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2022-11-13李德正李荣耀李雪华
李德正 李荣耀 李雪华
(1.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2.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1600)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兴起及快速发展,我国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另外,大部分传统外贸企业在向跨境电商转型经营中也急需大量跨境电商人才,因为传统外贸业务员对商品供应、获取大额订单、交易方式、价格条件方面比较熟悉,但是对跨境电商平台上中关于产品选择、产品推广、新品上市与运营、订单处理、平台客服、以及小语种服务等工作显得比较棘手,甚至无从下手。当前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跨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已远远超过了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供应量,跨境电商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巨大的缺口。2019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一、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现状
当前全球进出口贸易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的影响虽然余威尚在,但国际市场需求的复苏态势初见端倪,我国外贸企业进出口订单增长明显,只不过外贸出口从传统的线下交易转向线上交易,并以此形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新业态,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要求。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仅广东省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有将近10 万家,从业人员已超过100 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每年新增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远大于80 万人,而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每年以39%的速度增加。《2017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也有数据显示,接受调查企业表示他们招聘跨境人才来源于两个地方,一是直接从高校聘用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外语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二是从社会上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机构招聘。根据广州大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跨境企业人才类型调查数据,企业缺乏的跨境电商人才类型及占比情况具体为:跨境电商运营专员(基本操作型)57.25%,跨境电商运营中层管理人员(拓展业务型)62.6%,跨境电商高级管理人员(战略管理型)52.29%,跨境电商方向专业美工23.66%,英语读写与对外沟通能力39.69%,小语种客服25.19%,大语种客服(英语)7.63%,IT 工程师14.12%,跨境电商法务以及财务人员(专项辅助型)27.86%,其他2.29%。
当前全球进出口贸易仍然还处于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中,我国外贸出口从线下转向线上交易已成趋势,并形成了国际贸易新格局新业态。因此,高校为了助推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解决当前跨境企业对人才缺口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主要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特点及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情况
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商主要交易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指B2B 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即指生产企业(产品供应商)与进口商、采购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等之间以“企业”名义进行交易,其交易的平台主要有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大龙网、速卖通等;另一种是指B2C 模式(Business to Customer)指生产企业(产品供应商)与终端采购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之间以“个人”名义进行买卖,其交易的平台主要有Amazon、AliExpress、eBay、Wish、shopee 等。这些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对卖家和买家都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则,传统外贸、跨境电商B2B、跨境电商B2C 交易方式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跨境电商企业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使得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效率提高、加快资金周转,平台与产品前置、交易频繁,企业效益增加,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对其业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其主要包括代运营、渠道推广、跨境支付、金融支持、仓储、关检、保税仓、跨境物流、海外仓配送、外汇、退税、售后服务等,同时具备对搜索引擎优化能力,主图产品拍摄处理、旺铺装修、推广运营、售后服务、国际物流、商务谈判、海外仓管理、国际结算、跨文化交流、熟悉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等知识。为此,我国高校在传统外贸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遇到了新的挑战,仅让学生掌握单纯的传统外贸专业知识是难以适应当前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格局的需要,只有走校企合作之路,才能培养适合外贸企业发展急需的“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才能够在电商时代下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
三、高校培养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跨境电商是新兴的行业,正如传统外贸企业由传统外贸业务向跨境电商业务转型一样,高校现在顺应国际贸易新格局新业态的发展需要,由原来培养外贸人才为中心,现在要转型向偏重培养外贸跨境电商方向人才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很多难题:首先,高校在跨境人才培养中主要选用的实战性教材主要是以《亚马逊Amazon 国际站操作实务》《阿里巴巴国际站操作实务》《敦煌网国际站操作实务》和《速卖通平台操作实务》为主;跨境电商通识类课程选用的教材常见的有:《跨境电商支付与结汇》《跨境电商海外仓》《跨境电商多平台信息管理》和《跨境电商独立站建设》。目前高校担任这些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来自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英语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与跨境电商行业关联度并不高,授课教师没有外贸跨境电商实战从业经验,授课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再有,由于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复合型产业,产业链环环相扣,涉及到国际贸易、国际通关、国际物流、国际结算等方方面面。跨境电商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岗位链前后相连,包括“跨境商务、商品检测、商品通关、跨境运输、跨境仓配跨境结算”等核心工作模块,以虚拟仿真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无疑是最佳选择。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虽然参加了企业组织举办的跨境电商师资短期培训,但由于校内虚拟仿真的跨境电商平台更新不够,难以将操作性强的教学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校企合作共育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高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当前,高校应与企业展开紧密型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当前高校在培养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具体策略主要有:
(一)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双创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双创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订单培养,创业孵化团队、注册公司、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代运营等模式。在建设教学资源库方面,高校可以采用“边建边用”和“整合、共享、持续发展”的策略,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推动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利用,一方面避免重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另一方面又能同时面向社会、行业,建立顺畅的反馈平台和沟通渠道,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共建部分优质资源,保证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不断有来自企业业务资料的更新补充。另外,建议高校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双创实训基地”作为切入点,以“跨境电商线上线下应用型课程建设”作为试点,校企合作编写与国贸、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有关的并且能够交叉进行跨境电商线上线下教学使用的系列教材。这样通过课堂教学,能很好地把各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务有机整合在一起,在各专业学科交叉教学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合格的跨境电商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
(二)校企合作共同编写跨境电商专用系列教材
为解决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问题,高校也可以探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做法:一是借助“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双创实训基地”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B2B 和B2C 应用类以及通识类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推动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课程质量标准提档升级,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二是提高跨境电商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跨境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鼓励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的外贸跨境电商“金课”,同时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一起共同合作编写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应用类和通识类课程教材,类似的教材例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操作实务》《亚马孙操作实务》《敦煌网》《速卖通平台操作实务》《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海外仓经营与管理》《跨境电商支付与结汇》《跨境电商多平台信息管理》和《跨境电商独立站建设》等,真正把校企合作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赛促教并推行“1+X”证书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专业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内容时,可以把企业的业务资料融入教学中,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所学也即是企业所做,把企业工作与学生在校所学有效地对接起来。另外,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有关跨境电商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来提升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在实行“1+X”证书制度的工作中:学校与企业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为学生提供考证服务,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参加统一考试,企业负责为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关跨境电商从业资格证书,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可以把持证人纳入优先录用的参考条件之一。
(四)校企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跨境电商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校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依托跨境企业提供平台,二是立足于专业及学科的建设,以跨境电商专业教学为任务导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跨境电商“双创之师”。校企之间要经常联合举办师资培训班,企业为专业教师提供到企业现场学习的机会,企业业务骨干走进校园协助专业教师开展专项业务教学讲座;校内教师实施的教学内容结合跨境业务操作流程开展,专业教师进行学科交叉教学,分享教学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双师型教师。广东金海燕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与高校合作培养实战型专业教师有五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是高校教师挂职企业;二是企业导师挂职院校;三是教师可带企业账号授课;四是校企合作建设精品课程;五是免费安装相关跨境电商实训平台软件给合作高校使用。这些模式都是值得高校培养跨境电商双师型师资队伍采用的捷径。
(五)形成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如何构建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质量报告、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企业行业评价为主体全链条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广东金海燕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在他们的《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中给出了方向——校企合作构建“提高基于企业岗位的教学检测标准(教育价值)”建议高校教师在跨境电商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情境模块,有意识地把教学质量、标准、评价和管理等融合进这些教学情境模块,从而形成校企合作教育价值的企业岗位教学测评标准体系。金海燕对学生实训操作评价标准是按照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分能力模块化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前首先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其次把教学设计与真实工作岗位、工作流程归为一个整体,最后对学生进行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技能培训实操和职业素养的相关培训,让学生掌握专业应用技能,缩短他们毕业以后到企业工作适应岗位的“过渡期”或者“无过渡期”,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从而达到和符合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实现无障碍就业。
(六)校企合作能够满足院校各方面的期待并能提高院校专业知名度
高校培养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不仅涉及到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而且还包含多学科专业交叉的知识,它不是简单的把有关几门课程放在教学计划当中,而是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将多学科专业交叉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以平台为依托共建跨境电商线上线下应用型课程,其涵盖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科交叉知识,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和应具备的能力基础上,通过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因此,校企合作可以满足院校各方面的期待:双创师资力量建设、提供跨境双创实训平台、跨境电商双创实战课程、人才评价及证书、最新岗位技能知识、帮助学生就业、创新创业孵化等。同时通过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不但可以实现精准扶贫,而且专业建设成果可申报相关教研项目,提高院校专业知名度。
校企合作共育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是高校响应国家号召,解决当前外贸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中面临主要挑战的最好对策。因此,通过互惠互利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平台,共建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B2B和B2C 应用类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形成共育外贸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做法,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特色化的外贸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大幅度提升学生通过跨境电商“全球开店”的就业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支持更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从事进出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