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育,促进幼儿幸福成长

2022-11-10陆美

教育界·A 2022年2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幼儿教育

【摘要】生活化教育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加强教学和生活的关联,立足生活实际,为幼儿提供贴近实际生活、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实施生活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与掌握技能,还可以促进幼儿幸福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教育;幸福成长

作者简介:陆美(1977—),女,江苏省启东市万安幼儿园。

促进幼儿幸福成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在幼儿教育中贯彻生活化教育理念,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养成积极生活的态度。本文从一日活动、区域活动、美术教育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立足生活开展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以期助力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立足生活,让一日活动更高效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习惯培养

习惯和行为虽然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习惯是一种长期的、高层次的自觉行为,而行为有极大的随机性。人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但真正对一个人造成深刻影响的是习惯[1]。对幼儿而言,良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意志力,而这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教师可在一日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巧妙设计活动环节,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教师在指导幼儿用餐时,可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首先,教师通过示范为幼儿展现不同的生活情境:一名教师用餐时细嚼慢咽、不交头接耳、不浪费食物等,而另一名教师用餐时狼吞虎咽、不停说话,手上还拿着玩具玩耍。教师通过鲜明的情境对比,让幼儿看到了文明用餐与不文明用餐的区别,内心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此时,教师再询问幼儿更喜欢哪一名教师的用餐方式,幼儿自然会更喜欢文明用餐的方式,从而对用餐习惯形成了正确的认知。接下来,教师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组织幼儿模拟家庭用餐活动,鼓励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等角色,让幼儿在真實的场景中学习正确的用餐习惯,如细嚼慢咽、吃饭时保持安静、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这样的情境教育手段,不仅可以用来培养幼儿的用餐习惯,还可以用来培养幼儿洗脸刷牙、午睡、整理衣服等习惯。如此一来,幼儿将在一日生活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的发展现状和成长规律做到了然于心,认真观察幼儿的一日活动情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导幼儿,使幼儿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学习良好的行为。

(二)融入生活活动,渗透劳动教育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是从知识和技能的层面训练幼儿,更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培养幼儿,使其全面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幼儿本身就欠缺劳动意识,再加上有的家长溺爱幼儿,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导致幼儿远离劳动,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一些劳动责任[2]。事实上,只有让幼儿主动承担自己应做的事情,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在幼儿阶段,劳动教育主要包括两大路径,其一是集体劳动,其二是自我劳动。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对一日活动展开个性化设计。针对小班幼儿及中班幼儿,教师应使用自我劳动的培育形式,如用餐以后,要求幼儿清洗自己的餐具,并将饭桌擦干净;在午睡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脱衣服、叠衣服、整理枕头和被子;在盥洗活动中,要求幼儿正确使用牙刷、清洁毛巾等。通过自我劳动的形式,幼儿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还能形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劳动的培育形式。比如,活动课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派发物品、搜集素材的任务;活动课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幼儿整理并清洗区域内的相关物品、清扫地面、整理桌椅、倒垃圾等。

在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因此,教师需要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对接生活经验,加强自主探索

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师应注意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并从生活化的角度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一日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是组织活动,还要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激发幼儿对生活的探究兴趣。

比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植物生长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要求幼儿提前在家中或者小区里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状态,并记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和同伴展开交流,说一说对这些植物的认知。幼儿通过活动前的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植物知识,因此可以很快沉浸到活动氛围中,交流自己的发现。如有的幼儿可能会发现一些图片上的植物和自己家中养的多肉植物一样,此时教师可以调动他的生活经验,让他给其他幼儿讲解多肉的相关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就可以知道多肉植物因为根茎叶都比较饱满,所以才有了“多肉”的名称;多肉本身耐寒、耐热,不需要频繁浇水,比较好养活;多肉有很多类型,颜色也多种多样,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在以上的一日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布置活动前任务,让幼儿提前在生活中观察花草树木,积累生活经验,然后在课堂上提供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认知植物,鼓励幼儿交流生活经验,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发现生活的乐趣。

二、回归生活,让区域活动更鲜活

(一)投放生活化的区域游戏材料

在幼儿集体活动中,区域游戏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育,还能使幼儿学习到生活知识与技能。在组织区域游戏时,教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游戏材料的问题。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从生活化的角度发掘一些可用的素材,并将其引入幼儿的区域游戏中,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使幼儿的探索与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升。

比如,在幼儿园美工区,教师除了给幼儿提供一些基础的美工用品,如剪刀、白纸、蜡笔、铅笔、彩笔等,还需要从生活的角度丰富资源,让幼儿从自己的家中带来一些可利用的素材,如礼品盒、牙膏盒、饼干包装袋、毛线、各种各样的扣子和饮料瓶等。接着,教师将幼儿收集来的废旧材料投放到美工区,积极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想一想用这些废旧材料能够做些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发挥创造力,可能将纸盒子制作成一个个漂亮的“小别墅”,还用彩色包装纸贴在这些“小别墅”的“外墙”上,给这些“小别墅”涂上一层漂亮的墙饰;还可能用废弃的瓶瓶罐罐制作成不同的花盆,同时用一些颜料给这些花盆画上漂亮的图案,并将一些多肉移植到这些花盆中,制作成漂亮的盆栽等。

在区域游戏中,游戏素材的选择非常关键,教师不仅需要考虑游戏素材的安全性,还需要从生活化的角度筛选一些废旧材料,并鼓励幼儿对废旧材料加以改造,这样才能锻炼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布置生活化的区域游戏场景

在区域游戏中,除了游戏材料的选择问题,教师还需要注重区域游戏的场景布置问题。有的教师对区域游戏的场景不够重视,从而减少了区域游戏的趣味性,导致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事实上,幼儿大多年龄较小,更加偏爱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事物越是生动,就越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形成深刻的印象。

在幼儿教育中,培育幼儿的社交能力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而判断一个幼儿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主要的依据是看该名幼儿是否在不同的场合,懂得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他人沟通,并将自己的想法准确传递给他人。鉴于此,教师可联合配班教师,与其通力协作,在园内各个区域为幼儿创建不同的环境,布置出不同的场景。比如,教师可为幼儿布置出“餐厅”“超市”“银行”“菜市场”等幼儿相对熟悉的场景。为了加强这些场景的真实色彩,教师还可在里面投放一些相关道具。比如,在构建“肯德基”这一生活场景时,教师可针对肯德基的布置风格,对场景进行优化,不仅增加“点餐台”,还装饰一些点餐广告,甚至还提供服务员的服饰给幼儿,让幼儿扮演服务员。

在区域游戏中,场景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游戏场景中增添一些生活化元素,这樣可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幼儿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都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与发展。

三、回归生活,让美术教育更鲜活

(一)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素材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美术欣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幼儿园内组织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应立足幼儿的现状,为幼儿灵活选择学习素材。一般而言,教师会比较喜欢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具备较高的欣赏价值。但不是所有的经典作品都适合用来给幼儿欣赏的,有的题材远离幼儿的生活,过于抽象,会让幼儿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选择素材时,最好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作品。

比如,针对小班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凡·高的美术作品《星空》作为教学素材。这是一幅非常经典的画作,其题材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画面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仰望星空的一些经历和体验,比如何时何地和谁一起欣赏星空、看到了什么星星、觉得星空怎么样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星空》这幅画中的有趣细节,说一说画面中的形象、线条、色彩等有什么特点,谈一谈自己对这幅画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展示摄影师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真实的星空照片,让幼儿将这些照片和凡·高的《星空》进行对比,想一想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说一说自己心中最美的星空是怎样的,并将其画下来,和同伴一起交流画作。

幼儿的美术欣赏水平有限,教师在选择美术欣赏活动的素材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欣赏内容,并结合幼儿的水平引导幼儿欣赏,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活动效果。

(二)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

为了提高美术欣赏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为幼儿设计生活化的美术欣赏活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生活阅历,而这些恰恰是幼儿所欠缺的地方。教师通过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欣赏活动,可以降低美术欣赏的难度,加深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使幼儿充分体验到趣味性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积极性。

比如,组织“中国传统剪纸”的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可给幼儿提前布置活动任务,让幼儿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一些剪纸作品,要求剪纸作品贴近生活实际,比如剪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小动物、汉字等,然后带到班级中展示。教师将幼儿提前准备好的剪纸作品贴到班级的主题墙中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与交流。教师要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具有什么生活化特色等,或者说一说自己对别人的剪纸作品的看法和感受,以此提高幼儿的欣赏

水平。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设计生活化活动,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作,并从生活化的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把握艺术作品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结语

生活化教育是一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形式。在组织和开展幼儿一日活动、区域活动和美术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时冰.浅谈生活化的游戏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5.

[2]李晓霞.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2020(51):7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幼儿教育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以“生活”为眼,定格美好瞬间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