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绿色安全防治技术
2022-11-11高照海亓玉生毕京荣
高照海,亓玉生,毕京荣
(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济南 271199)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属于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 Boehmer)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通常作1年生栽培,是香料家族和药用植物的重要成员。山东是全国著名的生姜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3.3万hm以上,其中济南市莱芜生姜种植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属于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1.25万hm,是济南市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是济南市农业10大特色产业之一。2021年1—7月,莱芜海关辖区出口腌渍生姜片34 086 t,货值3.9亿元,约占全国出口腌渍姜片的70%,而生姜茎基腐病的危害限制了莱芜生姜种植面积的扩展。生姜茎基腐病又称生姜烂脖子病,发生症状与姜瘟病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初期茎基部水浸状,地上茎叶正常,随后茎叶变黄,姜苗萎蔫,姜块及茎上有凹陷病斑,后期逐渐扩大引起姜块腐烂,最后整株死亡。该病发生迅速,在盛发期,从表现症状至整株死亡,仅需2~3 d,对生姜生产威胁非常严重,因为植株地上部一旦显示症状后,姜块便已腐烂,失去商品价值而被迫废弃,该病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影响生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姜农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茎基腐病,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及不当使用,病原菌极易产生抗药性,而且使自然生态,如水体、大气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部分农药残留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只有综合采取多种绿色防治技术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上述缺点,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生姜,推动生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和绿色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生姜绿色高产、保障生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1 莱芜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
据调查,茎基腐病最早于2002年在莱芜区寨里镇东部姜区零星发生,危害很轻,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03年,该病再次发生,病区扩展到羊里街道部分田块,危害亦不严重,仍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04年,该病在莱芜姜区进一步扩展,危害程度有所加重,但总体来说危害仍较轻。到2005年该病在莱芜姜区迅速扩展,达到比较严重的地步,病区主要集中在寨里镇东部、羊里街道、杨庄镇及高庄街道,以寨里镇东部、羊里街道危害最为严重,病田率30%左右,病田病株率50%~80%,严重的地块都只能提前收获换茬,给姜农带来了严重损失。2006年该病在莱芜区的羊里、寨里、杨庄和大王庄等镇(街)姜区再次更加严重的发生,造成减产30%以上,部分镇(街)村庄病田率在50%以上,田间病株率在85%左右,有很多地块绝产绝收,给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立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7年以来,姜农防治该病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熏蒸,最常用的药剂有氯化苦、溴甲烷、棉隆等(至今,氯化苦和溴甲烷已经禁用)。近几年来,姜农一般采取土壤熏蒸或者倒茬种植,病害发生有所降低,但在大王庄镇、杨庄镇、寨里镇、高庄街道办等生姜主产区调查发现,一般每年仍减产10%~15%,严重时减产20%以上。生姜茎基腐病不但造成生姜减产,防治该病措施不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制约了莱芜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危害症状
调查发现,生姜整个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受到病菌的侵染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1)种姜受害,引起幼芽腐烂而不能出苗,幼芽及新生幼根变褐色腐烂,但种姜一般不会腐烂。(2)苗期发病,主要是姜苗受害,首先在姜苗基部呈现出水浸状病斑,而后逐步扩大,导致姜苗基部呈水浸状病斑,受害部位以上叶片变黄,姜苗倒伏,地下姜块变褐腐烂。(3)成株期发病,首先在茎基部形成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叶片由叶尖开始沿着边缘逐步向下向内变黄而枯死,枯死的叶片下垂并悬挂在姜苗上,直至整株姜苗枯死,病变的姜苗倒伏或容易拔出。病株姜苗基部呈黑褐色或黑色,故称“黑脚病”,气候干燥时,这一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地下根茎首先在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凹陷病斑,然后病斑逐步扩展引起姜块变褐腐烂。受害植株根系呈黄褐色并变软腐烂,病变的腐烂组织常散发出难闻的臭味。(4)贮藏期发病,主要引起贮存根茎腐烂,严重的会造成烂井烂窖,损失严重。
3 病原鉴定
2019—2020年,莱芜生姜科创团队从大王庄镇、高庄街道、羊里街道、雪野街道、寨里镇和鹏泉街道生姜种植地,采集了“莱芜大姜”和“莱芜小姜”感染生姜茎基腐病典型症状的病株100余株,分离纯化后的株菌经致病性测定及Koch法则验证均表现强致病性,致病率达100%,对发病姜块病菌再分离,均能分离到病原菌,符合Koch法则,用形态学方法和nrDNA-ITS序列分析,得到一种病原菌腐霉,为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属的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
4 田间发生规律
据调查,莱芜姜区的生姜茎基腐病从生姜播种到收获都能发生危害。由于近年来生姜早播技术(即利用大拱棚或者冬暖大棚等设施比露地栽培提前1个月左右栽植生姜)的大力推广和地区间姜种的调运交流增多,茎基腐病在莱芜发生提前至5月上旬,虽然此时大气气温较低,但设施棚膜的膜下气温达到25 ℃,土壤或者姜种携带的病原菌即可侵染生姜幼苗。此期该病发生程度低,田间病株率在4%以下。6月中下旬,莱芜区大部分露地栽培的生姜进入“三股叉”(3个地上茎)时期,气温增高,降雨量大,该病开始进入发展盛期,尤其是大雨过后立即天晴,病害会逐步从发病中心向四周蔓延。对于露地栽培的生姜,该病发生盛期为7—8月份,此期病原菌适宜生长,病害扩展迅速,生姜从表现症状到整株萎蔫仅需2~3 d。9月份后,天气转凉,该病发展缓慢,直至不再发生。
5 绿色安全综合防治技术
5.1 高温处理土壤灭菌
生姜茎基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物生活在土壤中,等到条件适宜时侵害作物根部或者茎基部而引起作物病变的病害。生姜茎基腐病传统常用的土壤消毒法是化学药剂消毒,一般是在生姜播种前或者收获后,在机械耕翻土地(深30 cm)后,施入棉隆微粒剂(667 m用量为33 kg)与30 cm耕作层混匀,用厚度≥0.04 mm的薄膜覆盖,连续密闭处理20~30 d后,揭膜通风散气10 d后即可播种。这种方法虽然针对性强,见效快,但存在弊端,如作业面积大、操作工艺要求高、费时费工及容易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危害。目前,火焰高温土壤消毒技术可以完全代替化学药剂消毒。火焰高温土壤消毒技术流程是:先用深耕机对土壤深旋30 cm,尽量使土壤颗粒直径小于2 cm,然后采用火焰高温消毒灭菌杀虫剂进行消毒杀虫,机器利用取土板和飞轮对土壤进行散扬烘烧后进入烘箱,土壤下落出土板时再经过1次火焰喷烧,土壤落地时温度在50 ℃以上即可杀灭姜茎基腐病原菌(致死温度41 ℃)。近年来,莱芜区生姜生产实践表明,火焰高温消毒是防治生姜茎基腐病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方法简便,无污染,灵活机动,不误农时,值得大力推广。
5.2 选用脱毒无菌良种
播前精选脱毒无菌姜种是较好的防治措施。近几年来,济南市10大特色产业生姜科创团队在莱芜区牛泉镇建立脱毒生姜良种繁育基地,经试验示范,选用脱毒姜种播种,生姜出苗早,生长迅速,植株粗壮,生姜种植行间遮阴效果好,可有效预防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
5.3 改善栽培技术
莱芜生姜科创团队近年来探索温度、降雨对生姜茎腐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在2019—2020年间,自5月上旬开始,每10 d调查1次露天栽培生姜茎腐病的发生情况,结合气象资料,分析田间病情与气温和累计降雨量大小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在田间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发病中心大都形成于田间易积水的部位,随后病害逐步向外蔓延扩散。排灌条件良好,雨后无积水的田块,病害发生普遍较轻。生姜茎腐病的田间发病率随着旬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逐步提高,低于25 ℃病情发生较轻,发展较为缓慢。综合以上说明,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近几年来,团队通过改善栽培技术,有效规避茎基腐病发生的条件,从而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具体措施为:(1)用简易网室栽培生姜。播种生姜的田块可以搭建简易拱形防虫网室,网室宽约6 m,最高点距地面约2.6 m,网室长度以便于通风降温等管理操作为宜。网室周围选用孔径为2 mm的防虫网(宽1.5~2.0 m)封闭,顶部用厚度为0.006 mm的薄膜覆盖,薄膜上搭建遮阳系统,确保网室内外隔离,严禁传毒昆虫、雨水、直射阳光入棚。(2)铺设滴灌。在生姜播种行内铺设滴灌带来浇水、浇肥,可以防止大水漫灌传播病菌,能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与危害。(3)地表覆物。在生姜生长高温季节,可于生姜第2次大培土前,在生姜种植行地面覆盖松枝或者胡柴,结合滴灌或者微喷灌,可有效降低生姜茎基部及以下的温度,从而通过温度控制,达到控制病害发生危害的效果。
5.4 生物防治
许多研究报道,多种木霉菌对生姜茎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莱芜市农业科学院生姜团队于2013年研究筛选出了2种生防菌,即哈茨木霉和青霉,其室内抑菌率分别高达50.97%和55.23%,盆栽防效分别高达74.83%和61.9%,为该病的生物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2018—2019年,笔者利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哈茨木霉菌剂在生姜病田内施用,防效达40.21%。甲壳胺也可以预防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而且对环境友好。田间施用含木霉菌或者甲壳胺的有机肥作底肥和追肥,可有效减少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
6 小结
生姜受姜茎基腐病危害,防治不当会严重影响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露天栽培生姜的姜农往往在发现病情时才进行防治,而且首先选择化学药剂防治,此时已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药剂过度使用,生产出的生姜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到限制,还影响到农民稳定增收;因此,大力推行上述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