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童脓毒症患儿情绪及预后的效果

2022-11-14魏玉萍张永香罗丹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脓毒症家属依从性

魏玉萍 张永香 罗丹丹

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长沙 410000

儿童脓毒症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是由于患儿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性综合征,患儿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1〕。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患者体内炎症介质释放并及时清除体内炎症因子将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儿病情,促进患儿预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具有调节炎症因子及抗炎介质浓度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儿脏器功能〔2〕。然而,由于脓毒症患儿年龄小,对疾病认知水平偏低,导致患儿对治疗产生恐惧情绪,影响患儿依从性及治疗效果〔3〕。研究指出〔4〕,患儿治疗依从性受家属认知水平及配合度的影响,提高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将有助于家属更好地对患儿实施照护,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预后。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是通过家属参与患儿护理,为患儿营造熟悉的就医环境,稳定患儿情绪,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预后〔5〕。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儿童脓毒症患儿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旨在为儿童脓毒症患儿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儿童脓毒症患儿68例,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第三次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解读对脓毒症诊断标准〔6〕;②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12分;③均为学龄患儿,年龄>3岁,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④患儿家属对治疗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④入院72 h内死亡或中途转院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5.12±1.12)岁,感染部位:肺部感染14例,腹部感染 14例,其他 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5.09±1.25)岁,感染部位:肺部感染 16例,腹部感染 13例,其他 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责任护士持续动态、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②密切监测患儿血气指标及血生化指标,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出现心电异常、低血压、手足抽搐等症状;③加强液体管理,保持患儿液体出入量平衡,避免液体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获得家属的配合:患儿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患儿家属讲解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的相关知识,包括护理目的、意义、实施方法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等,在获得患儿家属认可及配合后,对家属进行脓毒症疾病知识宣教及护理要点指导,培训结束后对患儿家属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对患儿进行独立护理。所选家属为固定的家属并能全天候照顾患儿。(2)多维度健康宣教:患儿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多维度健康宣教,宣教方式包括一对一口头宣教脓毒症护理注意事项、为患儿家属播放儿童脓毒症治疗相关视频、向患儿家属发放《儿童脓毒症健康护理指南》,通过多途径结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3)家属干预实施:①从患儿入院开始,让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家属可与患儿进行游戏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同时应与患儿加强沟通,了解及满足患儿需求,并给予患儿支持及鼓励,增强患儿治疗信心。②家属参与医护巡房,并与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病情,并根据患儿病情、心理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满足患儿治疗需求的同时改善患儿预后。③指导患儿家属填写治疗日记:责任护士向患儿家属发放疾病日记,并向指导家属每日填写疾病日记,内容包括患儿饮食状况、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生命体征等,以便医护人员能更好的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治疗及护理。④患儿病情稳定后,家属与患儿可共同参与科室每周举办的病友交流活动,通过与病友交流,可加深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了解,从而增强患儿治疗信心,减轻患儿治疗期间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由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后应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7〕对其焦虑情绪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惧等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3级评分,0分为无,1分为有时,2分为经常,3分为总是,总评分为0~15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情绪越显著。②APACHEII评分〔8〕:包括年龄评分、急性生理评分、慢性健康评分等3方面,总评分0~71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②预后情况: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血液净化治疗时间、炎症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③不良事件:包括两组透析器与患者不对应、管路与透析器连接不紧、血液净化时血压过高、滤器凝血、患儿感染。④治疗依从率:应用自拟的《儿童脓毒症患儿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饮食、用药、CBP治疗等方面,上述方面均按医嘱完成为依从。⑤满意率:应用自拟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从住院环境、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等方面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0~3级评分,总评分>2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CARED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惧等)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APACHE Ⅱ评分及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血液净化治疗时间、炎症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PACHE Ⅱ评分及预后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不良事件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不良事件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3.1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减轻儿童脓毒症患儿焦虑情绪

CBP在治疗脓毒症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儿童脓毒症患儿年龄小,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较成年患者差,导致患儿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9〕。照顾者是患儿住院期间最信赖的对象,照顾者对疾病的治疗态度及疾病认知水平将直接影响患儿治疗期间情绪及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患儿预后〔10〕。研究指出〔11〕,家庭支持在减轻患儿治疗期间焦虑情绪,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患儿实施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CARED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惧等)低于对照组,表明家庭参与护理可减轻脓毒症患儿不良情绪。这是由于家属参与护理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多维度健康宣教,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患儿家属治疗信心,同时家属将这份信心传递给患儿,从而减轻了患儿面对疾病时的焦虑情绪,促进患儿身心健康〔12〕。另外,通过病友交流会,让患儿及其家属从病友身上获得支持,增强了患儿及其家属康复信心,从而减轻了患儿不良情绪〔13〕。

3.2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提高儿童脓毒症患儿治疗依从性

儿童脓毒症的预后除了与治疗方案有关还与患儿治疗配合度有关,因此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家属参与护理可提高脓毒症患儿遵医行为。这是因为家属参与到患儿疾病管理中可对患儿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使患儿能更好地遵医嘱完成相关治疗及护理项目〔14〕。另外,照顾者较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儿性格及行为习惯,从而能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并引导患儿遵医嘱治疗,从而提高患儿遵医行为〔15〕。

3.3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改善儿童脓毒症患儿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血液净化治疗时间、炎症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改善儿童脓毒症患儿预后。这是由于家属参与护理模式通过建立宣教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使家属能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日常护理〔16〕。另外,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让患儿家属通过记录疾病日记的方式更好地参与患儿疾病管理,使照顾者及时将患儿病情反馈给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为患儿调整干预方案,因此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17-18〕。

3.4 小结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儿童脓毒症患儿治疗期间焦虑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家属治疗满意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脓毒症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