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再利用模式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2022-11-08曹俊逸孟醒申世广

设计 2022年20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策略

曹俊逸 孟醒 申世广

关键词:再利用模式 工业遗产 景观设计 策略 景观高品味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区中聚集的大量工厂逐渐向城市郊区搬迁,使得市内大量工业遗产建筑被闲置或放弃,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成为城市更新的热点领域之一。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工业技术内涵,兼具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从古至今留下的工业遗产,无一不经历了建成-发展-萧条,共同见证了人类工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的历史发展。目前,不少城市的历史个性、城市发展故事,甚至城市精神,都以工业遗产作为重要传播介质,对其予以保护、利用,便可用来讲述城市的历史背景、构建城市的历史形象。工业遗产景观对工业遗产价值提升和利用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工业遗产展开有针对性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为工业遗产景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及其特点

(一)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分析

从国内外城市工业遗产利用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主要有五种模式。

1.创意产业园模式

创意产业园是将工业厂区尤其是厂房进行改造而成一个集生产、贸易、休闲、居住为一体,以创意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多功能园区[2]。主要有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中心、展览中心等产品形态。此类项目特点:占地面积大概100亩-1000亩,主要体现文化、休闲、创意,核心客群为高端客群、专业客群、大众客群。比如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位于南京东南的秦淮河畔,原为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金陵机械制造局,通过保留19世纪末包豪斯学派的人字形屋顶厂房,在室内外进行二次設计;户外道路保留了当时的仪器作为道路景观,这些原始的仪器后来被设计师放置在场地中,重新定位了特色仪器,渲染出工业时代的氛围。

2.景观公园模式

景观公园是一种拥有完善的工业设施和良好的绿色环境,并让游客可以观赏,休息,展开科学、文化、运动等活动的公共绿地,其模式是根据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合理使用和改造,并将工业遗产作为主体而进行的[3]。比如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址为钢铁业巨头帝森(Thyssen)钢铁公司工业基地,改造时将帝森工厂旧址进行原址保留,公园的有机部分由保留的铁路、火车、巨大的滑轨吊装机、烟囱、鼓风炉、沉淀池、水渠等工业元素组成;把高架桥下面的围墙围起来的这些空间改造成一些尺寸不一样的种植园;厂区堆积的废弃矿渣、焦炭废物利用,将其用于施肥,供植物的生长,或者直接用作地面改造的材料;丢弃的大铁板也可以直接用于地板的铺设。

3.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模式是提炼整个工业遗产的历史,基于真实的历史对工业遗产予以包装,通过合理地改造,以“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大众可以亲历博物馆,对历史进行学习。一般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改造时,便会优先选择博物馆模式,企业根据工业遗产本身的特性,分别改造为露天博物馆或室内博物。露天博物馆能够将更全面的展内情况展示给大众,更详细地为大众展示生产线,升华大众的观赏意义。和记洋行由外资注入,自从在南京开了第一家工厂后,称霸南京甚至全国的食品加工行业。它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宝塔桥,也是一家具有殖民买办特色的工业企业,这也是南京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最前线,对于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史是十分重要的基地。此外,南京和记洋行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贸易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亚洲“第一个冷库”“南京北极”等都是对其美称,是中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遗址不但保存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建筑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将和记洋行开辟为历史博物馆,对于反映和还原那段历史和进行爱国注意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4.休闲购物模式

休闲购物模式是指主体是工业遗产,并在其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改造,利用工业的文化和文明吸引人们去旅游购物[5]。主要适合改造的工业遗产类型为矿坑遗产和工厂遗产,一般可改造为购物中心、度假区、度假酒店等,主要包含休闲度假、高端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比如英国伯明翰旅游小镇在保留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它已转变为一个让人们感受艺术、享受音乐、放松身心的场所,形成集休闲度假、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体系(图4)。特别是对城市运河的改造非常成功,运河两岸原有的工厂仓库和作坊保留了历史遗迹,改造成了人们体验艺术、放松身心、吃饭购物的场所。驳船书店、“影子”工厂、捷豹和路虎体验中心、吉百利巧克力世界等,都是游客必游的工业旅游景点。

5.其他再利用模式

除了这四种比较常见的再利用模式外,典型的其他再利用模式有特色教育利用模式,特色住宅利用模式,新型产业再建模式等。比如维也纳煤气城建于1896-1899年,最初是一座天然煤气塔,曾经是欧洲最大和最古老的天然气塔。1986年,这些庞然大物因为奥地利在1970-1978年将其国家天然气供应转向天然气被完全抛弃。1999年,它的潜在价值被四个年轻人看到,这些看似无用的巨物被他们创造性地变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煤气厂城”(Gasometer-Town)。“新城”占地92300平方米,在整个建筑内,不仅包含着可供居住的公寓615套,还有另外的青年旅社、幼儿园、占比1/9面积的办公大厦、三层的商业中心、15幕的电影院和小型音乐厅。

(二)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五种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再利用模式在改造策略、使用范畴、优点与难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特点见表1:

二、基于再利用模式下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由于工业遗产既有共性特点又有个性特点,所以基于再利用模式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策略也分为共性策略和针对性策略。

(一)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共性策略

通过对上述模式特点的总结,可以得出结论,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如何找寻工业遗产的定位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基于再利用模式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共性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留策略保留是工业遗产地户外遗迹景观设计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能很好地表达工业遗产地的特点。例如工业时代的烟囱、变电站的一些工业部件、户外管道都可以保留下来,这对延续场地文脉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对象,可以将保存下来的工业碎片加工成工业雕刻,一些结构,如室外设施、墙壁、基础等,常常能引起独特的情感体验。

2.更新策略

为了对旧工业设施的功能进行置换或将其形式进行改造,对老的工业设备新功能的发掘,就需要对一些工业遗迹进行更新改造。

例如,在废弃的工业用地上,对一些拆除的结构或设施进行重组,或者替换一些通用功能,如将工业设备改造为娱乐设施。此外,还包括室外基础设施的改造,主要是道路、裸露水电管道等基础设施的维修或改造。

3.重生策略

重生策略是指对工业废弃物的重新利用,通过对场地的最小干预,且尽可能地对废弃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例如,将钢板熔融后铸造其他设施,砖和石头被用作混凝土的骨料,来自解体建筑物的碎片被用作现场填充材料等。同时,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不仅体现了生态保护的原则,也可以看作是形成遗产空间特征的独特资源。

4.全新设计策略

由工业遗迹或材料改造而成的设施体现了工业文化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因此,根据再利用模式的特点,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设备,如信息设施(路标、导游、电话亭等)、卫生设施(垃圾桶、饮水机、公厕等)、照明设施、交通设施(车库、停车架等)等,以及智能设施(5G、自动驾驶设备等),但这些设施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公共设施,应根据工业遗产的风格特点让这些新增的设施也融入工业文化符号,使新设置的设施符合工业遗产的地域特色。

(二)工业遗产景观设计针对性策略

1.创意产业园景观设计策略

创意产业园景观设计中会将具有较高历史和研究价值的工业遗存构筑物,各类建筑物本身周围的景观就比较适合用来观赏,只需移位便可作为景观。创意产业园景观会将工业遗产本身的特色元素作为主题,融入现代景观的特色,设计出新型的景观。

(1)多元化艺术设计理念

工业遗产在再利用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后,可在原有构筑物基础上进行改造,营造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塑造场所精神;利用个别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或者金属材料、废弃机器设备或其零件等,经过重新设计与加工后作为景观小品、雕塑艺术作品,为了推进景观空间突出的文化主题和强烈的文化氛围。例如,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原有的酒吧式建筑结构、管道和设备都力图保持具有历史痕迹的工业特色和口号,是与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具有新活力的艺术作品是由这些建筑改造而成(图1)。

(2)构筑物景观与空间的复合

根据构筑物的特点,对景观空间进行设计,重点是协调整个构建物与空间,使景观浑然天成,增加观赏体验感。其次,尽可能保留空间内建筑的作用,增强功能属性。将原有工业建筑打造为多功能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周围居民可在这里体验园区文化与享受现代化城市工业景观,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更新和文化再生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成都的“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曾经是原红光电子管,它改变和再生后变成了文学艺术年轻人的喜爱地。车间外墙上火红的标语、手绘传达着一代人的奋斗史[7](图2)。

2.景观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景观公园景观设计注重生态环境营造与保护,对遗留下的建筑、构筑物等进行重新设计,成为新的景观。景观公园多以山水植物图,地形地貌为底,利用大量人工栽培和繁殖的动植物景观资源构建一个全新的自然生态环境。

(1)生态化设计

例如,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为实现亲水的生态湖滨,采用低干预景观策略,保留了两岸的乡土植物,结合周边环境来不断将人工景观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设计阶梯式栈桥,并通过修建挡土墙,形成一系列阶梯式水上种植平台及湿式种植平台(图3)。

(2)景观分层化设计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可分为四个景观层次:一是铁路公园与高架步道结合,在公园内建立最高层次,建立了不同领域的连接,加强城市交流。其次,将水景观层垫在公园底部,能够增加景观的观赏元素,另外,利用排污设备收集雨水,也可保证景观不会因暴雨而积水,最后的雨水全部经过处理,流入埃姆舍河;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人行道和桥梁,为行人提供便利;最后,对所有的公园设施进行设计,加上台阶、园林等丰富公园元素,使整个景观公园能够契合主题,在功能上突出公园的观赏功能(图4)。

(3)重构绿色景观系统

例如埃姆舍尔景观公园,通过串联毗邻城市公园,重建城市生态廊道,并利用廊道修复该区生态网络为原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改善了公共环境,为当地和附近居民营造出一个乐趣无限的公共空间,人与自然动植物的协同发展。

同时,由于活跃的煤炭开采,周边区域持续污染着自然环境,场地上的材料被设计师循环利用,既用作建筑材料,也用作植物生长的媒介。在整个绿色景观中,将场地中的一些肥料材料废物利用,用于微生物的繁衍,帮助土壤污染物的消化,促进自然循环(图5)。

3.博物馆景观设计策略

博物馆景观模式会尽可能保留下这些遗迹,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原历史并成为历史的形象载体[8]。博物馆的风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展示,在观众面前用特定的文化方式呈现。

(1)彰显原貌

为了保持产业遗产的历史意义,请尽可能满足安全标准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保护原始场景。例如,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和Ⅳ号煤矿旧的标签检验办公室、卫生间、照明室、工资厅等,作为博物馆景观一部分进行展览(图6)。

(2)工业文化传承

采用不破坏建筑物拆除性的外部设计,为复原原图制作详细的景观设计书。比如,宇宙瓷厂原烧炼车间装备工业烧制设备三套,且烧制设备来源于不同时代,每套设备精心装置,真实还原烧制场景,配合灯光营造氛围,使得旅客通过浏览内部,熟络烧制生产的过程。室外则重点展示产品流水线,共同展示工业文化(图7)。

(3)整体性与原真性的展示

景观设计应符合工业遗产地的原始风格,工业遗产地博物馆的设计应在综合环境中考虑,而不是单一、孤立的设计。整体的设计都必须重视视觉感,在视觉设计中加入文化,使得视觉观赏时还能兼有文化的领域,以达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又例如,这座三层的工业文化博物馆是通过罗马的一个工厂改造形成的,里面主要是男性的雕塑,有着沙文主义的色彩,不同时代的元素——罗马雕塑、现代车间在这里碰撞、组合、融合,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7](图8)。

4.休闲购物模式景观设计策略

在休闲模式景观中可以在原有空间中增加新的设施,但如果这些设施具有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就必须融入遗产文化或当代艺术特色。

更好地融入了地域文化以及工业遗产的符号。休闲购物模式景观设计会在原本构筑物、建筑等基础上改造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景观,另外,还追加了信息设施(指示牌、示意图、电话展位等)、卫生设备(垃圾罐、水点胶机、公共厕所等)、照明设备、交通工具(车棚、停车场等)等新设备,这些设施会融入了工业文化符号,一般的城市公共设施有所区别。例如德国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区,保留了十二号矿井,利用“新客观主义”风格,基于昔日的传送带和机械设施,建设现代的艺术画廊、展览大厅、饭店、游泳池、滑冰场、购物中心等,把昔日的矿区变成了娱乐和文化场所(图9)。

5.其他模式景觀设计策略

其他模式更加注重居住或者教育功能,但景观设计可能并不突出。其他模式景观设计策略是在保留建筑原本样貌的同时,增加居住需要的设施或者改造成具有教育功能的展厅。例如国内的上海佘山矿坑,专门用当地的深坑作为酒店建筑特色,建成五星级的以坑状为主的酒店,靠着深坑特色,引来不少消费者(图10)。

结语

工业遗产是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藏,对其进行守护、再利用是为了达到文化传播的作用。由于再利用模式的不同,其景观设计策略方法各异。本文通过梳理世界各地工业遗产各类再利用模式的景观设计实践,提出了五类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下的景观设计策略,通过共性和针对性的策略梳理,为不同工业遗产地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策略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克拉玛依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