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
2022-11-16王金李娜杨小琴
王金 李娜 杨小琴
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战略行动,要求地方高校充分担负起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教育共同体的责任。“新工科”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尤其是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工科”背景下,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协同起来,提高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和实用性特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学科综合知识、具备产业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通才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型、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产官学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美国提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社会实践的结合、科学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结合、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美国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研究,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地学习创业知识,真切地感受创业,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法国高等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多科性”和“多面性”为特色。学生既学习科学基础,又学习工程技术。英国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差异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并且十分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其独立钻研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日本有的高校制定了“创造性开发科目”的认定标准,有的则开设了“创造自习科目”。学生首先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掌握表象知识,再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的创造性教育课程获取新表象的内在动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于2015年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改革,有利于地方院校找准定位、办出特色,但同时这类高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基础又将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造成制约。
1.新工科指导思想观念桎梏。新工科分类指导原则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高等院校分类发展的制度性建构,更是教育观念的变革。但由于地方院校定位、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偏差,实施工程教育的摇摆观念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教育改革的制度性设计和推进路径。
2.地方院校教学科研定位不科学。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院校却缺少“身份认同”,这类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本科办学经验不足而沿袭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主要体现为传统工科院系结构的“同质化”,工程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脱节”,致使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
3.与地方政府协同办学机制缺失。医药类工程技术能力的养成具有跨界性,学校单主体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先天的缺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许多地方高校自主发展能力匮乏,在与企业合作办学中缺少创新意识,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和服务能力的弱化导致校企双方出现共同利益盲区,加之合作平台的缺位,致使协同技术创新和协同育人都难以达成。
4.组织与制度性障碍。在“大学-学院-系部”的组织结构中,地方院校现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学术导向的评价制度也不适于该类高校开展跨学科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缺失,师资来源单一,重学历、轻实践,多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缺乏产业实践经验。同时由于人事制度的制约,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人难以到高校任职。
二、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创业育人机制的培养方案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目前地方院校在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跨学科实践中存在主体能力局限、目标愿景缺失、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找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并从理论上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1.构建“六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问题导向为主,突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双创课程、实践平台、创新训练、学科竞赛、资源对接、成果孵化”的“六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互联网+”平台,完善线上和线下的交叉融合,探索打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2.配套课程体系的构建
坚持“问题导向、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原则,注重学科交叉与问题导向,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实质性创业实践。围绕解决创新创业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多学科知识(理学、工学、经济学等),优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学科交叉、创新创业、集中实践”五个递进式层次的课程模块,构建“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新工科”和“互联网+”双重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
高校应提供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孵化空间和相关配套创投资金跟进与投入,建设面向不同层级的、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如针对高校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普及双创理念与知识。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创新项目评选与优质项目孵化,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双创项目与企业合作。充分發挥高校与企业两大创新主体的功能与作用,探索新的适合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组织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对话交流方式,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完善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发展做好全面的制度保障与运行保障。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创建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科技研发生产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让大学生以项目的形式参与到企业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创新创业项目问题的能力。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新工科”建设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成为首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三创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三个部分内容。
2.以“内培外引”为手段,打造高标准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倡导“内涵式发展”理念,就是要从学校内部结构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优化校内外资源配置。以“内培外引”为手段,通过校企共享人才资源,打造“学术型、工程型”双型一体的教学团队,将企业资源及运作模式引入校园,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给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促进教师教学及服务地方产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3.“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
OB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或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OBE教育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二者的协同创新发展,全方位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与作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首先,确定“学生-教师”主体关系,建立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关系教育模式。其次,构建以能力知识点为主的“课堂+课外+校外”三位一体学习成果评价机制。最后,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课外竞赛、创新创业实验等获得相应的学分。发挥高校科研、教学、人才的优势,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进而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融合创新程度与融合创新价值。
四、研究方案
1.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院(系)级四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为载体,构建“教育教学—训练实践—项目孵化—初步创业”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延展到创业项目选育、孵化和初创环节。推进校企协同和产学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形成一批内容有新意、技术有突破、模式有创新、商业有前景的创新创业种子项目。在项目培育基础上,引入目标导向的OBE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课外竞赛、创新创业实验等获得相应的学分。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团队报名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不断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转化。
2.以融合式发展为原则,针对当前地方院校新工科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要培养教师创新意識,强调“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形成“导师指导、学生主导”的创新意识培养过程,通过校企融合,多方协同,搭建“三位一体”校内外实践训练平台。“三位”分别指的是学院或学校重点实验室,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建的校内实践与创新训练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以此为基础,搭建学生能力强化,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平台,形成一个融基础实验、应用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工程化实践训练体系,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互联网+”创业人才。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新工科、产教融合、地方院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文献,构建“双创教学、实践训练、学科竞赛、导师队伍、资源对接、孵化转化”的“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调查法:对主管领导、高校师生、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及产业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找出当前地方院校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出路。
3.行动研究法:选择盐城师范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个案,将构建的“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付诸实践并不断修正,探求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合作内容、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
六、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与医药企业、行业进行合作,采用校、政、企、行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新工科”和“互联网+”双重背景下地方高校医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为许多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谋求社会和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方向。
1.为创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支撑。在校、企、行业多方协同育人的理念下,通过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考察及全国医药行业,特别是江苏省的医药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充分地调研、考察,制定符合“互联网+”和“新工科”背景下医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揭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体制机制障碍,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2.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为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方法借鉴。通过改革,与企业长期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实训平台,以及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机制、战略与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工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和模式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 “新工科”和“互联网+”双重背景下一般地方高校医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研究(2021JSJG397)。】
(通讯作者王金,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微生物药物学,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