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2022-06-20赵文星
吴 琪 赵文星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山东菏泽 274000
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以形态学改变为特征的上皮性病变[1]。 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肿瘤出现病变且有可能已经向癌症的方向发展的疾病类型[2]。 针对疑似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多采用病理诊断的方法,但因与多种疾病易混淆而难度较大[3]。 目前,胃镜活检可用于检测疑似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能够保证综合诊断的效果[4]。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82 例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胃镜活检、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2 例确诊为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 例,女42 例;年龄62~79 岁,平均(70.22±4.71)岁。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5];②出院诊断结果为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③经入院初步怀疑是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并要求进一步检查的患者;④伴随胃部疼痛、组织肥大、充血、糜乱、息肉等症状和体征者;⑤配合胃镜活检检查、手术病理切片检查、血常规等其他必要检查,且检查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1.2.1 胃镜活检方法 仪器为CV170 型电子胃镜(奥林巴斯有限公司),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将内视镜安装在导光纤维管前端(直径约1.0 cm),轻轻置于患者口中,并沿着食道的方向置于胃部、十二指肠部位,在纤维管导光照明的指引下进行操作,通过控制、变换角度,观察胃部上皮情况,记录扫描信息。
1.2.2 手术病理切片检查方法 对患者行手术治疗,从胃镜的开口处对取样夹进行控制,获取病灶疑似部位的标本,制作成病理切片进行检测,明确该样本是否发生癌变。 术中对病灶部位的病理情况进行诊断、分级,记录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手术病理切片检查为金标准, 比较胃镜活检、手术病理切片检查早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 发展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总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①早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早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发展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发展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总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总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②胃镜及手术活检病理结果诊断标准。 早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标本染色后在上皮层、固有层内出现高度异型腺体,出现中重度腺体结构紊乱,但无黏膜下层浸润证据。 发展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出现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局限在上皮层,基底膜完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胃镜活检检查早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为50.00%(41/82)、发展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为47.56%(39/82)、总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为97.56%(80/82),与手术病理切片检查[51.22%(42/82)、48.78%(40/82)、100.00%(8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接受胃镜活检诊断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手术病理切片的一致性经检验Kappa=0.833,一致性较好(表1)。
表1 胃镜活检、手术病理切片检查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例)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6],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生活紊乱、有遗传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吸烟、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微生物感染等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属于胃上皮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不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性病变,具有明显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学形态改变,和胃癌关系十分亲密。 患者多伴随胃组织肥大、胃黏膜充血、糜乱、息肉症状和体征[7],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向胃部恶性肿瘤转变,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威胁生命健康[8]。
胃上皮内瘤病变为明确的肿瘤性上皮,主要为异常分化导致的细胞异型及腺体结构的异型,但是无间质浸润情况,且有恶性转化风险[9]。胃上皮内瘤病变包括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癌前病变。 术前的准确诊断和分期,是对患者治疗方案确定的关键,胃镜活检主要检查胃黏膜表面病变是否有恶变的可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0]。
目前,胃镜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可增加活检取材的准确性。胃镜活检通过活检钳在胃黏膜取小块组织进行检查,取材简便、快速、准确,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判断胃部疾病病灶大小、病变范围、性质、形态、结构,从而判定病情[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镜活检检查早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阳性检出率为50.00%(41/82)、 发展期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为47.56%(39/82)、 总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检出率为97.56%(80/82),与手术病理切片检查[51.22%(42/82)、48.78%(40/82)、100.00%(8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镜活检诊断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较佳。接受胃镜活检诊断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手术病理切片的一致性经检验Kappa=0.833, 一致性较好,提示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接受胃镜活检检查的诊断结果可靠。本文的结果适用于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与张学成[12]的研究结论一致,该文中指出,胃镜组早期肿瘤诊断正确率、发展期肿瘤诊断正确率、 综合准确率与标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理想,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患者病灶位置、病变情况,可以作为胃部上皮内瘤变诊断的参考。
应用胃镜活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为医生在收集患者病理组织时,可能会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黏膜肌层,或者取材部位不同,导致抽样误差的出现,进而不能准确地发现病变浸润现象,只能诊断为异型增生[13]。 为此,在胃镜活检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如为溃疡部位,要考虑在溃疡边缘多点取材,但是不能在溃疡底部取材; 对黏膜糜烂活检要将钳子的中心,对准覆盖白苔钳取,要尽量一次完成取材,避免活检后出血,掩盖病变部位;如果为息肉,则要对息肉顶端、近息肉基底部、基底部非息肉成分进行活检;如考虑为早期胃癌,则要对癌、非癌、交界处进行取材[14-16]。
综上所述,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胃部活检检查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较为一致,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荐。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小,研究时间短等,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倚、混淆、误差的可能性,还需要临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评估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