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在中职机械教学的运用
2022-11-16王书林
王书林
(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从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来看,致力于为我国社会输送高水平、高质量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在中职院校内部,机械专业至为关键,且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该专业课程带有特殊性特点,无论是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还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皆要求严苛。同时,当前阶段,我国企业发展步入新起点,产品生产逐渐向精细化转型,一定程度上,也对中职机械院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中职机械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更应与时俱进,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思维,树立多元思维理念,重新审视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
1 中职机械院校教学现状
1.1 单一的教学模式亟待转变
目前,在部分中职院校机械课程教学中,仍沿袭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授课阶段,照本宣科,学生较为被动,学生容易对原本就枯燥的机械课程产生强烈厌倦心理,难以提升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发展[1]。新时期社会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机械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转变教学模式,将能力培养目标科学融合于教学工作。
1.2 机械课程理论未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有所区别,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要求较为严苛,而在中职机械院校,理论尚未和实践有效结合。中职机械院校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安排较为集中,学生的理论学习任务较为繁重,理论知识掌握效果差强人意。对实习时间的安排较短,在学生的具体实习阶段,企业出于经济效益考量,并不会对学生进行细致周详的技术指导,实习阶段学生真正的实践机会并不多,理论和实践衔接困难。
1.3 机械教学缺乏硬件设施
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涉及到很多机械部件知识讲解,为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运用大量的软件演示[2]。但由于部分院校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不足,导致具体教学阶段缺乏教具和模型,学生无法亲自进行实践操作,影响其对机械专业教学内容理解的有效性。
1.4 忽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部分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仍然沿用讲授知识点的方式,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师生很少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并未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而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机械专业理论学习中,逐渐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2 新时期社会机械人才短缺原因
第一,中职院校机械专业设置不科学,导致供需不平衡。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的背景下,社会对机械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对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导致企业机械人才短缺现象日渐严重[3]。现阶段,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并未结合市场需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第二,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认为工程机械是“蓝领”职业,社会地位较低。
第三,工程机械安全系数低,受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认为工程机械运行的安全系数低,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
第四,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也是影响机械专业就业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有经验的机械操作员而言,无经验的机械操作员工资水平较低,而大多数人员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积累经验。
第五,企业对机械技术人员的再培训不理想,部分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机械技术人员的培训。
要解决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短缺的问题,首先,必须自觉提高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破除传统观念[4]。其次,行业协会和安全监管部门应鼓励增加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工程机械培训市场的标准化程度,在政策层面培养合格人才参与项目建设,需要改进的措施包括提高工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定制人才培养计划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人才的后顾之忧。
3 多元思维视角下中职机械教学原则
多元思维又被称之为空间思维、全方位思维和整体思维等,指的是一种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要“立起来思考”。将多元思维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可以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中职机械专业教师为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于多元思维视角,严格遵循如下教学原则,即启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动性学习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一是启发性原则。具体指教师在实际授课期间,以启发和引导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是实践性原则。众所周知,相比于中职院校的其他专业课程而言,机械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机械人才期间,不仅要求其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其具备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5]。基于此,教师在授课期间,要有意识的将实践和理论相融合。
三是主动学习原则。对机械专业课程教材进行分析可知,该门课程知识枯燥、呆板,为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热情,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
四是循序渐进原则。在中职机械专业课堂中,存在大量的中等生,对中等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可知,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强人意为关键影响因素[6]。基于此,在后续阶段,教师要注意授课内容的难度,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夯实学生技能基础,强化人才学科能力,切忌跳跃式教学。
4 多元思维在中职院校机械教学中的运用
4.1 创新课程设置
对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特征加以分析可知,生源构成具有复杂性特点,学生间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秉持因材施教观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可巧妙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7]。详细来说,第一,教师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在正式进行机械专业授课前,可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企业进行参观,参照实物向学生讲述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使学生对机械实物有直观的认知。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述机械在工厂的重要价值,讲述后续阶段所要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教师要确保机械理论和机械实践的协调性,与常规的专业课程有所不同,机械专业的实训课不可或缺。通过实训课学生不仅能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训阶段,教师要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出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同时,在结束实训后,可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第三,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机械教学阶段,针对基础和文化素质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需全面考虑学生个性和班级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机械专业知识。
4.2 积极引进电教多媒体
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电教多媒体备受关注,在中职机械课堂中广泛应用。众所周知,机械专业课程内容大多为抽象或复杂的概念知识,教师在授课期间,若仅仅依赖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则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机械专业课程部分知识内容需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并不能一一进行演示,而引进电教多媒体后,则可以音频、视频的方式,呈现实践内容,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明确电教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本末倒置。
4.3 优化案例教学
众所周知,机械专业课程内容和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且教师授课期间所讲解的教学案例皆以现实的生活实例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授课阶段,要重视生活元素的引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生活案例时,需确保教学内容和生活案例的契合度,且需保障所引进的生活案例具有启发性特征,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引进教学案例时,需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教学案例进行二次创新与加工,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兴趣。另外,教师要重视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当前阶段,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深度渗透,机械行业亦是如此。中职机械院校应重视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可在机床操作阶段,将计算机CAD应用于机械制图,为后续阶段操作提供参照,提升生产效率。最后,教师要考虑学生素质差异,明确社会需求,推行分层次教学。受相关因素影响,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和知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不同企业对机械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存在明显不同。基于此,中职机械院校要从自身的资源现状出发,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立足学生差异,推行分层次教学。
4.4 有机融合理论和实践
为切实强化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实效性,教师在教学期间,需有机融合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推动学生实践技能和理论水平协同发展。同时,教师在授课阶段,要为学生预留一定的实践课程,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训练活动中,明确自身缺点和不足,进而针对性进行弥补。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机械设计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鼓励各小组独立进行研究思考,分析问题,并巧妙应用三维机械绘图软件,绘制相关机械图纸,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达成帮助学生知识迁移目标,学生在此过程中,由于亲身参与到教学环节,所以对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印象深刻,如此,既可以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又可以推动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当然,教师也可优化实训教学内容。中职院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决定了其所培养技术人才水平的高低。中职院校机械专业要明确实习目的,优化实训教学内容,科学安排实训教学,确保理论和实践均衡结合,通过实习活动来理解、应用理论知识。最后,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平台。当前我国部分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缺乏校内实训平台,且校外实训平台也带有不稳定性[8]。为推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职院校要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平台,重视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社会化。
5 结语
当前阶段,影响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特点。中职机械院校应秉持多元思维,创新教学模式,从多角度出发,构建适合中职机械教学的模式,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同时,在未来发展阶段,教师也应遵循教学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机械专业人才。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