛一地一隅的单打独斗行为,而是会聚集各地宫庙的代表共同前往驻跸之地,这充分显示了祖庙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可加强谱系的互动性,提升信仰共同体的整体性和凝聚力。湄洲祖庙的巡安活动往往会进一步掀起朝圣的热潮,在2018年10月25日祖庙妈祖巡安菲律宾马尼拉之后,10月26日立刻迎来了新加坡兴安天后宫的到访,在此前2017年妈祖下南洋的巡安活动中,祖庙妈祖曾驻跸兴安天后宫,其祖庙认同更为强烈。很多宫庙也纷纷向祖庙发出巡安的申请,如2018年10月27日,日本东京妈祖庙向祖庙喊出妈祖巡安日本的心声。湄洲祖庙的巡安还可以满足无法前往祖庙朝圣的宫庙及信众之寄托情感、排解乡愁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巡安实质上是在非祖庙区所进行的朝圣仪式,同样加强了信仰谱系的互动性,可进一步强化祖庙认同,在海内外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

要之,祖庙是灵力之源和信仰权威的象征,还安放着海内外信众爱国爱乡的情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自分灵始,妈祖信仰谱系始终以朝圣、巡安等仪式为媒介进行互动交流,这些仪式以祖庙为基点,凝聚了各地的宫庙和相关信众族群,建立了彼此之间的互动联系,是空间谱系与族群谱系的表达,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映射。

三、当代妈祖信仰谱系的互助结构体系

谱系以仪式为媒介建立了信仰的整体性和互动性,树立了祖庙认同的意识,谱系更大的意义在于规定了祖庙与分庙的责任和义务,即:祖庙指导分庙,分庙支持祖庙,祖庙与分庙形成互助结构体系,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持续发展。

首先,祖庙是信仰谱系的中心,拥有比分庙更为优越的信仰资源,应对分庙提供景观(神像、宫庙等)建设、仪式祭典、信众关系等方面的指导。《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的编者王国宝呼吁道:

祖庙已经做的很好了,现在的问题是,祖庙做好了是应该的,我们沿海这边的地区必须得到妈祖文化的三大机构(即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笔者注)的扶持和指导,不一定是出钱,重要的是文化方面,比如楹联、匾额、祭祀、仪典、观光等宫庙文化,要形成共同的认同。可以组织全国有爱心、有知名度的书法家帮助宫庙题写匾联,在文化方面进行包装,让妈祖文化不要断裂。还要赶快抢救资料,比如很多宫庙马上要倒了,整个建筑需要保护,老人的回忆也很重要,因为地方志里面记载的很少,尤其需要口述资料,现在不抢救,以后都没有了。希望祖庙能成立指导工作小组,分片区进行指导,最起码能够帮我们找到组织,呼吁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我当初编了一本书——《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是想开个头,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出版,要得到祖庙等方面的指导,保持妈祖文化的统一性。

不少分庙也有这方面的诉求,尤其是新兴的或濒临破坏的宫庙,更期望得到祖庙的帮助和认可,他们会自觉地向祖庙学习,将祖庙的规制奉为至上标杆。例如,浙江三门县天后宫本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宫庙,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次遭到破坏,近几年,由当地道教协会牵头重建庙宇,他们很期待祖庙的指导:

我们是全真派,天后宫归道教管。清朝时,莆田的家族把妈祖带到三门,当时宫庙的规模不是特别大,荒了很多年,现在我们想重修大庙,计划按照道教宫庙的配置,建三进大殿,主神是妈祖,配祀神有三清、灵官等,还有财神殿、斗姆殿。道教太微弱了,我们想趁着重建妈祖庙的机会,通过妈祖文化把道教带动起来。湄洲妈祖庙必然是祖庙,希望祖庙能推荐一些信众到我们这里来朝拜,并给我们传授朝拜妈祖的仪式、科仪,如果有直接的资金支持是最好的。在文化方面,希望祖庙能为我们提供学习机会,在资料收集、网络宣传等方面都需要他们的指导。祖庙的祭典以儒家礼仪为主,我们要选择性地纳入。道教有道家的东西,道教对每一尊神都有科仪的,寿诞、超度都有科仪,依据是经文本身的内容和后人歌颂的宝诰,还有唱出来的韵,构成祭祀的一整套流程。祖庙那边已经整理出仪式了,但我们这边很多东西都断代了,妈祖科仪还没完全恢复起来,我们想跟祖庙联系,希望祖庙能指导我们恢复,帮我们找到根,把祖庙的祭典与道家科仪结合起来。我们的庙还在筹建,希望明年能开建,希望跟祖庙建立密切的联系,去祖庙朝圣,并邀请祖庙的相关人士莅临奠基仪式,得到他们的认可。

浙江温州洞头元觉妈祖联谊协会曾专程赴祖庙朝圣,学习妈祖祭典,会长叶先生讲道:

我是洞头妈祖祭典的传承人,这一套仪式都是从湄洲祖庙学过来的。当时我把洞头的县长、局长、科长都带到祖庙去看,学习人家是怎么信妈祖的,他们都觉得很震撼,每年都支持我们搞妈祖祭典。

树立在洞头沙角天后宫旁边的妈祖塑像几乎是湄洲祖庙妈祖塑像的原样复制,并被赋予了祖庙的灵力:

这尊妈祖塑像高8.6米,重150多吨,是跟湄洲祖庙学的,塑像师傅也是从福建请过来的。祖庙给了图纸,介绍了施工队。洞头每年都有台风,这个塑像塑起来后,台风再也没来过,就是这么奇怪。老人家都在称赞,这个塑像真的很灵,真的厉害。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2018年马来西亚妈祖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吉隆坡雪隆海南会馆举行了妈祖祭典和妈祖海陆巡安活动,并首次表演了“湄洲八佾舞”,这套仪式便是从湄洲祖庙学来的,体现了对祖庙祭典标准化的认同,同时树立了祖庙的权威地位,如周金琰所论,湄洲妈祖祖庙的祭典“在海内外所有的妈祖祭祀仪式中,最为丰富、权威和规范,被奉为天下妈祖祭典的圭臬。”[19]

在当代,祖庙通过建立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妈祖文化研究会等机构,更加密切了宫庙及信众间的亲缘谱系。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是最大的组织机构,祖庙是协会的主要负责单位,分庙可以通过申请加入该协会与祖庙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合法地获得祖庙的支持和帮助。比如该协会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在宫庙之间牵线搭桥,进行合作交流。浙江省苍南县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与台湾北港朝天宫就是在祖庙及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引介下建立合作关系的,双方已联合举办了多届“台浙(北港·苍南)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等组织机构已然成为当代谱系建构的重要平台,促使妈祖信仰向组织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妈祖信仰比较显著的特点,对此,王霄冰、任洪昌论道:“与其他制度化宗教所不同的是,妈祖信仰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并非建立在强化其宗教职能的基础之上,而是在突出其民俗性特征的前提下,以社会组织和民俗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次,分庙及信众也以捐建景观等方式支持祖庙的发展,如台湾信众在祖庙捐建了慈祐山庄、香客山庄、梳妆楼等,这被认为是一种“做功德”的行为。功德是“人在为建立一套至善的秩序(神圣价值的本体)的过程中做出贡献(功),而得以分享的神圣价值(德)。”[20]做功德就是向神灵做奉献,以“讨好”神灵,实现自己的心愿。范正义论道:“分灵宫庙对祖庙的单向馈赠将增进祖庙的声望,”[21]分庙及信众“做功德”的行为便强化了他们对祖庙的认同意识,进而提升祖庙的权威。分庙也会对祖庙进行文化反哺,例如,近年来,祖庙吸收了台湾宫庙的电音三太子等阵头文化,而祖庙祭典中的《天上圣母真经卷》则是传自台湾大甲镇澜宫。

祖庙与分庙所形成的互助结构体系是高层次的互动方式,有助于促进地区间、宫庙间,以及相关信众族群间的情感交流,发挥妈祖信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结语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建构文化认同、树立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等现实意义。谱系观念蕴含着文化的整体性与互动性,以及相关族群的认同性,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核高度契合。妈祖信仰谱系由祖庙的层层分灵而形成,其核心问题是祖庙认同。在当代,妈祖信仰谱系以分灵的仪式得到重构,并以朝圣、巡安等仪式为媒介实现了祖庙与分庙之间的互动交流,凸显了祖庙的尊崇地位,建立了祖庙认同。谱系也是信仰秩序与规则的表达,规定了祖庙与分庙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祖庙相较于分庙而言拥有更为优越的信仰资源,应帮助和指导分庙的建设;另一方面,分庙也应尊重祖庙,支持祖庙的发展。由此,便可形成妈祖信仰谱系的互助结构体系。妈祖信仰谱系体现了地区间、宫庙间,以及相关信众族群间的亲缘关系和互动交流的状态,凸显了祖庙作为谱系中心的地位,并可促进民族团结、建立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妈祖信仰谱系的形成和建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反映,同时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持续发展。

注释:

①访谈对象:黄女士,宁波庆安会馆天后宫负责人;访谈时间:2019年1月6日;访谈地点:浙江省宁波庆安会馆天后宫;访谈人:游红霞。

②摘录自陈先生的微信朋友圈;摘录时间:2019年3月30日;摘录地点:福建莆田;摘录人:游红霞。

③采录自湄洲祖庙副董事长庄先生在“世界宗教和谐暨首届妈祖文化节”上的发言;采录时间:2018年11月10日;采录地点: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采录人:游红霞。

④访谈对象:林先生,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访谈时间:2019年1月20日;访谈地点: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访谈人:游红霞。

⑤访谈对象:潘先生,宁波商人、祖籍湄洲;访谈时间:2019年1月16日;访谈地点:浙江省宁波庆安会馆天后宫;访谈人:游红霞。

⑥访谈对象:林先生,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访谈时间:2019年1月20日;访谈地点: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访谈人:游红霞。

⑦采录自符先生在“世界宗教和谐暨首届妈祖文化节”上的发言;采录时间:2018年11月10日;采录地点: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采录人:游红霞。

⑧访谈对象:新加坡琼州会馆工作人员;访谈时间:2018年11月7日;访谈地点:新加坡琼州会馆天后宫;访谈人:游红霞。

⑨采录自庄先生在“世界宗教和谐暨首届妈祖文化节”上的发言;采录时间:2018年11月10日;采录地点: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采录人:游红霞。

猜你喜欢

宫庙祖庙信众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福建宫庙建筑龙柱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流变研究
台军想征召“宫庙义勇”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祖庙:中国上古的仪式中心及其复杂内蕴
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