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国文学概念及其文化审美特征
2022-11-11夏艳
夏 艳
对于朝鲜半岛文学,中外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探索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关于朝鲜半岛与韩国文学的概念说法较多,各个学者对朝鲜半岛与韩国文学所属范畴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这也造成了朝鲜半岛与韩国文学概念的冗杂。事物的概念既要对事物有客观性的描述,又要对事物的特征有客观性的评价。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描述,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学的内涵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面貌与人民群众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文学,既有高于生活的艺术价值,又有贴近生活的实用价值。
一、韩国文学概念
(一)通过文学语言归纳韩国文学概念
对韩国学者来讲,韩国文学的概念是基于“倍达文学”的概念。这种概念的提出,是依据文学中语言习惯与语言表达的分类。这个概念不考虑创作时间、创作地点以及创作者的国籍。在文学作品中,以何种文字进行书写就被定义成这种国家的文学创作。即用中国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就被归类为中国文学;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被归类为英语文学;用韩国语言创作的文学即为韩语文学。这样的归类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文学归类的问题,然而这种视野狭隘的归类缺陷也较明显。如中国人用英文发表的文学著作就是英文文学了吗?在著作中记录了大量中国人的行为事件,那么这也叫英文文学吗?显然,这样的分类方法是有问题的。但仍有不少朝鲜、韩国学者推崇这种归类方法,即使用朝鲜半岛文字创造的文学作品为朝鲜半岛文学。即便如此,也有不可回避的问题,早在韩国世宗大王创造文字之前的一千年就已有记录的文学作品,其文字并不是朝鲜半岛文字,按照这种归类理念,这些文学创作不属于韩国文学。
(二)通过祖先生活的地域与表达的情感归纳文学范畴
从韩国学者对韩国文学定义的角度出发,韩国的学者长期生活于韩国,他们对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都了然于心。文学的功能是通过文字的记载与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状态与人们对物质的认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生活,就会有不同角度下的文字叙述与表达,作家在字里行间形成自我的写作风格以及语言风格,如学者崔致远等人采用中文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在当代,韩国学者认为即使用其他国家的语言,但其符合韩国人的生活与习惯,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同样属于韩国文学。他们认为“古典文学作品是南北双方的共同财产”,他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他们通过文字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经历的故事,这就是属于他们国家的文学作品,即古典文学作品。
(三)从语言与祖先文化角度归纳文学概念
尽管使用韩国语言记录的文学就是韩国文学的概念归纳难免偏颇,然而仅仅从祖先历史角度归纳韩国文学的范畴却不能满足时代更迭的要求。因此,学者崔雄权教授根据文献总结出韩国文学的范畴。他将韩国文学分为两大类:口头文学与文字记录文学。文字记录文学又分为韩文文学与汉文文学,韩文文学中包括古代文学以及现代文学。这样的文学分类角度,满足了韩语文字记录的文学分类问题,也解决了汉字文学记载涉及韩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归类问题。此外,将韩国现当代文学与朝鲜现当代文学统称为韩国朝鲜文学。
二、韩国文学的文化审美特征
(一)不同语言的共同使用
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韩国文学的创作中很少有单纯只用韩语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会使用朝鲜半岛语言与中文共同完成情感与生活的文字记录,这其中仅仅使用汉语文字表达的文学作品就经历了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在韩国文学的三大古典名著《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的文字表达中,汉字语言词汇有大篇幅的使用。语言的表达模式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理念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以此推断韩国朝鲜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我国古典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的影响。
(二)有伤感焦虑的文学之美
中国的文学创作偏重于故事的记录,其中传达着和平、宽容等高尚的人性理念。然而,韩国文学创作则偏向于伤感、焦虑,有一种伤痕文学的气质。但是这种焦虑和伤感并不是颓废的状态,它是在传达着“恨”的美学,即无论作者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遭受到外界打击后,心中都会产生悲愤之情、痛苦之感,或者在面对困境时产生偏执而强烈的情感。韩国人的风俗习惯、历史认知以及人文情怀通过这样的文学创作风格加以表达,如《黄鸟歌》表达了人们悲苦寂寥的心境,小说《万福寺樗蒲记》《李生窥墙传》表达了大韩民族的爱恨情仇。若追溯其源流,首先是小说创作时期的动荡与战乱让人们的生活倍感煎熬;其次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尊崇封建士大夫统治思想,造成了极大的贫富差距。由此也可以推断,韩国的古典文学在受到我国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同时,当时的统治者也推崇儒家文化。
(三)女性文学的趋向性
韩国文学中的女性作品数量占据文学创作的半壁江山,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女性的正面形象,歌颂女性坚强、英雄的一面。这与其他国家文学作品的描写不同,如中国的《红楼梦》对女性的柔弱之美加以赞赏,《水浒传》以充满力量的文笔描写了男人的世界。然而韩国文学作品中描写男性英雄的文学作品数量较少。近几年,《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版受到了韩国、朝鲜、日本、中国等国家女性人群的推崇。该文学作品以金智英为主人公,描述了金智英作为全职太太失去自我,醒悟后下决心改变的心路历程。文字朴实无华,以娓娓道来的口吻叙述了金智英女士的日常生活。然而,在这些文字中却隐藏着现代韩国社会对女性认知的共识,也表达出女性成为母亲后生活上的变化与不易,引发了社会对女性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
三、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韩国文学概念的划分与文学的审美特征,发现韩国文学创作吸收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尤其是其古典文学均有汉字的记载。通过挖掘韩国文学的文化审美特征,为深入探讨韩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文学的概念范畴影响着文化内涵的形成,文化凸显了文学的整体审美特点与精神价值取向。文化审美特征与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自我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优秀的文化审美特征具有一定的传播价值与模仿价值,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审美走出国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