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2-11-13权诗淇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双碳新能源能源

权诗淇

(中共宁安市委党校,黑龙江 牡丹江 157499)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已达成广泛共识,目前已有2个国家实现了碳中和,大多数国家明确了碳中和的目标,80%的经济体承诺碳中和,同时国际企业纷纷制定碳中和的相关战略与政策。“双碳”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辟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需要牢牢把握机遇,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进而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新能源产业对于衡量一个国家以及地区高新、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地区,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科技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同时目前提出了诸多支持政策方针,涌现了大量的新能源产业园。新能源能够发挥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以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在“双碳”目标下,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提出,也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层面两个宏观大局所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积极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责任以及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优化我国产业、能源、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现代化社会经济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夯实基础。

其次,近年来环境问题深受重视,相关政策明确提出,需要积极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机制,对化石能源总量进行全面控制,致力于提高可利用效能,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新能源产业改革,建立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这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形势和挑战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面临复杂变化,世界经贸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循环存在诸多问题,伴随一定的风险隐患。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伴随重大的机遇。

首先,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展开分析,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具备显著的制度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充足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市场规模非常大,具有极大的内需潜力,同时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丰厚,经济态势呈现稳定的发展趋势,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并不会发生变化。另外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发展现状,明确了2035年远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针对把握全新发展极端、贯彻落实全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全新发展格局制定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同时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便是主要目标,均为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依据。

其次,从新能源行业发展层面进行分析,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设备量以及设备制造能力均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仍然存在设备利用率以及应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消纳矛盾日益明显。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相关补贴政策支持力度的降低,新能源产业在实际发展阶段面临严峻的挑战。对相关企业而言,市场化招标的竞争已变得愈发激烈,相互竞价以及压价的现象屡见不鲜,新能源市场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处于艰难发展阶段。如果不强化市场思维及风险意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改革和创新,必然会对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例如,对电力、电源相关新能源企业而言,实际发展过程中挑战和机遇并存,随着“双碳”目标的全面推进,化石能源的市场需求便持续下降,预计2030年将降低至30%以下,煤制油盈亏平衡点处于高位,特别是以火电产业为主的能源企业,新能源设备装机占比仍难以满足国资委的相关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发电集团均制定了详细的新能源装机规划,力求早日实现碳达峰,绿色转型的任务艰巨、过程漫长,所以“双碳”目标下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一)构建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因此也需要实施可行、可靠的顶层设计方案,不但需要做好宏观层面的规划工作,同时还需要保证相关方法、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首先,做好个体相关项目的提炼工作。前沿知识的汲取、优秀经验的积累以及组织核心能力的发展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各项目完成后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于项目开展全程的情况、经验积累建立具有较强普适性能够复制的项目开发模板,积累过程经验,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库,为今后其他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不断提高项目开发和发展的质量、效率与速度。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致专业化的新能源产业管理队伍与技术团队,为适应后续新能源市场激烈竞争环境提供人才保障。其次,保障普适性经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未来发展阶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仍需要注重自身规模的扩大,以一体化发展为主要风险,明确增量,随着项目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可能存在过于追求效率和数量而导致质量水平不高的情况,为后期运营以及集中控制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对电源企业而言,新能源的主要形式为光伏和风电,其中前者具有操作流程简短、耗时短、项目完成高效等特点,因此其建设管理以及标准能够复制其他项目,光伏项目的建设不但需要具有高效性,同时还要保证其质量,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因此这便需要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全新的要求,在项目的建设方面需要采用同质项目规范化开发以及建设流程模板。最后,持续优化项目立体的联结。以项目开发、建设等为着手点,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规模化发展制度体系,充分利用制度优势,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完善的项目开发和建设任务体系,明确项目目标、责任,建立以资源整合、前期核准、批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分工体系,贯彻于项目建设全程,建立一套满足高效、大规模、低成本的完善制度体系。

(二)构建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协同机制

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其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层面的持续创新,同时注重体制和模式的创新,致力于突破传统发展格局,建立产业协同、资源整合的全新发展模式。首先,积极探索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模式。积极推动多能优势互补,加大风、光等现有新能源形式与传统电力形式的融合创新,在量产应用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积极构建多种能源形式互相融合、补充以及协同发展的路径,加强对关键技术的利用,建立“以新带旧”的新型协同发展模式,使新能源占比得到有效提高。对产业协同发展而言,需要以国家相关政策作为指导,充分结合区域环境发展情况,不局限于多能互补,而是需要结合企业产业优势特点,探索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的融合路径,树立主营产业的中心地位,积极打造能源一体化建设基底,依托区域战略合作以及乡村振兴优势,实现新能源和清洁取暖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新能源综合功能示范基地。其次,加强对先进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探索数字化与新能源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认识到先进科技对于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全面推动项目建设、智慧化建设工作,牢牢把握能源创新优势,紧抓新能源、储能、智慧能源等技术试点示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措施,提高数字管理水平。全面促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建立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及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发展模式。最后,深入探索机制创新和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根据创新任务争取政策保障,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挖掘创新潜能,激发创新动力。同时新能源企业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明确并储备大量具备新能源推广应用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另外需要注重对一线工作人员创新意识、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工作氛围。

(三)构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储备

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新能源领域中相关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世界一流能源投资企业而言,随着市场化的深层次发展,其业态发展形势已经由单一资源争取延伸至领域掌控方面。首先,需要加大对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力度,对碳中和而言,碳基能源被新型清洁能源或者低碳能源取代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发展阶段,新型能源的获取必将伴随激烈的竞争,因此需要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全面掌握能源产业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对新能源产品的研究和利用,如氢能电池等,注重成果的实际转化。加大科研、试验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立足于当下,具备长远目标,做好资源的战略储备工作。其次,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基于多能互补发展模式,不仅需要整合多种新能源技术,同时需要加大对关键技术以及专用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建立完善的实验平台,为相关技术、设备以及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的验证提供保障。

(四)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升级,保证“双碳目标”的全面落实

目前距离2030年碳达峰还有8年的时间,距离2060年碳中和约30年的事件,因此目前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以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首先,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力度,“双碳目标”中明确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需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中装机容量需要高于12亿千瓦,任务难度非常大,因此需要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风电和太阳能的发展。同时需要结合区域情况积极开发水电,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核电;另外要做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电源调节建设工作,强化电力系统的调控能力,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其次,建立以点带面的创新发展模式,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双碳目标”,将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指导,采用更为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以及促进一些重点行业及领域非化石能源替代和用能方式的悠哈,如建筑、工业、交通等。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的发展,同时也要促进取暖、炊事用能等方面电能的替代。

(五)建立创新型人才队伍

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为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结合地区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新能源人才发展战略,积极推行新能源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进行联合办学,在当地知名企业建立新能源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全面推行新能源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不断优化新能源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新能源人才的创新能力。另外建立专门的评价机制,探索新能源产业人才举荐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碳”目标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结合实际从多个层面开辟创新发展的道路,促进新能源机制体制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能耗,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双碳新能源能源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