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

2022-11-12岳丽丹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表演者演唱者

岳丽丹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60)

声乐表演是我国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演效果关系着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形体语言的应用可有效增强声乐表演的舞台效果,引起听众情感共鸣,因此,演唱者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应合理渗透形体语言,可以正确表达乐曲情感态度,展现声乐艺术魅力,确保声乐作品演唱效果。

一、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作用

形体语言是指人在特定地点用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含义的语言艺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体语言是演唱者应掌握的一门“语言”,演唱者需借助形体语言表达歌曲情感、烘托演唱氛围,将听众带入歌曲情境中。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形体语言可全面呈现歌曲内涵,展示乐曲魅力,承载演唱者的精神寄托,使听众更好感知乐曲的艺术美。其次,由手势、步法、眼神、身体姿势所构成的形体语言,可有效帮助演唱者展现声乐艺术魅力,确保表演的完整性,提升声乐表演艺术水平。最后,形体语言能使演唱者深入体会歌曲情感态度,继而在全面感受、体会乐曲的过程中正确表达乐曲情感、呈现乐曲艺术风格,保证声乐艺术表演效果。

因此,在培养声乐表演人才时,还应强调“声乐表演”与“形体语言”的结合,用形体语言诠释声乐作品,用更充沛、立体的情感表达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在具体的实践中,表演者可基于形体语言的技法、技巧,将其灵活应用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满足新时期人们对“音乐表演审美”的基本需求,全面展示声乐艺术的表演魅力。

二、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的基本要求

首先,演唱者应结合声乐作品情感内涵、故事情节设计形体语言,用正确的肢体语言、身体姿势呈现声乐作品,展现声乐表演的艺术魅力,保证听众对乐曲情感形成正确感知。同时,演唱者要帮助听众直观认识、了解声乐作品,与声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其次,在使用形体语言时,演唱者还需保证形体语言与乐曲风格一致,比如,在民族声乐艺术表演中,演唱者的形体语言设计应有机联系民族舞蹈的特色,以具有民族特色的肢体动作,发挥形体语言对声乐艺术表演的辅助作用,让演唱者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呈现歌曲风格特色。最后,形体语言应具有一定流畅性,且动作节奏符合舞台表演、声乐表演规律。对此,演唱者应设计更合适的形体语言方案,将形体语言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声乐艺术表演中。

三、声乐艺术表演的形体语言

(一)手部语言

手部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的手部动作可以有效促进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因此,手部语言是声乐艺术表演中最基础的形体语言。在运用手部语言时,表演者应结合实际演唱需要,如声乐歌曲的歌词、旋律来设计手部语言,比如,某表演者在演唱《战士情》这首歌时,应根据歌词内容改变手势,表演者在唱出歌词“放眼呦,这片山河……”时,应将手轻轻抬起,然后缓缓朝外扬起,让听众从表演者的手势变化中体会歌词意境的改变。

(二)面部语言

面部语言同样是形体语言的一种,表演者的眼神、面部表情是面部语言的主要内容。在声乐表演艺术中,面部表情的变化同样可体现出声乐作品的情感信号,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在实际应用面部语言时,表演者应确保面部表情、眼神真实、自然,确保面部语言与声乐作品在情感上相契合。比如,在表演旋律轻缓、情绪悲伤的歌曲时,表演者的面部表情、眼神应与声乐作品的情感主旋律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将听众顺利带入歌曲情感意境中,增强听众的情感体验。

(三)体态语言

相对来说,声乐表演形体语言中,体态语言的应用难度最大,对表演者的艺术创造力、情感认知能力、表演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在具体应用体态语言时,演唱者可通过“动作体态”“借物体态”以及“伴声体态”等方式,精心设计声乐艺术表演中的形体动作,让每个动作均能展现出歌曲主人公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演唱者可结合音乐旋律、歌词的改变,调整自己的身体律动,使听众从表演者的体态语言上读取歌曲中隐藏、蕴含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演唱者可通过体态语言的“节奏感”和“强弱”变化,呈现歌曲的旋律,使听众在视听结合的效果下深入体会歌曲情感。因此,为有效应用体态语言,丰富听众对声乐艺术的情感体验,表演者应重视体态语言的设计与运用,深入理解歌曲,合理设计体态语言,让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相互融合,带给听众更丰富的视听感受。

四、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的具体应用方案

为利用形体语言强化声乐艺术表演的艺术效果,表演者还应灵活运用各类形体语言,制订符合声乐艺术表演需求的应用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一)重视表演者舞台步法的变化

舞台步法是指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在舞台上的移动步伐。通常情况下,演唱者都会原地站立演唱,但当演唱进行到声乐作品的重要部分时,听众情绪、情感将被调动,演唱者需通过“舞台步法”这一形体语言,改变舞台站位,适当迈开步子与听众互动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大多数时间是原地不动,但在表演到达高潮的时候,演唱者需要适当移动台位,渗透形体语言。在此过程中,演唱者在转变步伐、改变舞台站位时,需要配合声乐作品演唱进度,配合作品节奏、旋律,并根据听众现场反应与其进行互动。

首先,演唱者应提前设计起步位置,且注意移动幅度不能过大,转身、迈步、动作幅度都应精心确认。舞台步法改变期间,演唱者还应注重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并与手势相互配合。其次,声乐表演艺术中,舞台步法这一形体语言还体现在表演者上台、下台的方法上。上台时,表演者可面带微笑,直视观众,用眼神、站立的动作与听众互动。下台时,演唱者应保持精神放松,向听众鞠躬后依然要保持良好表演情绪,直到音乐结束后方可从容退场。最后,形体语言的应用效果与表演者艺术素养息息相关,表演者应不断练习,彩排时提前熟悉舞台站位,借此突出舞台步法的实际作用,有效展示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

(二)优化演唱者身体姿态动作

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身体姿态、肢体动作是形体语言的关键,能够带给听众直观感受和视觉体验,但由于声乐演唱中形体语言尚未建立规范体系,所以表演者的身体姿态、肢体动作需要自行创作,因此,为了保障声乐作品演唱效果,在培养声乐艺术人才时,还应优化演唱者身体姿态动作,提升其艺术素养,使其能够结合声乐作品,设计出风格一致并可体现声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形体语言。

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声乐对手势动作的要求有明显的不同。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要利用手部的扬起、落下、胸前旋转、移动来展示身体的形体美。比如,在演唱民族地方歌曲时,由于音乐节奏比较活泼、轻快,演唱者需配合手部动作表达作品中情绪的起伏,将听众带入声乐作品的故事情境中。在此期间,演唱者在改变手部动作时,需配合身体姿态与听众进行互动,系统呈现声乐作品情感态度。因此,声乐演唱者还应适当学习舞蹈动作,用优美的形态、灵活的身体姿态配合声乐表演艺术,更好展示声乐艺术魅力。

(三)灵活运用手势及面部语言

手势及面部语言同样属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所以,为有效应用形体语言,演唱者还应灵活运用手势及面部语言。一方面,演唱者在演唱乐曲的过程中,听众的注意力通常会集中在演唱者的面部,所以,在设计声乐作品的形体语言时,演唱者可通过面部动作表达声乐作品中细腻的情感、基本情感基调、风格特征。在声乐表演艺术中,面部语言主要指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演唱者需要借助眼神和表情传递歌曲情感,引发听众共鸣,增强演唱效果,使听众顺利进入歌曲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美和艺术美。例如,演唱《大森林的早晨》时,演唱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应体现出,自己眼前出现了青山、流水、鲜花、飞鸟等景象,这些景象具有色彩明丽、清新优美的特点。演唱者要借助面部表情和眼睛神态进行表演,但是,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面部语言需要自然、贴切,不能矫揉造作。

另一方面,演唱者的面部语言还应配合适当的手势,对此,演唱者在借助形体语言渲染舞台氛围、表达乐曲情感时,可使用“开合”“托”“引”等手势,配合自身神情、眼神,呈现声乐作品节奏,表达乐曲情感,让听众清晰地体会声乐作品情感,提升听众的审美水平。以“北京欢迎你”这首歌为例,在这首歌曲的表演中,各位演唱者会利用“欢迎”的手势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元素,表示我国对来客的欢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各类手势表达歌曲情感时,演唱者还应确保手势改变幅度的合理性,避免因手势动作过大而使听众感到突兀。通常情况下,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的手势幅度应适当变小,以免听众从歌曲意境中脱离,将视线转移到演唱者手势动作上,对乐曲表演产生主次不分的不良影响。

(四)加强声乐艺术的形体语言训练

加强形体语言训练是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应用形体语言的基础,对保障声乐演唱效果,提升演唱者表演水平意义重大。因此,相关人员在演唱者培训中,需增强其对形体语言的掌握、应用能力,使其意识到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的价值,形成正确的表演态度和表演意识。具体来说,声乐表演中形体语言的作用在于升华声乐艺术,演唱者对形体语言的熟悉程度影响着声乐作品表演效果。演唱者应在声乐学习中主动进行形体语言训练,积极学习身体姿态、表情、手势、站位、舞台步法等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在舞台上保持良好身体姿态,避免出现懒散、不美观的形体语言。

在进行面部语言训练时,演唱者可通过面部肌肉练习和眼神练习的方式,熟悉面部语言,满足声乐作品表演对面部语言的要求。而进行手势语言训练时,演唱者可按照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旋律、情感内涵练习手臂抬、放等形体语言,模拟舞台表演,评析各类手势语言的舞台效果。除此之外,为有效应用形体语言,演唱者还应具备分析、总结声乐作品风格的能力。所以,在民族语言训练的基础上,演唱者还应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深入分析声乐作品文化背景与风格类型,合理融入形体语言,增强自身的舞台表现力。比如,当演唱带有蒙古族特色的民族乐曲时,由于歌曲情感跌宕起伏,旋律悠扬,演唱者应提前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背景,熟悉乐曲风格,然后,运用带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形体语言演唱歌曲,大方、得体地展示自身专业技能。

(五)养成看谱演奏的习惯

声乐演唱训练一定要看谱演奏,这是视唱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督促学生在练习作品过程中保持眼睛不离开乐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配合能力。学生在习惯了以后,可以准确把握曲谱上的节奏,分析演唱的力度和节奏的特点。声乐演唱训练是一门讲究技巧的艺术,学生要掌握节奏、力度、情感等方面的要点。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演唱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了解其中的感情,通过看和听教师的表演,获得学习相关技巧的热情和动力。当学生自己演唱的时候,应努力感受并发挥身体的作用,积极学习老师教授的内容,准确认识音乐风格特点。总之,教师示范各种风格的作品,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掌握声乐艺术中形体语言的应用技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表演中形体语言的作用不容忽视,演唱者平时应加强形体语言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灵活应用形体语言,更好地向听众呈现乐曲的情感态度、故事情节,强化声乐表演艺术的舞台效果。为发挥形体语言的表演优势,演唱者还应掌握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合理设计声乐作品的舞台表演方案。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表演者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妙猜两数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