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

2022-11-1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孙 惠

(南阳市镇平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河南 南阳 474250)

0 引言

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成效的提高,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适应对新经济政策和发展变化,将目标确定为农业经济发展,对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保障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探索之一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接下来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详细论述。

1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内涵

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采集、整理、传递和应用农业信息,对信息化方法进行充分利用,使农业新成果的推广目标得以实现,最终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使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就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使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力度不断加强,使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激发,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科学优化农业资源,同时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强各区域间农业信息交流,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系统化、全面化、综合化是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特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除了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还能够全面监督生产与销售农产品的各个环节,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防止出现浪费情况,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目标[1]。

2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农业经济管理已经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的资源配置生产经营工作。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信息、技术与服务的缺失,在农业经营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使农民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实现共享资源信息目的,进而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使过去无目的、无计划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得以改进,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2.2 升级转型农产品的必然要求

尽管当前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并且不断提高单位农产品数量,然而,从整体角度看,我国仍然具有相对较低的农业科技化水平,较低价值的农产品,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为了使此种局面得以改善,必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目标。

2.3 提高农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能够将高效率宏观管理方式和手段提供给政府,最大程度降低非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进而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业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包括储备粮食的信息预警制度、国际贸易中保护农产品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生产状况监测制度等。

3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

在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人才不足始终是制约此项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导致农业经济管理缺少技术人才支持和保障。对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流失情况已经出现在人才队伍中,同时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吸纳优秀人才具有很大难度。使恶性循环出现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水平提高难度较大,个别地区的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存在停滞不前的状况[2]。

3.2 不完善的农业经济体制

传统小农经济仍然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对于大规模农业生产需求无法进行有效满足,相应的农业经济体制也没有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业管理起步较晚。虽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但是,考虑到农业经济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性特点,必须与本国实际农业、科技和经济情况相符合。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具有众多数量的农业人口,农产品出口数量及耕地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不完善的农业经济体制仍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制度的匹配。

3.3 落后的管理理念

当前很多人员都缺少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充分认识,对此种管理模式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同时也存在很多错误理解,以偏远地区情况更为突出,相对而言,他们不能与外界信息顺畅连通,本地区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户不理解新的农业专业词语。部分地区对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不够重视,不能与当地农户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无法真正落实一系列农业经济体制和规范,导致工作综合成效比较差[3]。

3.4 不健全的信息化设施配置

第一,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在配置农业信息化设施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由于缺少足够的配置资金,导致不能配备齐全的农业信息化设施,同时持续性常态化的扶持管理机制也没有形成,对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极为不利。第二,开发信息技术能力比较弱,除此之外,还不能对信息技术成果进行有效利用和转化,农业生产者与科技人员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和交流。

3.5 缺少信息化建设资金

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仅仅依靠农民积极参与还不够,必须具有充足资金作保障,这样才能购买先进设备、开展维护平台工作等。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缺少资金,造成网络覆盖率普遍偏低,一些地区由于得不到资金支持,已经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3.6 不能有效管理农业信息资源

现阶段,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将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构建出来,但是并没有有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导致不能共享农业信息资源。其次,部分农业信息资源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平台建设中出现问题,并且开发与维护工作不到位,妨碍农业信息化建设。

3.7 缺少信息化意识

当前很多农民缺少信息化意识,造成减缓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发展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程度影响,难以接受信息化理念;此外,农民无法在短时间掌握电脑等先进设备使用方法,最终使农民脱离现代化社会与信息化技术。

4 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策略

4.1 加强培训信息化技术人才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当前在企业进步和农业发展方面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驱动力量。想要更好地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就要有充足的人才作支撑。这就需要构建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首先,应用专项培养方式,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使信息化人才主动参与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促进其积极性和热情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其次,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知识技能。最后,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从而吸收更多优质人才[4]。

4.2 完善农业经济体制

想要更好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完善农业经济体制,这是根本保障。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农业经济体制进行完善:第一,广阔的国土面积使我国各个地理区域具有明显分散性特征,地理区域不同,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农业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模式等往往都会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降低经济体制管理效率,使其具有片面性。因此,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制定出合适且统一的制度。针对具有较大差异的问题,需要当地农业部门发挥作用,将管理制度拟定出来,同时接受上级部门检查,为制度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保障,并且避免有腐败问题出现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第二,农业经济管理目标的设定是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构建的重中之重,必须将一年、五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下来,同时将其纳入管理制度中,将新的发展动力注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5]。

4.3 思想观念的转变

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效率和质量,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这就需要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对农业经济中的科技化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促进科技水平的提升,对农业经济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同时需要明确认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实现优化与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第一,农业相关部门需要将培训工作做好,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对其文化知识进行不断丰富,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农业经济管理的学习培训,促进农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应用多元化方式进行管理,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第三,对品牌塑造给予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和品牌,使当地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促进良好口碑在市场的形成,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第四,拓展筹资渠道,大力吸纳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6]。

4.4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优化

针对信息化配置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即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开展持续不断的探索工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改进和优化,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维护和保障信息化平台的功能。为了建立多元化共享机制,还要对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状况与农产品市场等进行调研。最后,加强沟通卫生、市场部门等,实现共享数据目标,将更多政策和技术资源进行提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当地农业经济。

4.5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而言,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首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各个区域农业生产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信息化机械设备,同时培训农民应用机械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保障投入的资金可以全面服务农民,使农民获得收益。其次,需构建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动态监控资金使用过程,为资金的充分利用提供保障。

4.6 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有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为信息的价值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由此看来,国家有必要将信息化服务系统建立在农村。第一,构建完善健全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领域包括农业、林业、牧业等,同时将其呈现在信息发布页面,并且将此信息设置为突出显示,进而支持和帮助农业生产经营。第二,安排专业人员维护和管理农业信息化平台,一方面有效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平台,为农民熟练掌握农业技术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保障平台的权威性,实现帮助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目的。

4.7 信息化意识的提高

第一,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使农业相关部门全面认识信息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民认识到信息化能够推动农业发展。第二,注重培训农民知识和技能,支持农民参与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培训。第三,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使农民能够接受和认可新技术,提高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认同感。

5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征,不仅管理范围广,管理内容也比较繁杂,这就需要各方加强配合与支持,从而做好统筹规划。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离不开政府和农民的支持、帮助,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需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04)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