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抑郁情绪与抑郁症易感性人格、压力源的相关性
2022-11-14杨宽红
杨宽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产科 200127
产前抑郁症又称妊娠期抑郁症,是指妊娠期以抑郁、胆怯、空虚、焦虑、愤怒,甚至出现悲伤、绝望、自杀倾向为特征的心理障碍〔1〕。目前,临床上一些睡眠障碍、性欲丧失、食欲改变等孕妇现象,往往容易被忽视。研究发现,产前抑郁不仅使产后抑郁风险增加,而且还可能影响产妇的分娩质量和安全,不利于婴儿娩出后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对于产前抑郁的研究报道较少,多集中在产后抑郁。本文以孕妇产前抑郁状况与易感性人格特征特点、妊娠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为题,为进一步探索产前抑郁症的发病特征、干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或在产科住院的符合调查要求的29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确诊产前抑郁分为对照组(正常情绪组)与观察组(产前抑郁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2.08±2.1)岁。观察组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1.11±1.1)岁。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产前抑郁状况,总共21项4点评分量表,孕妇自评,得分在0~4分为无抑郁;评分为5~13分表示轻度抑郁;评分为14~20分表示患者中度抑郁;评分为≥21分表示患者重度抑郁。根据有无确诊产前抑郁分为对照组(正常情绪组,245例)与观察组(产前抑郁组,45例)。
1.2.2调查问卷 两组孕妇分别使用妊娠应激量表(中文版)和艾森克个性简易量表(EQP-RSC)中文版〔2〕。填写完问卷后,当场回收。①EQP-RSC中文版根据30个省市56个地区8 637人(其中汉族7725人)的抽样数据修订形成,分为4个分量表:P(精神质)、E(内外向)、N(神经质)、L(掩饰性),各12项。E量表以15分为标准;N量表14分;P量表8分;L量表18分,P分高的人冷漠、缺乏同情心、缺乏对错意识、缺乏社会化观念;E分高的人性格外向:爱交际、反应快、情绪容易失控,做事不踏实;E分较低,安静、孤僻、生活有规律、倾向于悲观;N分高,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太强。E、N和L量表的信度0.74~0.78,P量表信度0.54~0.60。②妊娠压力应激量表〔3〕共30项,包括3个子量表。压力源1:“确定即将承担父母角色导致的压力感”,由项目1~15题组成;压力源2:“确保母子健康安全导致的压力感”,16至23题组成;压力源3:“怀孕导致体形改变和体力活动受限导致的压力感”,由24至27题组成;其他项目28~30组成。潘颖丽翻译此量表,重新定义评分方法。分量表得分为总得分除以项目条数,1分表示患者完全无压力,1.001~2.000分表示患者有轻度压力,2.001~3.000分表示患者处于中度压力状态,3.001~4.000分表示患者处于重度压力状态,得分越高,表明孕妇妊娠压力越大。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高。Cronbach α为0.88,各因子Cronbach α为 0.79~0.97。③社会支持状况(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1986年设计,共 10个条目,分主观(1、3、4、5题)、客观支持(2、6、7题)以及对支持利用度(由 8、9、10题)的总分反映。④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由积极、消极应对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由条目13~20组成,该量表Cronbach ɑ为0.90。具有良好的效度及信度。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孕妇产前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有文化程度、怀孕期间是否服用过助眠药、人均月收入、怀孕期间睡眠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妊娠并发症、孕周、接受产前教育、客观支持、积极应对(P<0.05),见表1。
表1 孕妇产前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1 孕妇产前抑郁的单因素分析(n)(分,
2.2 两组孕妇人格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P量表 E 量表,L 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N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人格状况对比(分,
2.3 两组孕妇妊娠压力对比
观察组的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其他压力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妊娠压力对比(分,
2.4 两组孕妇产前抑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有人格P、E、L、N评分,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P<0.05),见表4。
表4 孕妇产前抑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产前抑郁症的发生与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感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这与黄莉〔4〕的研究成果相似。张颖〔5〕等进一步证实,高神经质、低外向性、低人性、低责任感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人格作为一种心理生理动力系统,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格通过应对压力影响心理健康,或人格本身包含心理健康因素。有关学者对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研究〔6-7〕认为,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将事件评价为压力源,有更强的压力反应,容易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而性格友好、负责任的人可能会对健康采取更积极、更有意识的态度,从而维护心理健康。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合意性进入回归方程。由此可见,产后抑郁症患者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适宜的人格特征是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P量表E量表,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N 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有人格P、E、L、N评分。说明N人格对产前抑郁有明显影响,由于研究设计、时间、筛选尺度、研究的纳入标准、样本量等方面的差异,临床对产前和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报道不一。陈志红等〔8〕研究指出,孕期不同时间段孕妇的产前抑郁严重程度差异明显,在孕期早期,孕妇往往会有早孕反应、先兆流产和担心胎儿健康等;在孕期后期,孕妇往往会面临身体不适,胎儿生长发育引起的并发症和对分娩的恐惧,在一定程度上使孕妇处于高度抑郁状态。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其他压力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与压力源1、压力源2、压力源3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孕妇压力越大孕妇的产前抑郁发生率越高。虽然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也是女性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孕妇在怀孕过程中,由于担心胎儿健康、担心体形变化、害怕分娩、无法适应母亲角色的转变、家人的态度等各种担心,自身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要加强产前教育,鼓励孕妇上孕妇学校等课程,让她们了解孕产过程,减少焦虑〔9-11〕。王蔚军〔12〕等、徐艳红〔13〕的研究表明,神经质量量表得分越高,情绪越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睡眠不好,常出现几种心身障碍。感情太多,对各种刺激反应太强,触及感情后很难恢复,这种人往往伴有抑郁症〔14〕。叶圣龙〔15〕等,结果表明,外向性评分越低,孕妇越内向,焦虑水平越高。内外向量表的高分表明了外向性,社交能力、友好性、对刺激的渴望、冒险、经常受冲动影响的行为、快速反应、乐观、良好的交谈和笑声、情绪失控、工作不可靠,这些人的焦虑水平较低,抑郁发生率较低。因此,应尽早对孕妇的个性特征进行评估,找出有缺陷的,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产前抑郁症的发生〔16〕。
综上所述,产前抑郁症的发生与孕期应激及孕妇的个性特征有关,医务人员也应充分重视,将心理评估纳入产前检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