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2022-11-16金大青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中职融合

金大青,李 燕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高邮 225600)

0 引言

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该规划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切实利用好信息技术,发挥其便捷优势,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依托信息技术的关键支撑,使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运用,能有效提升业务运行管理、设备生产、产品工艺等维度的信息技术含量。因此,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也成为中职电子实训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信息化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中职学校购买了很多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用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课堂的融合还不够深入,需要进行深度融合。

1 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中职电子课堂的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呈现教学内容方式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缺陷,提升学生认知效率、创新优化教学流程,使教师教学任务逐步简易化。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教学工具,而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教学任务操作与完成的一个核心元素。中职教师将模拟仿真、动画等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子教学中,良好呈现给学生微观世界运动变化规律,具体、形象地展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1]。打造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核心在于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启发学生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切实增强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质量,并激励学生自主积极学习。

1.2 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

中职教师在电子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创新呈现教学内容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形式。例如,在课堂学习中引入移动学习终端,优化呈现教学内容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愿意自主学习。相关研究发现,从学习动机维度来看,课堂学习借助于信息技术能够良好吸引并有效调动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动机的良好维持,则能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2]。

2 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原则

2.1 关注教学活动全过程

从时间序列维度看,课前、课中与课后是传统与现代课堂开展教学活动的三大阶段。毋庸置疑,“课中”阶段应作为考察评价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良好融合的重点,能够方便评价者科学考量,充分展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但是,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多元化资源共享平台逐步改变了传统同步教学与封闭教学场所的局面。依托网络技术,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展异步教学,并朝着向前、向后方向延伸拓展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同样重视课堂与课后教学,对中职电子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详细来说,教学设计、准备信息技术、开展课前教学活动是课堂阶段的主要内容[3]。其中,教学设计主要是前沿性思考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情况;准备信息技术是指打造完备高效的教学凭条、提供可获得及有用的教学资源等;开展课前教学活动包括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学习问题等。并且,学生完成课外教学活动情况、教学反思与学生课程评价等应作为教师在课后延伸阶段的关注重点。

2.2 综合考量教学各要素

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包括师生、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工具、时空等。为提升研究探讨的便捷性,人们通常从多元视角重新排列组合基础要素,进而衍生出教学策略、模式、环境等结构要件。能够使一堂课与结构要素、要件间构建起整体与部分的内在关联。中职电子课堂与信息技术良好融合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内在关联要求对整体、部分引起同样关注与重视,既重视形成整体环节部分的积极促进作用,又要最大程度规避部分“抽丝剥茧”式分析有机整体的制约,系统考察课堂构成部分,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3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3.1 信息技术融入“翻转课堂教学”

课程教材、教师课堂课件、教案等是最为常见的传统教学资源,传授内容大多静态单一。随着教育领域全面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在日常设计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导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整体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资源、流程及要素的全面优化整合;并且要对课程知识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及系统性全面考量,使多元化教学资源的不同作用得以切实发挥,进而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应良好地融入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在授课前、过程中及结束后的不同作用良好发挥。

一是课前预习环节。依托“互联网+”开发平台,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登录平台获取课程教学的有关资料数据。系统预设的课前预习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内容进行提前预习;事先对前后课程与本节课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梳理汇总,思维导图方式应作为教学能力优异教师团队的首选;关于课程专题的多元化形式的短视频;自主开展实践练习,有选择性地讲解部分练习题。

二是授课环节。在课程教授环节,授课教师可在翻转课堂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良好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中职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共同研发推出的“模电学习易”软件,具有显著的教学成效,其运用碎片化方式,有效缩减学生无效学习时间,引导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有效应对知识密集型课程,带动学生学习效率大幅提升。教师提前预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学习成效,以此为依据有侧重性地教授课程内容,明晰课堂的教学重点及互动频次。基于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采取积极措施不断优化改进,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水平。与此同时,在课程教授中,教师可有选择性地采用直接授课、小组讨论、提问答疑、案例探讨等不同教学模式。参照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自主预习情况,教师可借助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选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课后巩固学习。借助“微课”,学生自主展开习题测评,明晰知识欠缺并及时调整。在小组讨论题制作、布置环节,教师可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自主制作或电脑虚拟仿真形式完成,带动小组每位同学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实践学习[4]。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充分利用好虚拟仿真、线上测试题以及微课、短视频、慕课、三分频等视频流媒体形式,引导学生强化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充分彰显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全面推广运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采用短视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方式开展教学,带领学生科学设计实物电路,进行电子虚拟仿真等,使现行教学内容体系中全面融合信息技术,使学生更高效地获取应用优质资源,全面提升理论学习及实践水平。

3.2 充分运用虚拟实验室平台与仿真软件

在课堂中合理引入虚拟实验平台,使知识点讲授环节结合程序编制,依托配置的虚拟实验平台有序进行仿真运行,将实验结果直观展现给学生,使感性认识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知识的主动理解和掌握。

课堂实验仿真演示应设置在理论教学前,将教学目标和任务以更为客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依托仿真实验有序开展理论教学,进一步明晰教学目的的同时,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导下加强理论学习和掌握,通过编制程序、仿真测试等方式,确保大多数知识点能够在课堂理解掌握,依托课后仿真作业强化练习,进而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多元化虚拟仿真练习在课上课后有序完成后,学生走进真正的实验室做实验,根据先前的训练,按部就班地实施实验步骤,对比分析虚拟与真实实验间的差距,更为深入理解有关知识,并通过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嵌入式系统的方式,运用虚拟实验平台内的基础实验模块,例如GPIO、最小系统等,确保嵌入式系统良好设计完成,进而展开简易实验,引导学生从电路原理图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元件选择、电路焊接、调试硬件、设计编程、调试软件等步骤,从虚拟实验转变为真实操作[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虚拟实验平台,切实利用好学生主体和教师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良好锻炼培养。通过合理设计1~2个演示实验的方式,带领学生在课堂中科学验证知识点的正确性,以更为形象直观的方式认知掌握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性是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必须注重由表及里地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后,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有效参与后面的学习实验。此外,作业内容的布置也可多元化,引导学生对所设计题目运用不同方法完成并对比差异,强化理解和掌握。

3.3 以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革新

一是以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重组。教学的根本载体是教材,而教材的核心构成就是教学内容。通过逐级审核挑选,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最终确定,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变革而持续创新改革教材内容。基于技能比赛的规则标准 ,教师应科学设计学习主题和内容,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良好融合,确保生活实践与教材内容相互融合,对最前沿的技术设备展开研究分析,使教学环节的潜在不足优化解决,以正确的导向开展教学,从而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二是以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中等职业教育依托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能实现持续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根据以往开展的技能比赛情况,电工电子专业学生日常学习更适用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在深刻分析了解电子类技能大赛竞赛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中职教师应对项目科学设计和制定,并在教学中良好应用。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设计应用教学项目,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共同合作运行推进项目,满足预期项目设计要求,使学生在获取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培养实践技能、增强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良好运用所学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化改革中职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为强化培养创新人才的力度,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应辅以教师团队自主设计开发的电子类教学资源库,打造完善的电子类信息化平台,实现全面的开放共享,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锻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03)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中职融合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