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足月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2-11-11余冬梅赵丽君罗思李华锦吕勇
余冬梅,赵丽君,罗思,李华锦,吕勇
(东莞市横沥医院妇产科,广东 东莞 523460)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在临床发生率极高,临床根据其不同孕龄分为未足月PROM 及足月PROM,其中足月单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约为8%[1]。胎膜早破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由足月妊娠晚期生理性宫缩所引起的胎膜薄弱所致,且受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过高、胎膜受力不均、性生活刺激、腹部撞击、营养因素等影响[2]。PROM 一般通过生化指标检查、阴道酸碱度测定、产科检查、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3]。本研究旨在探讨孕足月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200 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0名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1~36 岁,平均(28.17±1.26)岁。对照组年龄21~37 岁,平均(27.16±1.26)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超声检查均显示为单胎妊娠、头先露者;初次分娩者;孕妇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合并恶性肿瘤疾病;伴有精神异常。
1.2 方法 足月PROM 处理:根据诊断和处理指南,足月PROM应对母胎情况进行评估,测量脉搏、体温等,实施C反应蛋白、血常规、胎心监护、超声等检查,并加强产妇的辅助检查,如有无感染征象,对于疑似感染孕妇,需给予其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于无感染征象者,应在破膜后12 h给予抗生素口服治疗,以达到减少感染的目的,必要时应用静脉抗生素预防感染。排除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情况,对于无剖宫产指征孕妇,应在破膜后2~12 h内引产,而规律宫缩引产一般在12~18 h内,若孕妇引产失败,应采取剖宫产手术,对于宫颈条件成熟者,需给予其缩宫素静脉滴注,以达到引产目的,而对于宫颈不成熟产妇,排除相关禁忌证后,给予其前列素制剂,以达到促进宫颈成熟的目的[4-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及不良母婴结局(绒毛膜炎、新生儿窒息、产褥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0.00%,低于对照组的70.00%,剖宫产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两组不良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绒毛膜炎、新生儿窒息、产褥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母婴结局比较[n(%)]
3 讨论
在临产前发生的自发性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6]。妊娠晚期胎膜结构由外层的绒毛膜、内层的羊膜组成,羊膜细胞外基质一般为Ⅱ型胶质,能保持产妇羊膜的弹性和张力,而绒毛膜随着孕妇的孕龄时间增加出现增长趋势,且Ⅱ型胶质存在下降趋势,易降低绒毛膜的弹性和张力,是引起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由于产妇自身因素的影响,随着胎儿体质量及羊水量的增加,导致产妇妊娠晚期出现子宫收缩,增加产妇子宫内压,且由于胎膜受压过多,最终引发破裂[7-8]。目前临床认为,胎膜早破是由感染引起的,常见感染因素为细菌性感染。细菌易产生多种酶类,而酶类易降解产妇胎膜的基质和胶质,进而引起胎膜破裂。相关数据显示,在早产胎膜早破中,多数孕妇存在绒毛膜羊膜炎,而部分孕妇伴有临床症状,少部分孕妇伴有羊水细菌培养阳性[9]。胎膜早破易给孕妇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如发生感染、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宫内感染的菌群包括厌氧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多数为混合型感染素[10-11]。胎膜早破与感染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阴道中的细菌通过上行感染,侵犯人体羊膜造,进而引起胎膜早破,而当发生胎膜早破后,细菌可进入产妇宫腔内,加重感染程度,而在宫缩过程中,由于受到腹压的影响,易导致感染情况发生扩散。根据临床研究发现,随着破膜的时间延长,产妇感染风险也明显增加,且炎症也越严重[12-13]。根据临床多项研究显示,胎膜早破的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大,炎症越严重。有研究显示,采用经腹羊水穿刺,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细菌培养后,发现胎膜早破24 h以上阳性者高达75%,一般以羊膜炎和胎盘炎症最为常见,占比为3%~33%。
胎膜早破所致的难产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在临产过程中,前羊水囊借助楔形水压扩张宫口及阴道,一旦出现胎膜早破,易导致宫腔扩张减慢;其次,胎膜早破易增加感染风险,宫内感染易导致产程延长和宫缩乏力,无法诱发规律宫缩,且感染的高毒素致病菌会导致宫颈对缩宫素的反应降低,难以有效扩张;羊水减少易导致宫壁与胎体紧贴,阻碍胎头的正常扭转,还可导致不协调的宫缩,以上综合作用,致使产程不顺或延长,从而使自然分娩难度增加,提高剖宫产率[14]。胎膜早破易增加胎儿并发症,包括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脐带脱垂、羊水过少、早产等,而羊水过少四联症和早产通常发生在未足月的胎膜早破产妇中。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主要与母体孕龄过小、绒毛膜羊膜炎密切相关。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失,易导致宫内失去缓冲作用,当宫缩发生时,宫壁紧紧包裹胎儿身体,当脐带受压时,易对胎儿的循环造成影响,进而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最终造成胎儿宫内窘迫,而该情况也是导致剖宫产终止妊娠的重要原因,若胎膜早破合并感染现象,母体高热,使胎儿也处于高温环境中,该情况也可引起胎儿窘迫,甚至导致胎死宫内[15]。脐带受到羊水的冲击,会滑脱直至阴道外,进而形成脐带脱垂,该情况的发生可导致胎儿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因此,有效避免和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孕产妇病死率。
对于胎膜早破的预防工作,应从阴道炎的防治开始,孕期加强盆腔炎和阴道炎检查,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彻底治疗后再进行备孕。若在孕期出现炎症反应,需早期用药,有效治疗,避免炎症出现上行感染和扩散。在孕妇孕中晚期,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从而增强体质。妊娠晚期,由于胎膜变薄且脆性增加,应尽量减少性生活,避免因剧烈活动导致胎膜破裂。孕妇在整个孕期需加强自我管理和保健,且需要按时产检,以保证围产期平稳[16]。
综上所述,与未发生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比较,孕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应对孕妇实施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阴道炎,预防药物滥用情况,应及时终止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妊娠,加强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