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开展策略探析

2022-11-13薛彦娥沂水县财政绩效评价中心

财会学习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县域管理制度

薛彦娥 沂水县财政绩效评价中心

引言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点管理问题,由于县域资产发展不够均衡,资产效益管理不高,以及一系列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整体的国有资产管理,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开展策略加以重视,根据目前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开展策略,通过明确县域公有资产管理展开思路,提高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结构明确责任划分,制定完善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固定资产过程控制体系,创设激励措施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活力,加强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切实保障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提高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本文主要针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难点以及开展策略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一、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概念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更是我国人民长期奋斗积累的社会财富,是全体人民利益的根本,总之,对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县域经济多数是以农村农业生产和广大农业经济为根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整体,有着健全地发展体系。同时,对国有经济的依赖性也普遍较强,县域作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结合点,还存在着一定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比如说县域国有资产发展不够均衡,资产管理效益较低,与国际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整体经济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些年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县域国有资产主要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为主,重视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县域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减少对国有资产的浪费,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二、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有效开展的难点

(一)县域国有资产发展不平衡

目前,县域国有资产发展不够均衡是目前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最难克服的问题。县域是农村和城市的结合点,相对来说更加偏重农村的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近几年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县域经济也在逐渐向工业化、企业化发展,越来越重视经济转型,以实现与市场接轨的发展为目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但是相对应的资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加严峻,更加偏向于行政事业性的国有资产,使得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得不到应有的扶持与帮助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保障。同时,相对应的行政事业性的国有资产浪费现象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大量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由此造成了县域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规模较小,专业性质人才匮乏,技术不够强硬等问题,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使二者之间存在断崖式差距,从而很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标,是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不能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有资产管理具有专业性能较强,涉及面积较广,工作内容性质繁杂,并且监督管理对象比较特殊等特点,本身工作难度就较大,而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尤甚,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更加琐碎,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不仅对相关的支持政策了然于心,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各项财务管理和规划能力,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在目前实际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明显不具备这一特质,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人才较少,专业性人才匮乏,财务管理人员分身乏术,很容易出现双重岗位或者岗位缺乏的现象,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执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而且业务处理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反映县域国有资产变化,没有良好的分析处理能力。

(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一方面是目前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的主要难点之一,其实现在很多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而造成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或相关的领导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认知过于模糊,另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极度匮乏,导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现一人身兼数职或者岗位重叠,岗位缺乏等现象,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除此之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制度的影响,造成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缺乏责任意识,没有良好的工作责任感,造成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下降,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够重视,造成整体工作氛围比较散漫。而且,国有资产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不能做到相互配合,信息数据不能做到共享,各自为政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会导致县域国有资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四)缺乏有效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制度就是规矩的最好体现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但是在目前阶段县域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是阻碍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不能有效开展的主要难点之一,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领导层次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内部管理制度较为混乱,并且缺乏主动整改意识,导致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与实际的管理情况不能相符合,存在一定误差,使得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过于表面化,形式化,缺乏有效地深入并且不够具体,不能够发挥制度的真正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监督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对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在日常的工作状态中依旧我行我素,使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开展思路

要想有效的开展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开展思路,更新管理观念,提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解与认知,为保证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领导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更需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了解国有资产管理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认知,并且着重注意其他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的培养。其次还需要管理人员以及领导人员进行外出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行政性质的国有经济与企业国有经济之间的差距,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改善县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自身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明确管理改革思路,制定可行性的改革计划,确定管理改革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整改优化。

(二)提高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提高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内部创设相关的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还需要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内部落实绩效考核机制,根据财务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内容定期展开相关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和过程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使培训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多发挥培训的价值与作用。除此之外,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需要大量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人才,输入内部血液,丰富人才建设。同时,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需要展开相应的思想教育活动,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改善财务管理人员以往的懒散的工作状态,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从而有效地提高县域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结构明确责任划分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内部管理结构,明确责任划分,落实责任制度,改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工作作风,从而提高县域国有资产管理能力,首先,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自身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结构进行深度调研,对目前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结构有大概的了解,并制定管理结构调整规划,根据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行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地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潜力,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其次,还需要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落实完整的晋升发展途径,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以及实际的工作状态来决定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最后,需要在县域国有资产管内部落实责任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强调岗位职责,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从而有效的保证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四)制定完善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以重视,根据自身县域经济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制度能够与县域经济高度符合,发挥管理制度的最大作用与价值。同时,还需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视,严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财务管理人员出现工作失误,或者相关管理责任无法落实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目前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中主要的改革方向。

(五)建立健全的资产内部控制机制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建立健全的资产内部控制机制,落实内控体系,对内部国有资产进行高效管理,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甚至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可以有效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将有限的资金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增长,从内部做到开源节流,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支出。

(六)完善固定资产过程控制体系

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完善固定资产过程的控制体系,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实现对县域国有资产内部资金资源的有效控制。首先,在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内部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应用,加强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业财融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做到预算管理透明化,做到明确了解预算的用处,预算的金额,预算的盈余以及项目预算进度。其次,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能够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预算,保障预算结果的精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的目标。

(七)创设激励措施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活力

县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内部创设激励措施,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活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价值,同时还需要加强县域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做到奖罚兼并,可以有效地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让财务管理人员清晰地知道只要工作努力,就会有较高的薪资、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及良好的激励措施,但如果出现恶意造成工作失误,或者工作状态不够积极过于散漫就会受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薪资,或者降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安排。总之,通过激励措施的创设,可以在县域国有资产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关系,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提升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县域国有资产管理力度是我国目前经济管理重要偏重方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重点工程,并不能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有所改变,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总结、研究,发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在日常的应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对县域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优化,更新管理观念,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方法,不断改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从而切实的提升县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县域管理制度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策分析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