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育人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

2022-11-18盛正发

教育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源普通高中育人

●盛正发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进行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来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推行选课走班,培养全面而有修养的学生。”[1]这将对我国普通高中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如何进行相应的综合改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推动变革

(一)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赋能高等教育变革

高中生源决定高等教育的入口。普通高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生源提供者,是高等教育的入口。从教育阶段来看,在人的受教育过程中,高中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普及义务教育,而且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优质生源。

高中的改革为高等教育变革注入动力。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向高校输送各类合格人才,普通高中的育人理念及育人方式,也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因此,普通高中的教育状态决定高等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普通高中学生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生源的规模与质量;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生源的素质。面对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国务院出台政策,强力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大改革,也直接为高等教育变革注入改革动力。

(二)人才的社会标准变化引发育人方式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出口,社会对人才需求迫使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变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创新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当今社会需要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直接为社会培养和提供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也强调,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要显著提升。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课堂原有以讲授为主的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式的育人方式和人才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为人才供给的出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进行改革。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孕育着内部变革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2]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普及化时代,尽管高等教育快速普及化,但与普及化相对应的教育体制机制却没有实现变革。在普及化阶段,大部分普通高中学生将进入高校学习,高校的学生规模急剧增加,已居世界第一。根据办学规律,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到这个区间时,在大学的内部,教育和教学活动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3]“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这包含高等教育规模、理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一系列变化。高中的生源素质和学习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但挑战着传统的高等教育育人方式,而且将引起高等教育的内部变革,相应的教育理念、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治理模式等都不得不重点考虑生源的情况。

高等教育与普通高中是两个密切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育人阶段。高等教育既要遵循外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要适应作为生源的高中阶段育人方式的变革。因此,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必将影响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式,反过来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式改革也会引导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调整。

二、普通高中育人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稳步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将迎来新的挑战。

一是冷门基础性专业生源面临枯竭。大学传统的招生方式往往按高校的知名度来确定招生分数,学生选择学校专业时也较多地考虑学校的知名度。普通高中以选课、走班等形式为主的育人方式改革,在人本主义学习观指导下,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主选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更加突出因材施教。这样培养出来的高中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擅长、感兴趣的大学专业,以兴趣为根本,以“专业为王”,从而导致高校的冷门和基础性专业容易招空。目前,不得不依靠学校的知名度暂时弥补专业吸引力的不足,甚至有的院系要进行后期校内专业调剂,才能达到该专业生存的基本人数要求。一些地方高校与经济社会联系不紧密,又缺乏时代创新应用的专业尤其面临专业生存的考验。

二是传统单向性知识传输模式受阻。传统高等教育大多重视理论式教学,使用内容固定的规划教材,对学生进行固定班级的单向知识传输。较少根据地方特色、院校特色及时代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学生学非所用。[4]高校招生主要按分数高低进行录取,高校教学采用大班整齐划一的方式进行,类似于传统高中的方式育人。在这种方式下,高校教师满足于教材内容的讲解,进行知识的单向传输,培养工业化时代规格整齐的人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后,未来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式,以及个体兴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过去高校单向划一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无法兼顾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三是专业化教育模式难育通识人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后,以生为本,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课程的增加,使得知识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由此导致学生知识面广、兴趣多样。以前,普通高中进行文理分科,高校根据学生总分和专业成绩录取,这样同一专业的大学新生学科知识结构基本相近。对同一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只需集中传授专业知识,就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普通高中改革后,高校过分专业化的课程将难以满足专业相同、而兴趣爱好各异的新生需求,将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等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通识素养。这不利于学生对于人类社会知识进行整体而又宏观的把握,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阻碍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5]

四是流水式培养阻碍学生个性成长。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是人才成长的基础。高校传统的人才是批量式培养,按基本相同的考分招收到的学生,按统一的课程内容进行培养和管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被淹没。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后,高中学生培养了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高校的招生也不再完全按分数确定,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差异,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传统流水线式培养难以满足同一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差异性增大的情况,“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受到挑战。

五是教学管理制度滞后于学生需求。高考一般按同一分数段和分科录取生源,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相似,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相近。高校同一专业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教法,传授相同的知识,这种平面式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最终把学生大量培养成为标准化同型人才。目前,尽管部分高校管理按大类招生,学生专业选择延后,但如不改革传统单一的专业教学管理方式,学生就不了解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在哪,各专业也招不到真正有专业潜力的优质学生。普通高中改革后,高校同一专业录取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学科结构不同,需要对学生进行细分,才能进行个性化培养。但目前高校主要以固定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学生管理与教学,并主要按照专业类别安排学生课程,这种管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面临因学生差异大而难以统一管理的困境。

三、普通高中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变革路径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后,大学教育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须从育人理念、专业内涵、课程教学、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重视个性化办学,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人才。

(一)挖掘专业时代特色内涵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后,高中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主动进行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学生选择高校,更多关注喜欢的专业、高校的弱势冷门专业,在大类招生培养后再选专业时,将难以吸引学生,面临停办的风险。因此,各院校需要在课程设置、师资管理、实践教学和综合实习等方面做出变革[6],不断探索和培育传统专业的时代特色与新内涵。通过学部制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创意的选修课和专业交叉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根据专业特色,建构学校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摸清地域特色,重构资源禀赋,结合岗位技能要求推进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专业实践特色,以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简言之,高等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发挥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分类发展道路[7],以适应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改革。

(二)推进课程教学形态变革

普通高中育人改革是从理念到具体操作层面的立体式创新,以高中生源为基础的大学应随势而变。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有重大变化,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更强。高校将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学对象,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都呈现多样性,同一专业的学生,层次差异大,结构多样性更强,高校必须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刻变革课程教学形态,促成职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8]强调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人工智能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情感和价值观教育,着力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变革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因此,高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按照学生知识的生成性逻辑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性和主观性,基于学生的经验基础、认知结构的差异,采取个性化课程培养方案。

(三)强化大类学生核心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化的知识越来越被核心素养取代。专业知识教育不再是教育的重心,高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职业生涯的基础,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使命等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化大类培养,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建构起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把应用性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适当加大课程设置中学科交叉课程的比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四)完善个性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为高校提供了极具个性化的人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高校应基于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课程自主选择权,承认新时代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差异,并依据学生的多样化特征,探索和完善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统一化授课方式以及学生评价模式,推行走班制、小班制教学。高校要根据院校特色、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情况,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专结合,互为补充,宽口径培养和精细化培养并驾齐驱,培养个性鲜明的复合型人才。

(五)构建多元立体教学组织

由教学时空安排方式构成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知识习得、技能获取、情感态度感染具有深刻影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使得学生认知基础、认知图式、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校应相应地进行教育组织形态调整,以形成新的教育生态。改革以往大班制、流水线式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学生特点探索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在对话、交流、辩论中形成新的思想观点。目前,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扑面而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已悄然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高校应积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推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变革。[9]

(六)设计以生为本管理制度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带来高校生源知识结构的改变,也迫使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变革,以实现民主管理、多元治理,建立新型大学治理体系。[10]

首先,普通高中的走班制教学,将迫使高校根据学生需求,建立完备的选课制和弹性学制。目前,依专业类别安排课程的管理制度限制了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需求,选课制度能给学生一个满足兴趣、拓宽视野、弥补短板的重要途径,这是普通高中改革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路径;建立弹性学分制,为不同能力学生毕业提供灵活性标准,依据学生的实际成绩和努力程度来决定学生的毕业时间。

其次,建立科学的分流制和导师制。高校的大类招生培养后期需进行学生分流,高校须对分流的时间、批次、细则、满意度调查反馈等进行系统设计,并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以此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能力、需求的有机结合。

最后,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专业追求日趋分化,传统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面临挑战,不同学院的跨专业式培养成为可能,这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心理辅导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就业指导制度等要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总之,普通高中与高等教育是一个连续的人才培养系统,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需要高等教育及时做出回应,要实现普通高中与高等教育二者之间的合作共赢,就离不开高等教育对普通高中的及时响应,建立二者协同育人机制。

猜你喜欢

生源普通高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