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孪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2-11-14景军强陈巧琳

现代国企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航天

文=景军强 陈巧琳

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工研院”)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直属二级单位,是航天科工民用产业国际化经营主平台,是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是集科创服务、电力装备制造、环境科技、信息技术、国际化经营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的大型国有企业。

近年来,航天工研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参与人才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聚焦战略目标与人才发展的联系,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在数字化转型中当好引领者,率先启动“数字工研院”和“数字员工项目”建设,通过“识别矛盾、明确思路、规划路径”,以“产业”“治理”“人才”数字化入局开展,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载体,努力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提出了打造国际一流的平台型智慧企业的战略目标,走出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之路。实施基于“数字孪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通过构建复杂系统工程的物理实体与其数字虚体之间精确映射,准确辨识员工的价值贡献,实现岗位和人才的匹配,推动组织人事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阶段型向持续型、经验型、智能型转变,强有力地促进了航天工研院高质量发展。

本文梳理了航天工研院基于数字孪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数字孪生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实现运营提速、执行提效、创新提质的三层进阶,介绍航天工研院以“数字孪生”理论为基础,管理创新与数字化工具建设相结合,构建数字员工平台,进行人力资源体系数字化转型和供给侧改革,采用员工数字化管理的新理念。

高标谋划,数字孪生与人力资源相结合

随着大工业时代、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工作被分成不同模块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员工的属性从泰勒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即通过雇员与工人的工作关系协调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逐步演变为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即人不仅仅具备业务行为属性,还具备自然行为属性,包含员工工作情绪等;德鲁克在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基于“知识人”的现代知识管理理论,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基于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复杂的组织系统工程。

当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与作用下,使得“员工数字画像”的深度刻画成为可能。航天工研院率先创造性地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将现实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投射进数字世界,形成基于“数字孪生” 的员工画像。一是映射,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从员工业务行为、自然行为等多维度感知员工行为数据信息,将物理世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投射进数字世界,主要包含五个步骤,即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状态呈现、形成数字刻画员工孪生体。二是共生,适应内外部环境调节。数字孪生体始终适应环境变化,可以随着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实践的深化而成长,进行自我调节与成长,提高数字员工平台在不同系统、不同业务领域的生存与生长能力,从而刻画现实的数字员工。三是预测,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数据在数字孪生体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发挥数据驱动的效力显得颇为重要,因此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提炼、推演关键信息,更直观、全面地形成基于现实预测未来的员工画像全貌,实现人事管理工作模式到人力资源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模式转变。

高点站位,管理理念与先进科技相结合

当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管理方法、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角度,在战略目标与组织人员之间的联系、人才发展与提升、选用育留的科学性等方面探索还不足。航天工研院将以实施“数字员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动全级次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智能化和集约化进程,将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的管理理念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人才画像数字化,提升人才建设和服务的专业化能力。一是以数字基建赋能新力量,激发组织发展潜能。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系统建设与模型建设相辅相成,通过对人才数据的分析,识别未来高潜人才,为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提供舞台,既刻画现实又预测未来,打造数字化员工基础设施,将沟通协作、共享服务和激励赋能融入场景,促进组织的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员工为中心,搭建小鲜智能机器人。全力满足各类用户,特别是广大员工用户的需求,为员工提供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优质服务,搭建符合用户习惯的服务场景,提供一体化服务和一流用户体验,使得员工熟悉企业文化,尽快融入环境、适应岗位要求,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提升工作效率。三是以系统和制度为支撑,创新人才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员工职务晋升双通道管理办法》《蔚蓝计划人才培养实施细则》等制度,并建立“职级-职务-岗位”规范体系,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选拔标准、选拔渠道、人才培养、人才的管理及选拔使用程序等,为有效开展人才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管理模式创新,深化协同集约共享。数字员工人事管理模块通过关联流程中心,打通底层业务数据逻辑,实现人力资源基础业务流程的集约共享、标准作业、高效运作,优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使人力资源工作更好地服务航天工研院战略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发展。

高效赋能,决策管理与量化分析相结合

航天工研院基于数字孪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决策管理与人力资源的量化分析相结合,自主开发的数字员工平台,以管理者视角为核心进行系统建设,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要素量化分析,聚焦战略目标与组织人员的联系、重在通过人力资源数字孪生体对员工战略落实的核心技能、岗位要求、个人业务行为与自然行为进行分析刻画,对战略目标达成、人员岗位匹配、员工行为进行预测,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数字员工”系统将“人”的管理“场景化、数字化、可视化”,实现业务管理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效运作,促进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和基础架构的进一步升级,描绘了数字化人才管理的版图,为航天工研院在人才竞争方面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动力与保障。一是形成可视化人才展示屏。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设计了30余个维度的盘点指标,实现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年龄结构、学历情况、技术职务情况以及经历结构等多个维度情况的直观展示,按排列组合可快速支撑千万种人才盘点场景,并实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员工。二是绘制员工全景画像。对所有在岗员工进行精准描述,全面收集员工各类静态和动态数据,并支持在相关业务中选择时间轴回溯,在状态中选择需要回溯的时间节点,系统将进行历史数据调取,为各阶段人才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数字画像。三是建立员工标签体系。高度精炼员工的特征标识,“分类-主题-关键词”三级标签体系,通过标签筛选,提供联想式、标记式的智能检索,可自动联想,直接匹配用户检索条件需求,可以快速进行对比,实现智能选才。四是实现人才管理数字化。构建人才量化数字评价模型,从业务系统钻取数据,可实现277个数据源的采集,形成“德、能、勤、绩、廉”量化评价模型。五是搭建员工量质效模型。根据员工在岗工作时长、参会时长、流程处理时效和协同办公情况等多重数据指标构建模型,员工工作强度和活跃度以工作情况九宫格呈现,激发员工岗位价值创造,驱动员工成长,成就高活力组织。

航天工研院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遵循“战略导向+系统构建”的整体思路,以“激活组织,赋能员工,人才强企”战略为指导,制度创新与数字化建设相结合,创造性地将数字孪生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人力资源部门与管理IT部门密切配合,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数字员工”系统,安全可控、配置性强,更关注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通过模型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数字员工”系统从产品设计到研发落地,均由自有团队开发完成,是航天工研院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数字员工”系统服务内外部客户,辅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智能决策,赋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标杆。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航天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我的航天梦
逐梦航天日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