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农业国际合作

2022-11-11张晓燕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示范区国家农业

张晓燕,赵 静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0)

1 上合示范区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各领域越来越深融入国际合作之中,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全球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国际合作快速增长。农业国际合作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进而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与80多个多家签署了农业合作文件。上合示范区所在的山东省拥有省级以上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15个,其中国家级5个(占全国1/4),在苏丹、斐济、赞比亚3个国家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内投资的农业企业超过12家,60多家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农业项目80多个,累计对外投资超过21亿美元。

上合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是青岛和山东省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上合示范区也将依托山东省在农业领域优势和对外合作基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按照上合组织历次峰会精神要求和宣言倡议,尤其是农业领域有关要求,加快上合示范区国际合作。从商务部公布的上合组织国家最新的国别投资报告分析,农业合作是上合示范区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上合示范区应充分发挥了国际平台效应,深化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目前国际格局深刻重塑,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现实,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农业合作也面临着“进不来”“出不去”的现实问题。2021年9月17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期间,成员国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粮食安全的声明》,提出了如何让农业在国际供应链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保证区域粮食安全是面临的重要考验。同时,因上合组织国家间农业领域合作尚未建立起多边通用的标准和规则,结算便利性也面临着不通畅的境地,还交织着社会稳定、宗教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为上合示范区开展农业领域国际合作带来了一定挑战。

2 杨凌等地农业国际合作的启示

2021年10月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陕西杨凌揭牌,陕西自贸区杨凌片区成为全国目前唯一以推动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自贸区。杨凌搭建的“1+3”国际合作服务平台体系对农业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搭建起国际农业科技商务服务平台,汇聚企业、商协会、智库等涉农资源聚集,通过网内网外为涉农企业和有关机构提供有关咨询、信息等服务。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设立三个农业海外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在荷兰、日本等国设立了国际事务部,服务农业投资贸易促进,为企业提供融资、法律、信息交流等服务,助力涉农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海南自贸港积极鼓励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其规划建设的南繁国家实验室和科研育种基地,将南繁科技城作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并建设了热带农业“科技云”等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基础设施。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政策驱动,热带水果农产品进出口的通关手续不断优化,产品运输时间不断减少,可极大保证出入境水果产品的新鲜度。

上述地方的做法对上合示范区的农业国际合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上合示范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其合作的国家区域与自贸体系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大不同。若全盘借鉴上述发展农业国际合作有关做法,则面临着货币互换不畅、规则和体系缺少标准化等现实问题,也存在同质化竞争。若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奖补政策上,也很难实现长久发展。对此,可借鉴上海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保区等地深度开放先进经验,用制度创新推动国际合作发展走向深入。结合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的自身特点,用差异化制度创新和政策驱动,激发农业深度国际合作,才能将上合示范区的农业国际合作之路走深走实走广走远。

3 上合示范区农业国际合作建议

上合组织国家大部分位于世界粮食主产区,各个国家之间农产品、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有很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开展农业领域的国际贸易、双向投资和科学技术交流。成员国在国土空间上的紧密相邻,基础设施、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上具有较好的优势,大部分国家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粮食作物,农业科技发展不均衡,涉农二、三产业发展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自2019年以来,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在现代农业合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现结合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相关国家有关农业企业及有关机构交流合作的初步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3.1 试点跨国农业“飞地”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如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种植、渔业养殖技术等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是农业用地的土壤、海域的海水质量等,总体上因为持续的使用,对所产出的种植作物、养殖的水产品品质等构成一定程度不良影响。而上合组织其他国家,因为发展的特定阶段,土壤质量、海域海水质量较为优质,有利于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上合示范区先期可以选择与俄罗斯、中亚四国、柬埔寨等国家合作,在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展开种植合作,并进行牛羊猪等畜类养殖,积极引导有关企业到上合组织有关国家建设农业种植基地;选择海洋岸线丰富的国家开展合作,如埃及、印尼等国家进行渔业养殖,建设渔业产业园。通过上述途径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农业产品,但是产品若是要回到中国市场,走进中国家庭餐桌,其价格要高于国内养殖价格。上合示范区若是可以争取海关、税收等部门支持,进行政策创新试点。针对从上合示范区走出去的企业到上合组织国家进行种养殖,种养殖企业获得的农产品,在可溯源、产品质量可控前提下,回运中国给予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视同国内企业。这样既可以吸引一批优质的企业从示范区“走出去”,回运将有效提升上合示范区的贸易量,国内消费者可享受更高到性价比的产品。同时,种养殖基地所在国所在地也因为基地建设创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来源,经济实现了发展,实现了共赢。上述种养殖跨国“飞地”模式,必须伴随着严格的监管才可以实现,随着各种种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及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应该可以实现全过程有效监督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即使发生有异议情况,可及时启动传统工作机制进行约束,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2 科技引领,开展生物育种合作

农业科技创新贯穿农业国际合作的全过程,从繁育、种养植到田间管理再到播种收获,也伴随着土壤、肥料等一系列涉农环节。科技创新支撑着农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科技也是助推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上合示范区而言,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合作,农业科技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何将上合组织其他国家好的农业科技引进来,提升山东乃至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将我们处于优势的农业科技交流应用到上合国家去,实现上合组织有关国家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用科技合作助推农业全产业链条合作,科技人员将是助推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核心所在。

在我国主粮的种子基本都是国产化,小麦、水稻等是100%自给,但是蔬菜瓜果及畜禽类种子还有很多是依赖进口。山东是种业大省,在主要农作物、蔬菜、瓜果、畜禽、水产等种业发展方面,技术力量雄厚、优势地位突出。良种覆盖率超过98%,济麦、山农、登海等系列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奶牛基因编辑、贝类分子育种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依托山东省已有的境外农业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可以作为山东省农业技术“引进来”“走出去”的窗口和平台,为农业技术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助推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如推动涉农企业通过上合示范区向乌兹别克斯坦输出大樱桃种植技术;在育种技术方面,发挥上合示范区东联日韩的区位优势,依托山东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积极与日本、韩国展开育种合作等。

目前青岛康大集团已和俄罗斯展开兔类育种合作,农科院从俄罗斯引进了苹果矮化技术,黄海水产研究院长期与“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合作培育有关鱼类新品种等,也取得了很多合作效果。依托上述合作基础,上合示范区应更应主动发挥“一带一路”国际新平台的唯一性优势,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部门支持,在生物育种国际技术联合攻关、通关便利化等领域给予支持,允许上合示范区试点区认定的有关企业研发机构享受进口自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税、采购国产设备自用的给予退税政策等,通过该政策的推行,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给予通关、外国人来华签证等便利化政策支持,从而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种业技术联合攻关。

在此同时,充分发挥青岛海洋人才及科技优势,以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学院为载体,以渔业养殖和渔业养殖技术为突破口,通过汇聚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科研力量,展开联合科研创新攻关,并进行种养殖等技术落地培训,形成从研发到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平台。

3.3 区域联动开展农业国际合作

上合示范区的核心区是以二产、三产为主,要发展农业基地,其农业用地受到一定限制,这要求上合示范区必须跳出示范区,与省内外、国内外有关园区联动,如与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金乡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等联动合作。上合示范区政充分发挥策创新高地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和合作机制。种养殖展示、示范、承接基地由联动园区承载;上合示范区则成为联动区域乃至山东省涉农企业“走出去”窗口,充分发挥制度创新高地优势,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上合国家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上合示范区已与省内外多个开发区建立了联动机制,要继续用好该机制;也建议与山东省乃至全国境外农业示范区和农业开放实验区开展联动合作,形成对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合力,共同探讨合作新路径。

3.4 探索“农机装备+技术教学”合作模式

根据山东省及上合示范区涉农产业特点,建议以现代“农机装备+技术教学”模式开展合作。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5G技术,通过实际的农机装备进出口合作,以及在疫情下的“云教学”、疫情解除后的现场技术教学等,打造一批新型农技服务机构,造就一批职业技术教学经理人,推动涉农领域深度合作。如依托上合示范区区内辣椒自动摘把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加强与印度、巴基斯坦辣椒产业的合作,通过探索适合印度、巴基斯坦国情的技术服务和教学模式,争取所在国国家层面支持,深化辣椒产业的合作。青岛是中国最早的纺织产业基地,纺织是青岛的母亲工业,曾与上海和天津纺织一起,素有“上青天”美誉,青岛最早的纺织工业发展吸收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先进经验,目前青纺联生产的纺织设备和青岛纺织谷在纺织领域有很好的经验积累,可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棉花产量丰富、重视纺织业发展的国家展开合作,在纺织设备输出及纺织技术培训输出等方面展开合作。依托山东省农科院中埃农机装备联合研发中心在椰枣、油纱豆等农产品领域在农机设备研发、销售、售后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等等。通过“农机装备+技术教学”模式,深化农业种养植、农业贸易和科技方面的合作,实现农业合作共赢。

综上所述,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有广阔前景,在上述途径下,建设农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赋能。上合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立足服务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发展,以农业国际合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新模式、新路径,进而形成可示范推广的经验,也必将通过农业与上合组织国家广泛深入合作,有力推动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经贸发展。

猜你喜欢

示范区国家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