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儿童视角 创设导入情境

2022-11-11刘德升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认知注意力测量

刘德升

[摘 要]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扎进教材含英咀华,还要跳出教材高瞻远瞩,多一些个人的思考和主见。教学素材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呈现形式可以标新立异,教学组织的形式也可以新颖独到。但无论是素材、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做到为儿童服务,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设计教学。

[关键词]情境;测量;标准;认知;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3-0035-03

笔者参与过一次教研活动,其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笔者在备课试讲环节,对课本例题2中涉及的导入情境反复修改打磨。通过反复对比、尝试,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检查和修正,笔者明确,例题2就是让学生“度量课桌的长度”,并对导入环节设置的情境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原本混沌堵塞的思绪也变得豁然开朗,对整个教学设计的规划也从杂乱无章走向条理分明。教师参考用书上对这道例题的编排意图是这样解读的:由于学生尚未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也并未建立常用长度单位的正确量感,更不会规范使用刻度尺去进行精确测量,因此,学生很可能会利用生物量法,也就是利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去测量,如手指、手掌、手臂等,也可能会使用手边的学习用品来测量,如文具盒、语文书等,如此一来,由于学生选择的工具存在差异,测量结果也会出现差异。

开展例题2这一实验操作活动主要是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知晓课桌的长度是有限的,是一个确切量,而且这个量是能够用工具测出来的;二是让学生知晓如果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标准各不相同,那么测量结果就会五花八门,这样就无法正常、通畅地交流数据。学生还要知道为了记录交流的方便流畅,有必要统一度量单位标准,而这个标准间距需要刻录到一种工具上——带有长度刻度的刻度尺,然后深入开展对长度单位的学习。笔者自以为对教材编排意图已经了然于胸,于是进行第一次试教。

一、第一次试教

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该怎么测量呢?

生1:用直尺来测量。

生2:用卷尺来量。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规定不能用刻度尺,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之后,一位学生试探性地举起了手)

生3:沒有刻度尺,我们可以用文具盒来测量。

师:好主意!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4:用语文课本来测量。

生5:用签字笔来量。

生6:用橡皮来量。

……

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方法。现在请自选一种工具进行测量。

【反思】从上述对话可知,尽管学生对直尺这个工具知之甚少,却已经能隐隐约约地意识到“直尺是用来量长度的”,因为用刻度尺来测量物品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因此,当笔者抛出问题“怎样量课桌的长度”时,学生并没有像笔者所料想的那样提出五花八门的测量法,多数学生首先提出的就是直尺。如果课堂迁就学生的意志发展下去,快进到直接拿尺子量,那么原例题就会形同虚设,其功能彻底被架空。因此,教师只能将学生的回答置若罔闻,自顾自地继续提问:“现在老师规定不能用刻度尺,你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不明所以,却也只好顺着教师的提问,摒弃直尺测量这一最佳选择去思考。有的学生想到用文具盒来量,后面的学生受到点化,又纷纷琢磨出语文课本、签字笔、橡皮等新工具。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方法并非学生主动想到的,仅仅是他们迫于教师要求才想到的。反思整个导入环节,笔者对学生的原始经验把握不当,没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导致学生如坠云雾里,不知道教师为何摒弃用刻度尺来测量这一最佳方法,反而自找麻烦,舍易求难、舍近求远,大费周章弄出一堆新方法,最后又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回到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方法。

为了故意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将学生“耍得团团转”,这不是正路不走走歪路吗?虽然学生都很懂事,按照教师的意愿步步配合,但整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是被操控的,没有自主的真心话,再加上赘余的操作活动,使得整个导入环节弯来绕去、一波三折。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绝不是万事迁就学生,也不是故意使用一些低幼的手段去讨好学生。当学生能够想到用科学的方法去测量长度时,教师不应该阻止,也不应该找各种牵强的理由来压制学生的正确做法,因为最后还是要回归到用刻度尺来测量长度。担心学生不会使用刻度尺也是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学生正是因为不会使用,才要教师教。至于刻度尺的工作原理,完全可以在学生操作测量时渗透。在使用的过程中,学生突然面对刻度尺上一排密密麻麻的刻度,难免会犯糊涂。可是,学生也会直观发现,被测物品的长度不一,当一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后,另一端对着的刻度线不一样,从而明白度量的原理其实就是将不确定的长度切分成等长的间距,通过间距数的多少来反映待测物品的长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揭示长度单位的过程,学生知道用刻度尺来测量的话,就不需要用生物测量法去揭示“测量长度需要寻找一个固定长度作为对照标准”了。

二、第二次试教

认真反思以上问题后,笔者提出整改意见:编者的意图不可忽视,但可以加工改良素材和呈现方式。于是,笔者摸索着进行了改进。

师(出示哪吒的图片):同学们,瞧,我们的老朋友来了,你能认出他们吗?

(学生看到熟悉的卡通人物,非常兴奋)

(教师趁机播放视频:哪吒和木吒私藏了一箱法宝,留着自己修炼,他们商定将箱子埋藏在离山洞洞口6个脚长的位置。不巧,他们的计划被申公豹偷听到了。但是,申公豹在四下无人的夜里来到洞口,一步步量了6个脚长的距离,却没有找着那箱法宝)

师:申公豹走了6个脚长的距离,却没有见到宝箱的踪影,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

生1:这是哪吒和木吒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师:哪吒和木吒说的是悄悄话,是实话。

生2:哪吒和木吒可能量错了。

师:他们也是量了6个脚长的距离,再仔细推理一下。

(学生面露难色,教师眼巴巴地望着学生)

生3:哪吒、木吒和申公豹的脚长不一样。

师:没错,就是这个原因!

(教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教学终于可以继续了)

【反思】教学中利用热门的动画人物哪吒,一下子吸引住学生。趁着兴头,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本以为可以趁热打铁,没想到精彩的剧情却打乱了教师的计划。由于故事情节具有多变性和不定性,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多种合理解释。坦白说,如果抛开数学背景和教学目标需要,生1和生2提出的两种假设都存在可能性,不该被武断地否定,只不过这两个假设与数学无关,没有猜中教师的心思。再者,情境中的申公豹和哪吒、木吒的脚长很抽象,没有具体表象和标志,而此时企图让学生依靠这个情境来推论“测量标准不一致导致测量结果不同”,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似乎有些异想天开。反思以上情境创设,有两大弊病。弊病之一在于视频情节过于丰满生动,使得学生情绪亢奋,冷静不下来。弊病之二在于提出的问题很模糊,指向性不强,容易引起学生误解。学生很容易想到一些与数学无关的答案,一时间很难切题。因此,在选择情境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也要淡化背景,突出数学特质,做到趣味性和数学味兼顾,数学味为主料,趣味性为佐料。

为了符合课本的设定,也为了避免直接在刻度尺測量探究中去渗透刻度尺测量的工作原理,笔者这次想到用一个精彩的故事揭示“测量长度需要统一测量标准”这一测量的基本原理,却弄巧成拙,因为选择的故事本身带有神话色彩,不确定因素较多,一旦没有控制好干扰条件,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胡乱猜想。这样的话,不但无法达到预定的突出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目的,而且还离题万里,与接下来要教学的“利用约定好的单位长度来度量长度,根据物体所占的单位长度的数量来表示物体的长度”渐行渐远,导致最后无法收场。其实可以改进情境,让学生拿着不同标准的自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通过测量结果有长有短这一事实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总结出需要统一标准这一结论,最后推出刻度尺的标准单位(标准刻度尺的厘米单位)。

三、第三次试教

基于以上两次失败的教训,笔者再次深刻反思:这节课的导入既要体现编者意图,又要尊重学生实际,既要富有趣味,又不能让趣味冲淡数学味,干扰学生的数学思考。怎样才能合理地整合这些素材,扬长避短呢?经过几番思量笔者又进行了改进。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

生1:喜欢!

师: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袋鼠和乌龟住在同一片树林里,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串门玩。可是有一天,这对好朋友却吵架了,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教师播放课件,课件略)

师:奇怪了,它们家之间的距离一定,为什么量得的步数却不同呢?

生2:袋鼠的步子大,乌龟的步子小。

生3:它们用脚步测量两家之间的距离时,步子一个大一个小,所以结果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多媒体课件上用加粗线段,直观显示两种动物的不同步长,课件略)

师:原来它们的步长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它们丈量两家之间的距离时采用的度量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也就在情理之中。为了方便比较长度,测量长度时要统一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其中一个标准的长度单位——厘米。

(教师板书课题,然后顺理成章地介绍直尺)

【反思】改编后的情境比较简单,仍然保留童话故事的吸引力,既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避免了过于丰富的情节对学生的干扰,淡化故事中的画面感,弱化情节性。选择袋鼠和乌龟这两种动物形象,契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袋鼠的步子比乌龟的大。运用这鲜明的步伐比,再配以形象的画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被瞬间调动,而且都是直指数学问题的经验,不相干的因素被自动排除。另外,笔者对于课本中的要求也顺便做了简化,免除了学生动手测量的过程,因为此时的测量无关大局,其目的仅仅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测量结果的差别,制造认知冲突而已。因此,直接通过袋鼠和乌龟的友情的变化,以及“两家之间的距离不变,为什么它们俩测得的步数不同呢?”这个指向明确的问题直接牵引学生关注测量结果。学生关注到矛盾焦点,很自然地调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揭开真相。简略过程,直面认知冲突,因而学生能直击要害。

教学的内容是“认识厘米”,这是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教师介绍时也说不出什么新鲜感,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因为他们不知道“厘米”为何物,到底为什么要有“厘米”这个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作用。学生以前学过的单位全都是自然分界的计数单位(如个、块、箱、捆、包、只),这是第一次接触非自然分界的需要人为划定它们度量单位。这说起来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就困难重重。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他们发现一个事实:测量一个没有自然分界的量,比如测量长度时,必须有一个统一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约定好的标准,如果标准不一,测量结果就会混乱。如同一段路,袋鼠和乌龟测出的步数就会出现较大差距。另外,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也会发现,测量长度的实质就是数出待测物含有标准长度数量的多少。

笔者对“认识厘米”这一课的导入环节反复斟酌、打磨,可谓曲折坎坷。但是在这个摸索过程中,笔者对数学情境有了更科学、更专业的认识;对课本素材的改编和加工,有了更成熟的看法;对教师参考用书上的建议,也学会了取舍和选择性采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淑慧.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31):34-35.

[2] 黄金刚.用情境铺就数学探究的光明大道:浅谈数学情境的教学价值及创设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9):35-37.

[3] 江志峰.合理创设数学情境,为特殊儿童成长奠基[J].学苑教育,2021(10):83-84.

[4] 林振强.基于儿童视角的数学情境教学导入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6):66-67.

[5] 周云凤.例谈数学情境教育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施路径[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9):86-89.

[6] 张定强,张元媛,王彤.数学情境教学:理解现状与增润课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58-61.

猜你喜欢

认知注意力测量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