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机遇、效应与策略
2022-11-14张策
张 策
(海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一、数字经济驱动下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联动发展机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创新是亚太经济腾飞的翅膀。实际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预计“十四五”期间的中国数字经济将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东盟秘书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东盟整体数字经济规模将从2015年占GDP的1.3%提高到8.5%。随着2020年《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的发表,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强调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应对数字贸易,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及其创新发展是未来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海南自贸港,肩负起引领中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接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的使命。海南自贸港以其独有的地理区位以及政策优势更易与东盟国家进行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双方聚焦于创新数字技术应用于贸易以及产业的赋能与升级,以衍生出的数字化产业以及产业数字化为重点,实现资源和要素的跨空间、跨领域的全球配置,共同打造在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
构建全球价值链成本节约机制。数字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以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商品以及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由传统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不合理以及附加值空间挤压造成的不良局面,在数字技术开放和创新范式下影响贸易增加值分配。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具备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优势,有效集聚大量以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生产要素,将数字化渗透进产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品牌营销等分工的各个环节,增强分工的有效性以及协同性,同时也提高了产品流通和销售环节的智能化,大大降低了整体的劳动力成本。以数字经济为推动力,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破除了传统经贸发展中由于地理距离、文化沟通等方面带来的额外以及附加成本,双方通过数字化智能技术实现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共享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以更加节约和高效的方式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同时以双方具备联动优势的经贸领域为基础,打造互联网平台经济,使得产业组织的多样化融合于数字贸易平台,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降低由双方国别差异带来的额外成本。
引导数字经济对产业链赋能。随着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也持续深入发展,在此过程中,数字经济也起到了关键性促进作用。一方面,数字经济引发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和高效配置资源要素,这能持续激发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分工效率,优化双方联动产业的产业结构。数字技术通过有效重塑产业分工模式以及运作逻辑,对于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中产业链的整体性赋能以及融合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为双方实现产业间功能互补、技术互通以及跨界协同创造了有效条件,最终使得双方充分实现了基于产业链赋能带来的价值链增值效应。另一方面,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引导了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赋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产业的绝对边界,产业边界不断进行分解并拓展,有利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间高效融合,易于发展整体产业的规模经济。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传统产业的融合性发展延伸了全球创新产业的生态形式,使得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促使同一产业链各节点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高度协同配合,有效加速了产业附加值的不断提升。
二、自贸港建设下海南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效应
在数字经济持续推动下,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联动发展的过程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效应,强化生产要素驱动优势、实现数字化的产业赋能以及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能力,这些效应将助推双方经济协调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一)强化生产要素驱动优势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要素特征发生了一定改变,作为第四类生产要素,数据成为贯穿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各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价值链分工效率以及地位高端攀升均离不开数据的有效配置。自贸港建设产生的强大要素吸引力能够有效汇集高端生产要素,并在自由便利的流通环境下加速了要素驱动效率的提升,其中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生产要素进一步强化了海南自贸港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的优势以及潜力。同时,海南自贸港正在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来推动跨境数据的安全有序流动,并借助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重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发挥创新驱动以及创新引领作用,促使以数据为代表的高端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领域以及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为高端生产要素在整个产业链以及价值链中充分流动提供基础与条件。在RCEP签署并生效的良好环境下,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合力,易于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标准设定、制度法规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达成共识,能有效破除在实际联动过程中数据流通的制度障碍以及标准壁垒,对数据的开放和自由提供了更为便利化的条件。依靠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的共享机制强化数据等创新要素对产业的驱动效应,将数据高效引入到价值链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驱动产业附加值提升的关键因素,这将为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尤其是双方制造业发展困境起到关键性作用,成为引领我国各项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地位的路径选择。
(二)实现数字化的产业赋能
数字经济赋予产业数字化发展,以智能化、信息化有效提升产业的运行效率,实现新的产业衍生附加值,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能推动数字技术加快融合于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不同要素的比较优势,有效加强产业各个环节的协同能力。双方重点围绕有着产业契合点以及发展潜力的领域,例如热带农业产业、蓝色海洋产业等,利用数字化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对产业的高效赋能,给其他相对落后产业的数字化赋能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双方数字经济联动发展目的是要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以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因此双方通过实现数字化的产业赋能,从提升产业基础的数字化能力出发,逐步解决产业发展的效率以及技术问题,进一步提升双方本土产业链中产业数字化的各项基础能力。实现数字化的产业赋能将打破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产业间的信息壁垒,双方通过数据交流构建产业间的互补通道,提升产业间的协调效率,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利用数字技术的外溢效应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双方的产业数字化能力建设是在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打压、全球价值链链主技术封锁下的最佳应对方式,是能够有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及培养未来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三)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能力
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在全球价值链高度开放的分工体系下,以各自分工以及成本优势培育开放式创新能力,成为重构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双方主导创新模式的重要基础。海南自贸港以低成本的财税征缴体系降低数字经济行业内的企业准入门槛与经营负担,为数字经济发展营建良好氛围,利于打造数字经济巨擘。同时以海南自贸港为中心,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数据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途径,帮助释放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超大人口量级带来的海量数据潜在价值。利用自贸港优势,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间通过研发合作、知识互通、专利授权等方式有效规避现阶段双方数字经济能力不足以及产业发展技术困境的问题,以创新拉动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后续打造高度开放且持续稳定的创新环境做好铺垫,这样的创新环境将容纳更多的高创新资源要素,利于内部产业的创新进步与发展。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在外部竞争恶劣的情况下打造内部创新体系,构建区域内部强大的创新链条,形成创新内循环加速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汇集和培育,不仅有利于双方内部企业在区域开放创新环境中高效寻求到产业技术替代方案和价值链匹配合作伙伴,以合作和共享的方式提升创新能力,还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有效引领和改善外部创新环境。
三、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的引导政策
数字经济成为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双方应加快推动构建数字贸易合作机制、优化数字产业合作模式以及拓展数字创新融合发展,以此进一步打造双方更高效、更智能的联动路径。
(一)构建数字贸易合作机制
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贸合作的主要趋势之一,各国都开始致力于促进本国数字贸易的构建与进步。中国数字经济实力雄厚,海南自贸港因背靠中国内陆,使得自身数字化优势与发展潜力巨大,但东盟各国受限于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实力的差异,导致不同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方数字贸易合作效率。为了最大程度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双方的联动发展首先要从构建相契合的制度机制出发,进一步强化数据于海南自贸港与东盟间贸易的融合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数据生产要素对贸易的驱动力作用。为了更好实现这一路径,一方面,双方政府需通过多边磋商共同构建数字贸易合作机制,不仅需要制定各国国内的相关制度以及法律法规,而且也要共同商定联动体内部统一的数字贸易规则和标准,建立健全双方数字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度,突破制度层面的阻碍发挥整体优势,以此着力打破发达国家对数字贸易相关标准制定的垄断,增强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合作机制来深化数字知识产权以及信息共享与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减少彼此在实际贸易过程中的分歧,对影响各个贸易效率的环节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以及技术强化,以拓展双方数字贸易的整体空间。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双方数字贸易基础薄弱的环节,首先应重点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构建更高层次的贸易数据共享平台。其次要围绕数字贸易的发展规律,构筑坚实的数字人才联合供给体系,确立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间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以数字贸易人才支撑起双方数字经济的联动进步。
(二)优化数字产业合作模式
数字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式。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需要通过优化数字产业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双方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有效作用。具体来看,首先双方需要确立一批本土产业中的数字化优势企业以及创新企业,以产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连接并整合资源形成“灯塔工厂”,大力拓展其数字技术创新竞争力,使其发挥辐射和示范效用,引领其他产业以及分工环节实现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转型,提升其他低信息化程度产业在机器设备、生产流程和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这一数字产业合作模式是以领先数字化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数字信息网络为纽带,提升整体产业数据获取能力、算法分析能力以及云端服务能力,打造具有竞争力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智能生态系统。双方依托这一产业智能生态系统将实现各类先进资源与要素的集聚与协同,优化产品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以及品牌营销的效率,既能以数字化方式高效实现产业与市场的供需对接,又能发挥“灯塔工厂”的带动作用,有效降低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本土产业生态中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压力和成本。总的来看,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要打造以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为目标下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双轮驱动合作模式,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本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机制,全方位推进双方传统产业共同实现本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说,双方通过优化和创新数字产业合作模式,有效整合和配置各类高端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机制,以数字经济合作方式应对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各类弊端,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数字创新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需要多领域、多体系和多路径的创新融合发展,要推动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解决数字经济在实际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首先,企业作为微观组织载体,是数字经济重点的承载对象,要在产业链内实现产业数字化,需进一步深化企业的数字化发展,以全面自主的创新驱动和创新引领发展数字基础与核心技术,避免传统企业发展路径中的技术依赖与模仿等弊端,以数字创新融合发展重塑企业发展逻辑。其次,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共同拓展数字创新融合发展基于建立共研和共享数字科技共同体,实现统一的技术创新合作一体化方式,进一步延展数字创新链,尽快形成由双方政府主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入配合和参与的数字科技创新共同体,以此作为加快智慧城市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智库。最后,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需要拓展数字创新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把握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基于双方市场的实际情况确立与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例如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可以共同打造国际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以全面覆盖互通的数字支付功能为基础,将双方的数字金融技术、数据以及平台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内部通用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为数字经济合作注入崭新的创新活力。同时也要注重在本土传统产业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将数字技术融入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提升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着力推动更多传统产业融入到数字经济合作中。以海南自贸港为窗口开展中国对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引领中国数字经济纵深发展,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以及竞争力,海南自贸港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将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和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