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6-12-22汪强强
汪强强
摘 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相关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历史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合理导入
历史故事的情节是历史故事的重要基础,一个完整有趣的历史故事需要有吸引人的开头、充实的内容和有力的结尾,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现就历史小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能够利用相关小故事合理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一节真正有效率的历史课,首先在于能否一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课堂导入对于历史教学至关重要。一位教师在讲《经济大危机》时,这样开头。师问:“同学们,你们都了解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的事,可是你们知道美国总统中来华时最年轻的一个是谁吗?”不待学生回答,接着讲,美国总统中来华时最年轻的是胡佛。1899年,25岁的胡佛来我国开滦煤矿任工程师,他见附近土法淘金后的废砂中仍含有大量黄金,就用每担一个铜板买去了“废砂”,开起简单的冶炼厂。先用氯化钾液使“废砂”中的金变成氯化金溶液,然后投入锌粒,析出黄金。胡佛就是靠这样盘剥中国的物力、人力,而成为百万富翁。他以此为基础跃上美国政坛,于1929年4月当上美国31任总统。当时美国正处于20年代最繁荣的顶峰,美国资产阶级认为:“这一次繁荣将永远留在人间。”胡佛就职演说中说:“美国将永远消灭贫困,在我任期内,保证工人生活将大大改善”胡佛讲话的余音尚萦绕着美国人民的耳畔,1929年10月,纽约却传来了股票交易所股票价格暴跌,一天抛出1300万股的消息,它迅速蔓延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又一场大灾难来临了。什么灾难?生答:“经济危机。”我们今天就是讲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这样导入正课。
二、教学中穿插合理的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一节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才能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状态,又能够确保课文内容顺利讲解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我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2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适时的在课件中让学生观看“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张謇兴办企业的过程,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这样,学生在思考之前首先有了兴趣,通过故事进行思考,又适时的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拓展。
三、利用历史小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历史教材中许多名垂青史的故事就是凝聚爱国精神的生动教材。如我在讲《马关条约》时,穿插了很多课外材料,尤其是穿插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故事,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中分清历史人物的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比如,讲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的时候,适时的穿插孙中山为革命的鞠躬尽瘁,以及袁世凯卖国的《二十一条》。
四、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挫折教育
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挫折承受能力令人担忧,个别中学生因为一两句批评、成绩不好等离家出走,甚或轻生的事时有耳闻。历史教材中相关故事很多,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三千铁甲吞吴”。西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成一代名将,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受残酷宫刑写下不朽的《史记》,大音乐家贝多芬经历千百次的失败,创作著名交响曲……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悟、领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敢于面对困难、挫折、勇于从跌倒的地方站起,做生活的强者,“昨天的故事”就变成“今天的故事”了。
五、用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自信心
通过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小时候的故事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自信心,使他们相信,一些伟大人物小时候就被旁人认为是差生,甚至被逐出校门,但是通过他们自己的钻研,他们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见能力大小的问题就是自信力大小的问题。
六、有利于初中生丰富思维增加知识
在历史课上增加讲述历史故事的环节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单一,因为有趣味所以更加受到学生的喜爱。再者初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反应有点慢,跟不上老师的进度,长时间后就产生了厌学的情况,那历史课上添加历史故事这种方式却让学生眼前又焕然一新。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以往的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轻松接受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的精神。再从小范围性来说,仅仅是一门历史课增加了讲述历史故事这样一个环节,增加的氛围和乐趣也不过是就局限于历史课上面而已。但是从大方面来讲,造成的影响力却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