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机播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022-11-16孟尔智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1期
关键词:机播插秧机秧苗

孟尔智

(东台市溱东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 东台 224212)

0 引言

农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与民生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缺失等现象日益凸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传统水稻栽培技术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人口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对水稻种植产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此种现象,就需全面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践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1]。而水稻机播作为其中较为关键的突破点,是推进水稻产业区向规模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使水稻由中低产变为高产的首要途径,对水稻产业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水稻机播超高产栽培技术问题及研究背景

1.1 水稻机播技术的育秧体系尚未成熟

现如今,政府部门越发注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但还缺乏健全完善的育秧体系,盘播量是目前水稻种植业普遍采用的播种方法,每穴播种量约为3棵稻苗。在科技日益进步的背景下,水稻播种技术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并陆续在诸多地区开展水稻田间试验,为增加水稻产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受到水稻育秧数量的影响,缺乏衡量壮苗的规范标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地区机播技术的推广,部分地区因采用水稻播秧机取秧,最终影响秧苗质量,同时,漏播现象严重,大大制约水稻产量的提升[2]。

1.2 同质化的播秧机阻碍了育秧技术的发展

有关部门提出,先后对二十多家企业进行水稻播秧机测评,水稻播秧机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受到各地区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水稻播种株距、行距与秧龄也有明显的差异性,面对此种现象,就无法使同质化播秧机更好的适应各地区生产条件,严重影响农户购机积极性。

1.3 高速插秧机仍需进一步研发

随着高速插秧机研发工作的不断推进,其中所融合的技术类型也越来越多,汽车驾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高速插秧机操作的舒适性,但是虽然速度有所加快,效率却未能得到显著提升,会对其实际应用情况产生影响。分析导致工作效率未见提高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种:无法实现多个排秧箱同时送秧,补秧频率高,驾驶作业时间长且需要不断进行多项作业的交替进行,会对实际插秧作业效率产生影响。插秧机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装置不完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停机补秧时间过长,不符合实际插秧工作要求,机器性能低。

2 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

2.1 制定水稻育秧技术规范和壮苗标准

需要根据水稻育秧要求进行水稻盘播量的调整,要在符合秧苗盘根要求的同时符合秧苗生长环境进行插秧机技术的优化,需要明确水稻育秧操作要求以及壮苗规范条件。

2.2 研发钵苗移栽机

钵苗移栽机的研究以及应用对于水稻机械插秧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效果,虽然相关机具已有生产,且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成效,但是仍然未能获得大面积的推广,分析主要原因是费用较高,钵苗移栽机以及配套设施的制造成本高,生产成本的限制导致农户的购买力不足。

2.3 插秧机改进设计的新技术

需要对当前实际应用的水稻插秧机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平衡各个环节的工作速度,促进水稻机械插秧稳定性的提升,确保插秧机在进行取秧时不会耽误过多的时间,能够通过横向减速的方式,避免秧苗受损。而对于步行机液压灵活性的调整能够确保其在各种插秧环境下顺利行进。

3 解决水稻机播超高产栽培问题的技术思路

3.1 选取优良品种,合理消毒

在采用水稻播秧机播种秧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以抗病能力强、秸秆矮粗的水稻种植品种为主,同时,所选择水稻种子质量要满足相关要求标准,具体来讲,水稻含水量要低于15%、水稻纯度要高于98%、水稻发芽率要大于85%。一旦确定好播种时间,就要在播种前期晒种24~48 h,晒种完成后要采取10 g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入9 kg清水,并将水稻种子放入其中浸泡,以此来达到消毒的目的[3]。因播种机型号的不同,对稻谷发芽情况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为此,要等水稻出现短芽后再进行播种。为了从最大限度上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工作人员可选用35%拌得乐与种子搅拌,一般情况下,搅拌过程中要来回翻动种子,确保药物分散的均匀性,待药物均匀附着于种子表皮后,放置30 min后就可进行播种作业。

3.2 耕地适度和整形开沟相结合

要想更好的开展水稻机播作业,就需做好种植基地的清理工作,清除地面杂草及杂物,再适当进行翻耕作业,待老草根部腐熟后,做二次耙耕。此外,为避免地块腐烂造成烂芽现象,还需在种植基地内开沟做好排水工作,水稻在种植期内不予灌水,到了出苗期就要及时补水。

3.3 播种期间需慎选,合理密植更高产

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对提高稻种播种质量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讲,晚粳稻最佳播种期为每年的5—6月,每亩地的播种量要控制在3 kg左右,如采取机械播种方式,其秧苗数量约有6万株[4]。此外,要合理控制播种密度,避免出现播种密度过大等现象。

3.4 选择合适的时期除草

合理的除草工作,可有效增加水稻种植产量,一旦除草不完全,稻田内部就会发生杂草重生现象,进而抑制稻苗的健康生长。水稻机播后要进行三次除草工作,其一,播后三天进行第一次除草,工作人员要观察稻田的潮湿度,在其尚未裂开前就要进行除草作业,一般来讲,每亩地可喷洒40%的直播净可湿性粉剂。其二,在播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除草,待水稻秧苗长到3叶期,需仔细观察稻苗与杂草的生长情况,并结合水肥施入除草剂,可选用53%抛秧星可湿性粉剂田间喷雾,此外,也可将药物与肥料均匀搅拌施入稻田。其三,稻田秧苗长至5叶期进行第三次除草,此时若发现还有杂草重生现象,就要重复以上防治措施,确保除草工作的彻底性。

3.5 田间管理

水稻机播的田间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类似,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稻很容易受到二化螟和卷叶螟等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在机播20天后,就可采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5]。不仅如此,还要做好水稻苗期间苗工作,以免稻苗生长过密影响稻田通风性,对水稻生长质量及产量造成影响。

4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和精确的定量技术的综合集成

4.1 精确的选择良种

在水稻播种前期,要想选择具有超高产性能的优良品种,就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选择成熟度好、生育期长且生长特性与季节相符的种子。其二,大穗粒型的水稻种子更具有高产优势。其三,要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强、株高适中的水稻品种为主。

4.2 精确的培育壮秧

有实践表明,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培育水稻壮秧非常关键。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秧苗要具有适龄性,确保秧苗生长速度与当地季节变化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单株水稻的穗粒数在3个及以上就可实现超高产,低于3个穗粒则不能高产。

4.3 精确定量的施肥

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使用是提高水稻机播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在施加有机肥的过程中,就可有效提高土壤内部有机物质的含量,在改善土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土壤通透性,促使水稻高产。有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使用有机肥料,可为水稻生产提供优质的养分系统,并为水稻超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4.4 精确定量的水分管理

水分是水稻生长环节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如能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用水效率,就可为水稻机播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浅搁湿”灌溉模式的大范围推广与使用,不仅可有效调节水稻生长能力,还可促进水稻器官的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内环境,使土壤水环境、温度环境、肥力环境达到平衡性,为水稻根部的生长发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提高水稻抗逆能力,最终有效提高水稻成穗率及结实率,从最大限度上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6]。

5 发展策略

5.1 强化政策扶持

始终遵守机械化发展相关的政策理论以及法律法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依据,优化各项政策推广措施,争取有关部门以及政府机构的大力帮助,将水稻机械化产业的发展建设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需要根据水稻生产以及产业发展情况给予充足的补贴以及政策支持,确保补贴资金在水稻机械化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帮助水稻种植户解决机械设备购置费用高,购买难度大的问题,重点加强对水稻育秧插秧机的补贴。各水稻种植地区需要进行高标准农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财政补贴措施,积极配合各农业金融机构为农机作业工作的开展以及农户机具购买提供保险以及贷款支持,通过农机租赁等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支持渠道的开设,为农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资金支持,逐步完善相关金融措施以及政策支持。

5.2 加快技术研发、转化和熟化

国家农业科技研究项目规划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视,通过各类辅助资源整合的方式构建更为完善细化的支持系统,通过生产、教学、研究以及推广等多渠道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促进水稻机械化发展体系的完善和健全,促进水稻机械化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以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促进新技术的消化以及应用。通过在各个水稻种植地区进行种植模式尝试的方式,促进优质水稻机械设备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将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技术技能应用到一线水稻种植之中,可与重点水稻研发项目相结合,进行水稻整地、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各项技术的优化以及操作规范的明确,从而促进高水平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转化以及普及。

5.3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重视水稻专业种植农户、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各个水稻种植组织的发展帮扶,通过机械设备、技术、服务以及资金的多方面联合支持,促进其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升,紧跟市场环境变化,优化各项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机制,细化服务内容,大力促进水稻机械插秧以及收获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延长水稻机械化服务链条,促进水稻种植收益水平的提升。

6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是推进水稻产业走向现代化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日益示范与推广的背景下,可使水稻产业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有良好的依托,最终使水稻产量由中低产逐渐向高产方向转变,在满足现代人类用粮需求的基础上,从最大限度上提高水稻生产质量,推动水稻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05)

猜你喜欢

机播插秧机秧苗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基于产投比的大蒜机播经济性分析
马铃薯机播取得新突破 每亩节约成本360元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民
油菜机播机收生产技术初探
超智能插秧机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精量机播与普通机播的产量比较试验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