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对门诊抽血室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2022-11-14屠艳琼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标本动态

屠艳琼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 471000

门诊采血室属于医院采集血标本的重要科室,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桥梁,对医院开展诊疗活动至关重要〔1〕。门诊采血室工作具有流动性强、采血时间集中、工作量大等特点,且普遍存在采血人数较多及护理资源短缺情况,导致护理资源无法满足患者的采血需求,从而增加护士的工作难度,影响标本采集质量〔2〕。有关研究表明,门诊采血室护理资源不足会延长采血等候时间,降低患者采血配合度及标本采集质量,而标本采集质量会直接决定标本合格率及诊断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结局影响重大〔3〕。因此,实施有效护理资源管理措施缓解采血室护理资源短缺现象,缩短患者采血等候时间,对提升标本采集质量尤为重要〔4〕。有关研究表明,岗位动态调整干预是依据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及个人意愿,对护士岗位进行动态调整,可有效解决人员短缺问题,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工作质量〔5〕。本文拟探讨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对门诊抽血室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门诊抽血室收治的患者7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6例。纳入标准:①行血液化验者,②生命体征正常,③无凝血功能障碍,④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肝肾器官衰竭者,②中途退出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不配合研究者。研究组患者男175例,女181例;年龄1~40岁,平均(25.13±4.32)岁;文化程度:初中以及以下176例,高中110例,大专及以上70例。对照组患者男177例,女179例;年龄2~40岁,平均(25.64±4.53)岁;文化程度:初中以及以下178例,高中108例,大专及以上7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提前告知患者采血相关事宜及注意事项、严格遵从采血流程对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护理管理者合理安排采血轮换班次及工作时间,保障采血室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组建护理管理小组 由采血室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资深护士4名组成护理管理小组,主管护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及考核,主要内容为血液采集标准、岗位动态调整模式运用方法、护理管理方法等。各组员考核通过后进入护理管理阶段,主管护师及护师负责护理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及质控监督,其他组员协助实施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工作。

1.2.2采血岗位动态调整流程 (1)岗位现状分析:参照国内外相关工作分析模型,对采血室护士各岗位的目标、职责、工作条件、岗位权限、岗位风险、工作量等进行综合分析〔6〕,同时采用体育专业秒表检测每人次采血所需时间,计算门诊采血室护士集中采血所需时间,建立详细的护理工作量及护士人数数据库;并与采血室护士进行访谈,了解采血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岗位分配建议,依据调查分析结果,在现行岗位目标基础上实施合理化岗位调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门诊采血室增加两个动态岗,周末及节假日再增加1~2个动态岗位,岗位时间为6∶30~11∶00,主要负责配合固定岗护士进行条码打印、条码贴管、采血等。(2)岗位动态调整策略:①招募。主管护师将采血室动态岗招募相关信息发布于医院内网,主要包括入岗申请书、岗位申请标准、岗位职责等,医院护士可依据招募信息自愿填写申请书。②审核。管理小组收集并汇总申请护士资料,严格参照准入标准(从事护理年限超过2年,注册护士,熟练掌握静脉采血技术、穿刺技术、无菌技术、抽血管识别、血管解剖知识,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及护患沟通能力)对护士资料进行资格审核,汇总审核合格的护士,并将其确定为初审动态岗护士。③培训考核。考虑初审动态岗护士缺乏采血经验,且对采血科室工作相关知识不了解,易增加护士采血工作缺陷,影响标本采集质量。因此,需加强初审动态岗护士培训考核工作,目的是提升标本采集质量。具体操作如下:依据采血动态岗的基本知识及技能要求、采血流程、岗位要求等,管理组员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会议讨论形式制定岗位培训手册及培训计划,由采血护师对初审动态岗护士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理论培训(采血基本知识、血液标本管理、感染预防知识等,讲座培训,8个课时,2课时/次),技能培训(静脉穿刺技能、采血技能、无菌技术、护患沟通技巧、纠纷协调技巧、突发应急处理方法等,模拟演练,3次,20~30 min/次),同时在采血资深护士监督指导下参加试岗练习,2次,20~30 min/次。培训结束后,以综合能力竞赛形式对受训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为其发放动态岗上岗证,将其纳入动态资源库并建立动态岗护士群,采血主管护师提前在群内公布相关认领岗位,动态岗护士可依据岗位要求、精力、能力及自身岗位时间等选择意向兼职岗位,管理组员核查、确认后即可上岗。(3)动态岗薪资管理:动态管理小组每月详细记录动态岗护士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次数、标本采集质量、标本不合格率等工作情况,并将记录信息反馈至财务科,由财务科依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及次数计算护士计时工资、计量工资,依据标本采集质量、标本不合格率计算绩效工资。(4)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制定动态岗护士标本采集质量评价标准及标本合格评价标准,每周对采血室动态岗护士护理工作进行抽查(标本不合格率、标本采集质量等),对临床护理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及改进,如护士频繁换岗会增加护理缺陷发生风险,分析频繁换岗主要与放岗周期过长有关,质控过程中需缩短放岗周期,若临时撤岗,需出具假条及说明,规定撤岗次数低于5次/月,超出则扣除绩效,以PDCA理念进行持续质量评估及改进,对动态岗位调整环节进行修订、补充。

1.3 观察指标

①标本采集质量。依据标本采集质量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采集质量,主要包括试管错误、登记错误、漏抽血标本、标本遗失4个指标。②标本不合格率。依据标本合格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主要包含抗凝血标本凝固、标本溶血、标本血液量少、脂血4个指标。不合格率=(抗凝血标本凝固例数+标本溶血例数+标本血液量少例数+脂血例数)/总例数×100%。③护理效果。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采血等候时间,依据调查结果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标本采集质量情况比较

实施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后,研究组患者标本采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标本采集质量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比较

实施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后,研究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标本不合格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实施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采血等候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血液检验在患者疾病诊疗及预防中的作用突显重要〔7〕。门诊抽血室作为患者血液标本采集的重要场所,是直接反映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8〕。门诊抽血室护理工作能充分满足患者的检验需求,可为患者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但受血标本需空腹采集、患者例数多、护士资源有限、采血时间集中等因素影响,导致采血过程中易出现护理资源供应不足,造成采血患者等候时间延长,易引发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及不良就医体验,导致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加大及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下降,增加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进而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10〕。有关研究表明,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率高达9.4%,其中80.0%不合格血液标本可溯源至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未达标〔11〕。因此,临床需加强有效护理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标本采集质量,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及护患纠纷率,提高采血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2〕。

在医疗领域及现代护理事业发展推进下,护理模式及护理理念随之改变,以人为本的动态岗位管理模式应运而生〔13〕。有关研究表明,岗位动态调整模式应用于急诊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通过分析岗位现状、调整岗位配比、提供动态岗位等措施,可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持续优化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4〕。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属于一种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以患者及护理人员为中心,严格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在尊重护理人员意愿基础上,通过增加动态岗位培训、调整岗位时间、薪酬管理等措施,以充分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强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激发护理人员工作潜能及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5〕。

本研究将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干预应用于门诊采血室管理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标本采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采血等候时间、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表明,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干预能有效缩短采血等候时间,提升标本采集质量及标本合格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究其原因:对照组常规护理中,由科室固定护士实施采血工作,但采血人数多、采血时间集中,导致护士资源无法满足采血患者需求,从而增加护士工作压力及采血风险,导致标本采集质量及标本合格率下降;研究组实施岗位动态调整干预中,通过岗位现状调查及分析,及时发现当前护士资源问题,为岗位动态调整提供真实依据,可确保动态岗调整措施可行性。同时严格按照岗位招聘要求及审核标准挑选动态岗备用护士,结合理论培训、实操训练指导、综合能力考核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护士采血技能及岗位胜任能力,规避护士经验不足带来的护理风险,保障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缩短患者采血等候时间、提升标本采集质量、降低标本不合格率。通过薪资管理可充分满足护士待遇要求,提升护士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结合质量控制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岗位动态调整过程中存在问题,降低采血工作风险,从而进一步优化标本采集质量,提升标本合格率及患者对采血工作满意度〔16〕。

综上所述,将采血岗位动态调整干预应用于门诊抽血室护理中,可显著缩短患者采血等候时间,提升患者血标本采集质量,降低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率,提高患者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标本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