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1-14吴艳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

卢 珊,吴艳杰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长春 130112)

0 引言

应用型民办高校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集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会计学专业是新文科建设中迫切需要进行新教学模式改革的专业,开展“课证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既有利于会计学专业建设,也有利于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工作中,从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课证融合”中,“课”就是专业课,“证”就是职业资格证,“课证融合”就是将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相对应,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

1 研究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1.1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符合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民办高校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高素质”是指高校培养人才要加强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的人才才能够满足广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落实国家职业化教育政策的具体措施之一。

1.2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率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会计专业就业市场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此时,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的价值与作用得以凸显,它能传达出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具备的技能,还能简化交易程序、节约交易成本、促进就业。对会计学专业来说,自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以来,初级会计师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证书,而税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则是会计学专业学生从事税务、会计咨询行业的入门证书,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求职中的“加分项”。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考证队伍,这也正是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原因所在。然而,如何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的要求融入学校课堂教学是“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既能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能符合会计行业的要求,达到会计岗位工作标准。

1.3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有利于会计学专业建设,符合教学改革要求

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把职业证书、职称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结束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能够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各行都离不开成本核算、薪酬计算、纳税等问题,这都需要会计人员的参与。就业市场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具的会计人才,且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而高校毕业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目前,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普遍存在“灌输式课堂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方面。“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需要以充分、适当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标准,实现培养会计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以实践为准绳,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一毕业就上岗”。

1.4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重要工作。“双师型”教师既要熟悉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又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使教师不能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应把更多的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2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注重学历教育,对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认识有待提高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普遍参考普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不足,注重学历教育,较少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综合素质不过关,实践动手能力差,甚至学生参加工作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理论与实践脱节,没有真正发挥“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作用。此外,学校对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认识不够,没有对会计学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和有效引导,学生考证往往比较盲目,难以系统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和就业前景。

2.2 专业课教师对“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教学任务较重,往往把时间用在备课、准备授课资料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参加职业培训,无法真正走入社会,也难以真正接触到企业的会计工作。教师往往比较注重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学生也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无法将大量时间用在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中,也没有适合的教学资源,因此难以将所讲授的内容(“课”)与职业证书考试(“证”)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对“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2.3 “课”与“证”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匮乏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材选择往往贴近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材选择相对单一,难以结合职业考试证书的相关教材,市面上出版的各类考证教材往往不适合用于教学,其他教学资源一般都是来自各个平台的教学视频,无法应用于课程教学,而这些教学资源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并不适合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特别是初学者往往很难实现学习目标。

2.4 学生考证比较盲目,学习效果欠佳

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主要通过专业课教师的介绍或者自己盲目选择,没有计划性,无法系统学习。此外,因资格证考试内容与课堂所学知识有差别,所以很多学生无法通过自学来完成考试,但在校外报班学习往往会影响校内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所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在职业资格证考试上也难以顺利通过全部科目。

2.5 辅助学生考证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应用型民办高校尚未建立辅助学生考证的长效机制,无法系统地组织学生参与职业资格培训,即使成立继续教育中心,也无法顾及所有的专业,对学生的咨询和引导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难以解决学生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中的所有问题,也无法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职业资格证考试知识储备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无法系统地对会计学专业课教师进行职业培训。

3 完善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建议

3.1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对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认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会计学专业的“专才”,更需要会计学专业的“全才”。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会计学专业应该突破现有专业局限和学科局限,即突破“小学科”思维,构建“大学科”视野。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会计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致力于培养职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民办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将“课”与“证”结合起来,因此应用型民办高校应逐步提高对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认识,建立一套适用于民办高校的“双结合”模式,既注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又需要在课程中不断引入企业会计工作实务,以此实现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进而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例如,“课程教学+初级会计”相结合,即将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政府会计等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初级会计资格证的考试内容相结合;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与中级会计资格证的考试内容相结合等。同时,还要优化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机结合起来。

3.2 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证融合”研究的积极性,成立“双师型”教师组

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当成立“双师型”教师组。学校可要求教师参加会计资格考核、会计师考核等各类会计考核,让所有会计学专业教师充分了解资格证书考试的改革与变化,对考试的内容进行研究,以此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自身教学效果。应用型民办高校应组织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积极引入“双师型”教师,通过“老”带“新”方式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会计学专业教师对“课程融合”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钻研“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创新,让每一门与职业资格证考试相关的课程都有合适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一系列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另外,学校可以聘请会计行业、企业中的会计专业人才作为“双师型”教师,使其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提供职业培训与教学内容,在设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学校也应邀请此类人才参与到设计工作中,充分做好调研工作,及时掌握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

3.3 与信息技术结合,提高“课证融合”的教学效果

在新文科会计学专业建设要求下,学校应当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会计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融媒体、“智能+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打造智慧课堂,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比如,会计学专业应该增设大数据技术分析、金融科技等课程,从而真正做到仿真性与真实性相结合。

3.4 拓宽实习渠道,加强校企合作

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会计专业性较强,难以实现学生集中实习,其主要原因就是校外实习基地没有成型,且校外实习基地所需投入较大,导致实习期间学生分散程度较高,统一管理教学难以展开。要想解决该问题,应用型民办学校就应当为学生开拓新的实习渠道——校企结合,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会计人才。例如,学校可以与代理公司、记账公司等企业合作,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企业的实际业务,与企业共同在校园内建立仿真实训基地,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校外会计技术人才共同开展管理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4 结语

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建设符合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满足社会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会计学的专业建设,符合会计学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对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认识;打造一支“双师型”会计学专业师资团队;与信息技术结合,提高“课证融合”教学效果;拓宽实习渠道,加强校企合作,以此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课证融合”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
中职助产专业“一专两岗、课证一体”课程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