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课堂因故事而精彩

2022-11-10张成梅

教育界·A 2022年26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课堂导入枯燥乏味,历史知识零散琐碎,学生听课分心走神,这些都是造成初中历史课堂低效的根本原因。巧妙地融历史故事于课堂导入环节中,能够使课堂导入的过程更加有趣;巧妙地融历史故事于新知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原本琐碎的知识更加系统;巧妙地融历史故事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文章分析了融历史故事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张成梅(1977—),女,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天泰城学校。

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是悠久、辉煌、漫长的史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古典诗词、武侠小说、人物传记、影视作品里都能够窥到历史故事的影子。古典诗词因历史故事而变得意蕴深远,武侠小说因历史故事而变得更加生动,人物传记因历史故事而变得更加鲜活,影视作品因历史故事而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同样,初中历史课堂也会因历史故事而变得更加精彩。

相比于繁杂、乏味的历史知识而言,历史故事显得尤为生动、精彩。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历史知识。历史故事与历史知识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以历史故事为扳机,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以历史故事为线索,教师可以编织一张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网;以历史故事为焦点,教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历史故事,让枯燥的课堂导入趣味化,让琐碎的知识一体化,让分散的注意力集中。

一、历史故事,让枯燥的导入趣味化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铺垫,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推手[1]。复习旧知、铺垫酝酿是课堂导入的基本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教师既要为学生探究新知做铺垫,也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夯实了知识之基,学生的探究之路就会更加平坦;点燃了兴趣之火,学生的探究之力就会更加充沛。

复习导入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诚然,一些常规的复习导入方法确实能够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知识铺垫,但是,在激发兴趣方面,这些方法的效果却不太明显。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紧扣教学内容,精选一些有趣的、精彩的历史故事,以这些历史故事为引子,自然地导入新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这一单元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用“一袋干粮”的故事导入了新课。长征途中,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为了照顾一名伤员,自己的那袋干粮失手掉进了河里。小姑娘知道每个人的干粮都是有限的,她不想让大家因为自己而挨饿。于是,小姑娘就悄悄地在自己的干粮包里塞满草根、野菜。没过多久,小姑娘就饿晕了。当护士长发现小姑娘的干粮包里只有草根、野菜时,潸然泪下……

又如,在教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周恩来从事外交工作的几个小故事引入新课。故事一:18元8角8分的故事。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名西方记者向周恩来总理提问:“中国人民银行一共有多少资金?”周总理回答:“18元8角8分。”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有人民币面值的总和。故事二:马路的故事。同样,也是在一次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西方记者故意刁难,向周总理提问:“在中国,有一种现象让我非常不解,明明是人走的路,但是为什么会被称为马路呢?”面对该记者的刁难,周总理智慧应答:“因为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称之为马路。”

在第一个案例中,学生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一袋干粮”故事的同时,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第二个案例中,关于周总理智慧外交的两个故事,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部分内容的兴趣。可见,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导入过程趣味化。当课堂导入变得有趣之后,导入就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能够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知、参与活动的内驱力。依靠这种内驱力,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让课堂的各种生成如汩汩泉涌。

二、历史故事,让琐碎的知识一体化

尽管从整体上来看,初中历史教材中各个章节的内容是互相关联、彼此联系的,但是,在大部分学生眼中,这些知识却是琐碎、零散的[2]。當学生不能系统、完整、具体、全面地梳理相关知识点时,他们就难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如何将历史教材中琐碎、零散的知识一体化,也就成为每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思考的焦点与努力的方向。

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以及结果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点中的时间、地点、事件、意义等元素融入历史故事中。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将看似琐碎的历史知识一体化。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个安史之乱的小故事,将这部分琐碎的历史知识一体化。唐朝中期之后,先前的府兵制度因为各种原因而遭到破坏,代之以募兵制度,一些驻守边防城镇的节度使开始大肆招募军队,这就使得边防节度使的势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朝廷的权力也就被这些节度使吞噬、瓦解。天宝元年,尽管唐朝举国上下有将近55万兵力,但是真正归朝廷管辖的士兵只有不足6万,其余49万兵力均归各地节度使掌握。朝廷的兵权被各地节度使“架空”。天宝十四年,时任节度使的安禄山勾结同样为节度使的史思明,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公然反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唐玄宗紧急召集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扼守潼关。但因唐玄宗求胜心切,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兵平叛,结果,哥舒翰因不敌安禄山叛军而惨败,并且在惨败之后,投降安禄山。在击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之后,安禄山叛军长驱直入,直击长安……

又如,在教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大运河的故事,将书中原本零碎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在故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猜测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初衷。有学生认为,开凿大运河是为了方便农田灌溉。也有学生认为,开凿大运河是为了促进经济繁荣,就好比现在修建高速公路、高铁一样,能够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有学生认为,开凿大运河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一条流淌千年的运河,为沿岸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繁荣。但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出于军事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运河开凿的军事目的,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一步讲述隋朝时期发生在大运河的一些战争故事。

在案例一中,通过聆听这些历史故事,学生对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重大影响,唐朝衰亡的原因与过程等会有一个清晰、具体、完整的认识。在案例二中,通过聆听关于大运河的故事,学生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也会有完整、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在学生眼中原本零散、琐碎的安史之乱历史知识,变得一体化、条理化。当学生将琐碎、零散的历史知识一体化之后,他们运用这些历史知识的能力会逐渐增强,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时空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会不断提升。

三、历史故事,让分散的注意力集中

课堂是学生探究知识、发展思维、培养习惯、塑造品质的主阵地[3]。尽管如此,倘若学生在课堂中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生探究知识的效果就会下降,发展思维的过程就会变得迟滞,培养习惯的步伐就会放缓,塑造品质的程度就会减弱。在课堂中,学生为什么会神游?为什么会分心?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呢?是因为有一些外界因素干扰,还是因为学生的内在因素?是教学内容不够有趣,还是教学活动不太丰富?显然,学生在课堂中神游也好,分心也罢,注意力不集中亦然,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学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如果教学内容有趣,学生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转移到教学活动上。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趣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窃以为,如果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历史故事完美地结合,就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

集中。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盛唐气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一些历史故事,向学生直观地呈现“盛唐气象”。故事一: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空前鼎盛,印度、波斯、高丽等各国商人云集长安等中原城市,使得这些城市一度成为国际商业都会;社会方面: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夜不闭户;文化方面:李白等文人墨客创作了一篇又一篇传世佳作;同时,音乐、美术等文化事业也异常繁荣。在讲述“盛唐气象”时,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具象地了解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些展现盛唐时期繁荣景象的微视频。当然,教师在剪辑这些视频时,还可以配上一些优美的音乐,以此更好地衬托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故事二: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创造盛唐的辉煌景象,除文臣武将的竭力辅佐之外,长孙皇后功不可没。长孙皇后不仅生活节俭,还深明大义。当唐太宗想要任命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时,长孙皇后极力劝谏,并将汉朝吕后视作前车之鉴。的确,皇亲国戚专权,会让更多贤才隐居田野,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另外,长孙皇后还在关键时刻向唐太宗举荐贤才,正是这些贤才让唐太宗时期国泰民安、国运昌盛。

从这两个历史故事中,學生不仅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盛唐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景象,还能够对唐朝繁荣昌盛的成因以及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有比较清晰、具体、完整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借助一些有趣、精彩的历史故事能够唤醒学生,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到历史故事上。如此一来,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也就如流水,流淌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并被学生内化为历史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历史故事是广阔的历史知识海洋中的一部分,但是,历史故事与历史知识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相比于琐碎的历史知识而言,学生对精彩、经典的历史故事更感兴趣。大量实践一再表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立足历史教学内容,精选一些历史故事,就能够使历史课堂导入趣味化,使历史知识探究一体化,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当课堂导入变得有趣,历史知识的编排变得有序,教学变得有效,历史课堂会因历史故事而变得更加精彩,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志刚.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5(28):147.

[2]旦知才旦.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4):311.

[3]陈杨.试析历史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J].锋绘,2019(02):197.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