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11康秀玉
康秀玉
(香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香河 065400)
香河县地处京津之间,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依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拥有核心资源加持。香河县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尤其以五百户镇最为集中。以前,香河产业以家具为首,但近年来,香河县委县政府逐步重视农业生产,加大了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得全县蔬菜得以迅猛发展,品种日趋丰富,种植方式日趋多样。随着社会消费水平和高标准蔬菜供应能力的不断提升,京津直辖市和首都功能城市将凸显其巨大的高端市场消费潜力,香河县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蔬菜产业示范县”,重点承担北京市场蔬菜供应任务,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作为环首都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之一,香河县蔬菜在应急保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蔬菜发展上的不足,急需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香河蔬菜产业发展。
1 香河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蔬菜生产情况
2020年香河县蔬菜播种面积7 380 hm,品种主要有香菜、菠菜、小白菜、韭菜等,总产量39.72万t,总产值45 047.87万元,其中日光温室、大中棚、小棚等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 490.67 hm,产量22.14万t,产值24 960.67万元。香河紧邻京津,主要营销方式是产地批发、当地经销商贩往外地或外地客商前来贩运、当地零售等,近几年香河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京津高端消费市场,已有多家合作社与京津实现农超对接,如桑梓乐园、鲜速达、绿福、美鑫、康隆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对象包括海底捞、呷哺呷哺、京客隆、永辉超市、天津食品集团等知名企业,在提高自身收益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1.2 蔬菜产业优势
一直以来,香河都致力于将蔬菜种植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蔬菜品牌建设,以品牌做市场营销,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工作。截至目前,蔬菜商标共注册7个,分别是香河县桑梓乐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桑梓乐园”、香河藕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荷情荷礼”、农道(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爱城”、香河县乐农美联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香美农果”、香河县绿福韭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好四刀”、香河碧先特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赤黄香飘”及香河县东旺家庭农场的“泃香源”。香河的蔬菜种植主要以菠菜、香菜、韭菜等叶菜类为主,其中韭菜是特色,并在2019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获评“廊坊市韭菜生产优势区”和“香河韭菜”市级区域公用品牌。
1.3 规模带动情况
香河拥有省级农业园区1个,即荷花产业园区;市级农业园区3个,分别是荷花产业园区、东方千年古葡萄庄园和乐农美联生态农场。香河以重点园区为抓手,新建设施与改造设施相结合,推动高端设施蔬菜发展。2019—2020年连续2年,香河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到县级财政资金200万元,用于补助县级设施蔬菜标准园和新型农业产业园,其中2019年补助设施蔬菜标准园4家、新型农业产业园2家,2020年补助设施蔬菜标准园6家、新型农业产业园2家,使其在发展高端设施农业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生产能力和效益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打造品质一流、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样板和亮点,进一步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2 香河蔬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老龄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
大量的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农村而外出打工,不想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现有的种植户基本都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从事种植工作已相当吃力,劳动力紧缺,加之具备专业素养的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只能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而新技术推广难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也间接导致了蔬菜生产面积下降,产业萎缩。
2.2 生产成本高,投入资金不足
香河县有相当一部分蔬菜设施仍为20世纪90年代建造,标准低,结构简易。现有设施主要有大拱棚、中小拱棚和日光温室,多为竹木结构,薄膜、棚架多年重复利用,支撑用的立柱为水泥方桩,不仅低矮,还影响采光,遇到不良天气极易倒塌,导致设施抗灾害能力差,现代化的四季棚又价格高昂,农户自己不愿投入,而政府扶持多以规模化农业企业为主,门槛过高,个体种植户只能望而却步;另外,随着城镇化日新月异,土地价格不断高涨,土地流转费用也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明显阻碍。目前,香河的土地流转费用每667 m在1 200元左右,高额的土地流转金,使得绿德隆、绿福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纷纷去张家口、天津武清包地种植,无形中影响了香河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2.3 重化肥轻有机肥,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
近些年,蔬菜种植户为追求短期内的高效益,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却忽视了施肥过量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的问题。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增加蔬菜产量,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造成土壤菌群失调,从而使得土壤板结严重,通气与透水性差,会加重蔬菜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导致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下降,这也是当前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龙头企业实力弱,示范带动效果不显著
以前,香河县的蔬菜生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近几年,随着蔬菜生产逐步向种植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通过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蔬菜产业不断壮大,但缺少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目前蔬菜种植方面的市级龙头企业仅有1家,为香河县百运达食用菌种植园,难以带动整个蔬菜产业发展,更难形成规模型市场效益。
2.5 高端精特蔬菜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香河县的蔬菜多以韭菜、香菜、菠菜等叶菜为主,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优、新、稀品种。以前香河县有多家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蔬菜,但自2018年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取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后,绿色蔬菜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优势,在全县域提升绿色、优质蔬菜发展水平,以优取胜无疑是在蔬菜产量日趋饱和条件下再进一步发展的出路。香河已具备气候、水文、市场等发展绿色蔬菜的诸多有利条件,但受制于认证费用高、种植户文化水平低、眼界窄等问题,香河至今没有企业进行绿色认证。
3 对策及建议
3.1 打造香河品牌
立足重点特色优势,筛选一批名、特、优、新蔬菜以及具有传统影响力的产品,在品种、外观、口感、营养、文化内涵、生态环境、贮运保鲜等方面提升香河蔬菜整体形象,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蔬菜企业品牌创建主体作用,鼓励农业企业打造优势品牌,发展特色效益蔬菜品种。让香河蔬菜摆上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在市内市场形成明显优势、在省内市场形成比较优势、在国内市场形成品牌优势,扩大“香”字号蔬菜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3.2 推行节本增效措施
一是农机作业替代人工劳动。加快引进推广适宜蔬菜生产的小型农机具和节水灌溉设备,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是通过熟化深耕、间作套种、养地用地、轮作换茬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三是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应用防虫网、粘虫板、熊蜂授粉等绿色生态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人工投入,以充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维护生态环境。四是通过测土配方,减化学肥料、增有机肥料,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同时,重基肥轻追肥,大力推广优质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使土壤中养分多样化,不仅能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和提高蔬菜的品质,且有机肥料中含有的酶类和生长促进物质对蔬菜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3.3 健全产销对接体系
一是结合特色优势蔬菜,实现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让香河蔬菜很快融入现代化流通体系。二是发挥好龙头、展会和品牌市场引领作用,搭建蔬菜产销对接和农业招商平台。通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廊坊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举办品牌专题推介活动等形式,开展地头直销、产地直供、物流配送等新业务。三是引导企业科学规划生产,优化流通、监管、调控等措施,提升“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和流通能力,与北京物美、京客隆等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稳定产销关系,如桑梓乐园与海底捞的合作,蔬菜价格每一年都按固定的价格走,不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动,从而保障农户利益。四是发展休闲蔬菜产业。发展乐农美联、大爱城等生态农场进行蔬菜采摘,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采摘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赋予蔬菜产业更多内涵。
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改善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坚持以设施栽培尤其是高端设施为主,露地栽培为辅,大力发展温室蔬菜,错峰上市,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主管部门应在项目立项、用地保障、资金整合、人力资源、科技支撑、市场流通、行业指导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形成“合力推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重点支持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端精品打造。
3.5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农民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政策扶持提高职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