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外语专业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与构建
——以山东省为例
2022-11-11慕崇真邹毓莹于海峰李靖一
慕崇真,邹毓莹,吴 迪,于海峰,李靖一,吴 伟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青岛 266000)
1 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党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为此,教育部制定了《高等教育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强化人才供给,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世界声誉的提高,国际交流在对外合作、商贸往来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农业+外语”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目前农业院校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重大战略需求,地方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以山东省农业院校外语专业为例,在分析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农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了调研,进而构建农业高校外语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2 先行研究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学者、专家们围绕该战略进行了深入且广泛的研究。人才振兴方面,研究多围绕科技人才与农业人才,针对语言人才的研究较少。
随着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我国乡村建设面临着包含乡村人才建设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刘海虹等在分析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类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具体模式,阐述了相关的课程设置、专业组成、教学管理等,架构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体系。就如何发挥语言作用,服务乡村振兴等问题做出分析;王玉东、陈晖涛则指出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途径。采取校村联合的培育模式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乡村自然资源的优势,针对城乡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培育内容和多样化培育方式,促进城乡人才互通,转变传统身份观念,树立正确的农民职业观。并且,崔国富认为地方高校应主动推进转型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乡村振兴培养各类积蓄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全面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杜磊也认为,乡村战略背景下,需要复合型、技术型、创新型农业人才,我国农业院校当前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就是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优质且专业的人才;与此同时,任君等强调应加大乡村外语教育资源的投入,吸引那些语言教育专业的优秀人才在农村扎根。徐婉洁也指出,优化乡村语言环境;升级乡村语言服务尤其是翻译服务;加强语言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建设文化旅游品牌等举措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另外,崔浩杰、廖超林等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思考。
从当前研究及其调查来看,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农业院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积极研究如何培养服务国家的农业人才。从研究趋势来看,由前期的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主的研究,逐渐呈现专业化、针对性和多样化的研究趋势,语言服务类的相关研究正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3 地方农业院校外语专业服务乡村振兴调查
为了更好地规划与构建地方农业院校外语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本文以地方农业高校外语专业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从课程体系、意识形态及个人规划方面调查当前农业院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是否有涉及与农业相关的知识或者开设农业方面的课程,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期望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语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农业院校外语专业中语言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大学生是否有从事乡村振兴有关工作的意愿,不愿意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原因以及所期望的乡村振兴工作条件等几大方面。
本次调查共发放18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77份。问卷统计方式采用调查数据所占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的方式,以及分类统计方式。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男女生占比为1:7,凸显外语专业中女生为主要群体。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4个年级。专业则包括英语、日语、朝鲜语、商务英语等。以下具体从课程体系、意识形态、个人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3.1 课程体系方面
大学生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和普通大学课程两大方面。调查显示,75%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专业课中没有学习过关于农业的知识,仅有24.5%的学校开设有农业词汇、农业翻译以及中韩农业对比等农业相关课程。说明多数农业高校的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只限于本专业范畴内的翻译人才或者语言应用人才的培养,涉及农业应用方面的课程知识较少。
另外,85.9%的在校大学生表示自己并未上过有关农业方面的课程,并且剩余14.1%大学生所上的农业方面课程也多为选修课。说明绝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在校生对农业相关方面的学习和了解程度较低,仅有少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规划打算选择农业选修课程,极少部分学生会选择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专业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学习。
乡村振兴背景下,有75.1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语言与涉农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说明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外语专业学生对涉农知识的课程具有较高的需求和兴趣。
综合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当前多数农业高校的外语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单一化,“外语+农业”课程模式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储备要求较高,课程开设难度大等。
3.2 意识形态方面
意识形态是观念和观念形成机制的总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对事物产生不同认知、看法和观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是动员和调动农业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武器。调查意识形态,相当于调查高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知程度和看法,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意识形态是调查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可以对调查问题的总结分析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所调查的外语专业在校大学生群体中,仅有35%左右的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比较了解;接近一半的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只了解一点,仅仅停留在基础认知层面上;而高达14.69%的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概念完全不了解。以上数据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意识形态和理性认知上存在不足,高校缺乏针对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缺乏主动了解和学习与“农村”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关注度较低;高校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范围较小。
其次,大学生对语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认知较为清晰,95%以上的学生认为语言人才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两大方面。语言人才本身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语言和文化的应用和理解,因此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外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3.3 个人规划方面
个人规划,即个人职业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对自己进行定位,并确立自己目标的一个阶段。个人规划可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理想,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专长,从而激发潜能,克服未来人生发展的困阻,以获得事业成功。
本次调查中,仅有10.73%的学生有很强烈的意愿未来从事乡村振兴相关的工作,七成左右的学生就是否愿意服务乡村的问题上仍然处于考虑和选择中。多数学生表示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农村和自己的理想相悖或者农村资源环境较差、认为自己与乡村振兴关联性较小等。也有少部分学生迫于家庭和外界的压力,担心无法胜任工作或者碍于面子,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应该到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投身乡村建设会有失颜面。大学生对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条件期望较高,希望工资待遇高、工作条件好以及放宽入职合格条件等,迫于家庭压力的学生希望得到家庭的支持,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否投身乡村建设。
调查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意愿较为淡薄,不愿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就现实条件来说,由于传统价值观念、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制约大学生“回到农村、建设农村”的脚步;就长远发展情况来看,大学生在乡村建设中无法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置身于农村建设并不是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4 路径探究
对于地方农业高校而言,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和分析,从课程体系、意识形态、个人规划三方面对地方农业高校外语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如下。
4.1 课程体系方面
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外语专业,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根据所在地域及实际情况,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特色教学。
首先,应顺应国家政策的变化,适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及学科结构,形成一套从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到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的完整体系。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教学。在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外,还应渗透农业类知识,设置农业与外语相融合的必修课程,邀请农业类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就乡村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等翻译服务进行定向教学,培养“农业+外语”复合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其次,高校可创新管理体制。如制定一系列学时学分兑换制度,开设校企合作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课程或竞赛活动,将所得学时或获奖成果兑换为学分,进而提高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过程中切实体会。除此以外,还可对在乡村振兴中做突出贡献的专业或班级给予一定奖励,每年针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活跃气氛。
4.2 意识形态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可语言人才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对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关政策的了解积极性不高,关注程度较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重大理论政策宣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地方农业高校应承担起这一责任,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应立足高校思政讲堂,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代农业思想宣传到位,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了解领悟,担负起振兴乡村的责任与使命。相关教师也应主动融入思想建设,不仅要从理论上把专业知识讲透,更要从情感上培养学生投身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尚情怀,改变对农村一贯的偏见看法,让来自农村的学生愿意回到家乡建设,让来自城市的学生愿意投身乡村建设。
4.3 个人规划方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农业高校应积极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农业择业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村择业的优势,积极参与服务乡村振兴。
大一为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期,大二、大三为学生职业生涯准备期。地方农业高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推进。可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向外语专业学生介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职业,宣传国家扶持及优惠政策,使其明确外语类人才在农业博览交易会、农产品“走出去”、农产品宣传以及乡村旅游景点介绍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充分结合专业知识和就业形势,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5 结论
本研究对地方农业院校外语类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当前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存在外语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低、对乡村振兴的形态和理性认知存在不足、目标不明确及培养路径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校缺少语言与涉农专业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是导致外语学生综合实力不足的一大因素。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到位是导致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价值观念、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落后等因素也对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开展与实施,“三农”的对外合作,都离不开语言人才的力量,农业院校外语专业必须积极承担这一重任,发挥院校专业特色,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农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竞争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需要在高校课程体系、意识形态及学生个人规划三方面构建外语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更全面实施。在课程体系方面,应顺应国家政策的变化,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外语”教学体系。在意识形态方面,地方农业高校应承担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责任,立足高校思政讲堂,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到位,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了解这一决策部署。在学生个人规划方面,地方农业高校应积极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学生个人应改变原有对农村建设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培养投身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