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县城乡居民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22-11-12付应明

健康之友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瘤螺旋杆菌萎缩性

付应明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 甘肃 天水 7413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胃黏膜上皮萎缩、腺体萎缩且数目减少,或伴发肠腺生化、幽门腺化生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CAG临床表现为胀满、腹部隐痛、食欲不振、喛气、贫血、消瘦等症状[1]。中度CAG与重度CAG有一定几率发生癌变,因此病理分析中度CAG与重度CAG的意义重大。而幽门螺旋杆菌(Hp)是胃癌的重要诱因,癌变过程是先感染Hp,出现肠化生,引发胃部萎缩,慢慢发展至上皮内瘤变,进而成为浸润性癌[2]。CAG与感染Hp的相关性研究,一直临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数据能够为早期诊断胃癌、降低发病率等提供依据和参考[3]。本次研究将选取武山县628例CAG患者进行研究CAG与感染Hp的相关性,现汇报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CAG患者之中选取628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其中男性有375例,女性有253例;年龄在16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5±10.59)岁;病程在3个月至45个月,病程平均为(25.76±3.52)个月。

选取标准:①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CAG;②近期未服用抗菌药物;③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者。

排除标准:①肾、肝功能严重损伤;②其他脏器慢性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胃镜检查:检查前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叮嘱患者禁食10h,检查时给予患者口服咽部麻醉药与利多卡因胶浆,减少胃蠕动与胃液分泌,同时对胃内泡沫进行驱散,以便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插入胃镜时指导患者平稳呼吸,不可屏气,指导其配合咽下胃镜;检查后告知其2h内不可饮水进食,预防食物、水被吸入至肺部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待2h后方可进食温热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

Hp检测:检查前叮嘱患者先空腹4h,然后指导其取下气袋盖帽,对着气袋吹气,吹满为止,立即盖紧盖帽。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的概率。

统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双人录入核对所有数据,随后采用SPSS20.0软件做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评价值提示如下:

表1 计数与计量资料评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的概率统计。

628例患者当中,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为494例,感染率为78.66%。见下表2。

表2 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的概率统计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统计。

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因素主要以年龄、性别、慢性炎性程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以及肠化、上皮内瘤变为主,其中,40~49岁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重度慢性炎性程度发病率高于轻中度慢性炎性程度患者,重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发病率高于轻中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患者,有肠化患者发病高于无肠化患者,有上皮内瘤变患者发病率高于无上皮内瘤变患者,P<0.05。见下表3。

表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统计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现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是诱发很多胃肠疾病的主要原因,比如常见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等[4],因此,临床认为,治疗相关胃肠疾病的基础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会诱发缺铁性贫血、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也就是说,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十分必要的行为和举措[5]。

临床研究表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治疗即是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因此,临床对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十分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临床在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随着临床用药范围的增加,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体现,幽门螺旋杆菌耐药分为继发耐药和原发性耐药[6],当临床用药多次,依旧没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时,则往往表示幽门螺旋杆菌已发生继发性耐药,因此,临床的治疗方案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做出改变和调整,尤其是抗生素的类型和种类、以及剂量、疗程等。可以尝试从单联或双联抗菌药物的使用,调整至三联抗菌药物,并且从原来的5~17天治疗法调整至7天或者10~14天的治疗法[7]。除此之外,含铋剂四联抗菌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采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并且通常采用10~14天的治疗时间,红霉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等等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8]。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最强的药物有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且幽门螺旋杆菌耐药以双重及三重耐药更为多见。临床数据表明,在我国,甲硝唑和克拉霉素是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耐药率居中,对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率较低,并且,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的大样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耐药的趋势逐渐增大,并且存在地区等差异[9]。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直是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属于消化系统病症,不仅治疗难度较大,而且具有高复发率,大大增加了临床的把控难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以嗳气、腹胀、疼痛等为主,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困扰,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以药物为主,西药治疗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并且以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抑制胃酸分泌为主要治疗目的,但是却无法根治患者的疾病。而在中医的理念当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痞塞”范畴[10],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以胃气虚弱为主。脾胃为中焦,因此,在治疗时,要尽可能去除中焦火旺。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采用中医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并且治疗费用更低[11]。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是由脾胃气机失调、情志及饮食失节所致,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分为肝胃不和、湿热内阻、脾胃虚弱、肝脾失衡、气血疲阻、痰浊中阻等类型,临床应当先评估患者的疾病分型,再进行对症治疗,但是整体的原则是疏肝胃、清热利湿。益胃化瘀汤是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它具有益气生津、健脾补脾的功效,缓解患者脾虚乏力,食欲不振的表现[12],药方当中,没药和佛手具有益气舒肝、止痛、补血的功效,石斛具有甘凉润泽的功效,以上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去除幽门螺杆菌,和胃养阴、健脾益气、止血止痛,此外,还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修复胃部自身的保护屏障[13],并且中医的治疗方式能够大大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从文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628例患者当中,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为494例,感染率为78.66%;说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此外,本文的研究当中,40~49岁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重度慢性炎性程度发病率高于轻中度慢性炎性程度患者,重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发病率高于轻中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患者,有肠化患者发病高于无肠化患者,有上皮内瘤变患者发病率高于无上皮内瘤变患者,P<0.05。这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还与年龄、性别、慢性炎性程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以及是否伴随肠化、是否伴随上皮内瘤变息息相关。年龄主要集中在中年,是因为该时期的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再加上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而加重疾病的发病概率,此外,男性伴随抽烟喝酒的情况居多,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成为男性发病率居高的影响因素,慢性炎性程度、固有腺体萎缩程度重度,会使得胃部的保护屏障紊乱,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伴随肠化、伴随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也会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

总而言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直接关系,临床应当重视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重视患者的生活习惯的改善,积极的采用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瘤螺旋杆菌萎缩性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LEEP刀联合rb-bFGF凝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治疗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