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的反思与重构
2022-11-08程坤杨陈烈胜
程坤杨 陈烈胜
关键词:中国工业设计 设计价值观 反思与重构 包豪斯 设计思维
引言
工业设计产生于机器化时代背景,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产物。自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院校建立,工业设计正式为人们所知。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设计热潮持续高涨,中国也是如此。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设计风格与价值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系统性地研究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沿革
早在19世纪80年代,国人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鼓励发展实业,建立新学堂,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思想,其间就包括设计学科及其理念价值的探索。
中国的工业设计从美术、工艺美术模式过渡而来,逐渐形成了现代设计思想与教育体系,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当属德国的现代设计,尤其是包豪斯。据考证,最早是1929年,陈之佛在《现代表现派之美术工艺》一书中提到了包豪斯设计院校。同年,庞薰琹赴德国柏林考察工艺美术和设计,接触到德国的现代设计理念,由此萌生创办设计院校的想法,并于1956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31年,郑可赴法学习,参观了在法国举办的包豪斯设计展,回国后积极投身包豪斯“艺术与科学相统一”设计思想的传播教育工作。1937年,黄作燊师从包豪斯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学成归来后,于1942年在上海成立圣约翰大学,传播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到50年代,受社会体制影响,圣约翰大学的发展受阻,设计教育也不时受到干扰。此后,其设计教育思想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1]
这种教育僵局持续了近30年,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先进的现代设计思想被再度引进,其主要是从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间接传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包豪斯的教育模块被简化为三大构成。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布,国家大力推行中外合资以及技术引进的合作方式。得益于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与产品,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研究方法与生产经验。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是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期。在80年代以前,中国主要沿用苏联的设计教育方法,承袭工艺美术的传统教学方式。直到1986年,国家教育部将工业设计正式列入专业指定目录。此后,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国内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开始招收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及设计教育。同期,柳冠中、尹定邦、王受之、何人可等人着手系统研究工业设计及其价值观的相关理论。21世纪,社会迅速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工业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概念,与之对应的设计价值观也持续更新,与时俱进。
二、工业设计价值观的体现
工业设计价值观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体现,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功能的好坏、审美的强弱、体验的优劣等范畴,是对产品用户体验的一种评价,也是对工业设计价值的思考与评判。对工业设计价值观的把握,是形成中国设计思想系统的关键,主要表现在设计的主客体关系,以及设计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体系两方面。
(一)工业设计中的主客体关系
主客体关系即对各影响要素关系的平衡,这种平衡方式便是其價值观的体现。工业设计已发展百余年,如今,要素的内容愈加丰富,从对物的设计到对人的认识,再到对环境、市场、社会、文化等要素的考量,设计的主客体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
在传统的设计思维中,设计的主体往往是单一且静止的,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设计的主体趋向于多样与鲜活,同时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繁杂,设计价值就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利害平衡中产生的。一般来说,设计主体包括评判主体和生活者主体,客体则主要指设计客体,如设计的作品以及设计现象。然而,主客体的地位、形式及所发挥的作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19世纪莫里斯和拉斯金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锋,主张将美学运用于设计,强调设计的自然属性。20世纪初格罗皮乌斯等人倡导现代设计运动,主张发挥设计的实用、经济功能,将其作为设计的第一位。由于现代主义设计过分重视生产方式和产品的几何形态,忽视了设计与生活、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于是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采用折中设计,极尽彰显了个性与浪漫的设计价值观。后现代主义设计价值观不是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否定,而是在现代设计的基础上融合价值与文化,进行多样性地学习与选择,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设计思维,维系更均衡的主客体关系。对此,李立新认为“设计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正负效应”,[2]这旨在表明一种观点,即设计是人与社会相处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设计价值属于一种关系范畴。这种关系范畴实质上就是潜在的工业价值体系,这种体系属于历史文化的范畴,是在自身的发展逻辑过程中产生的。以工业设计为例,从表面看是对物质外观造型的设计,实际上是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转化,通过各种各样的造型、色彩、材质搭配,构筑成一个有序的、能够表达人们的真实情感,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审美功能的物品,这个逻辑过程就是人们所形成的价值体系。
(二)设计教育体系的架构方式
设计教育的体系是其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探索于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设计教育大力改革,在现代社会,学科交叉越来越成为工业设计教育的主导模式,体现着链式驱动的设计价值取向。
实际上,链式结构并非当代所特有。早在包豪斯时期,就强调设计学习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包豪斯的思想核心是“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即设计物应是技术、艺术、社会、功能、审美的统一体,既追求科学和艺术,也强调意义与价值。为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包豪斯校内开办了如木工、金工、陶瓷等方面的实习工厂,帮助学生消化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产品,进一步了解材料属性以及加工工艺。此外,包豪斯鼓励学生进厂实习,与社会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将学生的设计作品与企业项目挂钩,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全部流程。实际上,包豪斯的大部分产品,包括学生的课程作业,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这种课程与工坊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将设计教育价值思想从艺术化、个人化向系统化、规范化的转变。包豪斯的工业设计教育始终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接轨,这种实践教学与跨学科教学是包豪斯设计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也是设计教育第一次奠定在科学、系统的基础上。在提倡创新驱动战略的现代,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环境、伦理等领域有了更多的互动,以形成全产业链效应。对此,戴端认为“教育事实上是在为同一个目标有意设计的多门类、多环节、多功能有机结合、整体运作链式驱动中的价值再造。”[3]为维系教育设计本身的价值,王维仁分析2012年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设计研究评估准则草案,提出强化建筑学设计与科研期刊论文不同的评价模式的建议。[4]教育是链接全社会的平台,教育体系是教育成果的高级形式,也是设计价值的集中表现,良好的设计教育体系能够实现与社会发展价值链的有效对接与资源循环。
三、反思: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设计已发展40余年。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来说,[5]重新理解工业设计及其价值观范畴、审视设计价值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概念更新了,认识仍滞后
传统的工业设计指批量化的工业造型设计,受制于技术条件,主要站卖方市场视角,由生产方与企业决定产品的内容,以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向,推动经济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解放,工业设计更多地融入了智能、智慧元素。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设计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此时,买方市场成为设计主體,设计范畴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工业设计价值观是一种较为扁平的设计评判与价值选择,而当下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其价值内涵有了更多可延展的空间。如今的工业设计更多地考虑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任何一项设计任务都建立在大量、充分、有效的调研基础上,否则,将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规律。
近年来,中国紧跟国际设计潮流的发展形势,工业设计开始与交互、体验设计等学科结合,发展地如火如荼,但似乎并未产生其应有的价值效应。费孝通站在社会学角度,表示“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6]在当下的设计语境里,工业设计的确要与如生态、伦理、人文等学科综合交叉,但这并非是指简单意义上的加合,而是通过对本土的生活和文化的深入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价值体系,以形成中国式的设计研究范式,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设计话语权。
(二)设计价值系统存在一定的缺失
中国的工业设计比西方滞后了一百年,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的设计教育才正式发展起来,而中国采取的模式却是无意识地信赖西方的现代设计,对西方、尤其对包豪斯的设计价值观实行舶来主义,未加慎重思考直接照搬学习应用。这导致了中国至今未能形成自己的设计价值系统,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设计失范。当下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商业化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受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影响,设计物的商业价值极易成为设计的噱头,这将导致设计的失范。而中国的工业设计价值系统尚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外在因素干扰,较难形成独立的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实际上,设计的价值取向是以变化中的现实生活实践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正确理解中国的设计环境,对形成中国的设计研究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价值观失序。中国的工业设计学科是借鉴西方的设计观念及其学术范式而建立的,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西方现代设计观念的涌入,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和价值思想受到巨大冲击,设计的意趣和价值观也逐渐被埋没,这导致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的发展失序。[7]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想要在多元价值观中另辟蹊径,就要在无序中寻找规律。摆脱旧有的设计框架和研究范式,结合中国的传统工艺与实际发展,形成设计研究的新秩序。
第三,生活失衡。工业设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映射,价值观的失范和失序,最终结果是生活的失衡。设计肩负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使命,工业设计能够通过思考活动和创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我、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8]生活的失衡是设计发展不完善的最直接表现。实际上,设计的价值观也是时代的发展观,民众的生活观。维持民众各方面的生活平衡,是构建工业设计价值系统的起点和目标。
四、重构: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的发展路径
在经济一体化和传媒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下,工业设计价值取向的内涵与范畴更加丰富,同时,其价值思想的问题也愈加突出。面对设计失范、价值观失序、生活失衡等症结,应持多元观、创新观、和谐观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价值观。
(一)多元观
大到设计企业,小到个人行为,无不受到如生产过程、业务策略、流行风格、大众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影响下,工业设计的价值观内涵也持续更新。[9]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一元论已无法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多元的观念认知设计价值成为必然趋势。
在价值多元化的研究背景下,设计的内化价值和实践价值也变得更加多样。面对设计的商业利益、生活利益、社会效益的冲突,李立新提出“义利统一”,主张义利并重,既强调人的生活利益的首要性,也重视物的商业利益的正当性。[10]这是一种从物质财富构成道德精神的角度形成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转向良性、有序的发展路径。面对多样性的设计价值观,黎昉等人提出了基于边际差异的边际平等观,旨在寻找一种多元环境的合理生存方式。[11]实际上,多元并非目的,失范也并非将多元价值杂陈混合便能解决。[12]多元社会需要遵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由多元设计来适应,由多元价值观来引导,从而重构理性的设计价值。
(二)创新观
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想要在多元价值观中另辟蹊径,就要保持创新观。创新并非从无到有,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传承中发扬,运用现代语言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设计基因再度表达。
创新的首要条件是正视西方的多元工业设计价值观,同时也要注重中国传统的设计,在传统中创新,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价值观体系。如近年来我国推出的“新文创”,通过与更广泛的主体协同,为文化产业价值赋能,输出具有中国印记的成果,形成独立的设计研究体系,这便是一种创新的、系统的发展思维。[13]实际上,设计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设计机制,也因此产生了多样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语言。[14]因此,为使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更成体系、更加有序,应向外学习拓宽设计广度,向内挖掘延展文化价值深度,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实现从设计共性到设计个性的突破,以把握中国工业设计价值思想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三)和谐观
和谐观是中国的固有传统,也是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便是强调天、地、人关系的和谐的重要性。[15]这其中既包括设计主客体的关系和谐,也包括多种价值思想的共生、互惠与杂陈。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工业设计价值观首先要符合社会总体的意识。当代社会是一个设计共同体,更是一个生活共同体。设计共同体的中心是“人”,人的思想凝聚是价值观,工业设计的观念聚合便是工业设计价值观。对此,格罗皮乌斯强调建立物品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满足人和社会的必要需求,许平认为设计是一种人与理想世界的现实关系的构建,李立新表示产品是人们追求价值的一种外在的形式,设计价值因人而萌发,因人而存在,因人而多样,因人而趋美。这种以生活和谐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的重建了传统的设计价值观,上升到了平衡生活、改造社会的高度,而这正是构建中国工业设计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结语
工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主导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设计是价值的缔造者,规定着造物价值的取向。几十年来,中国工业设计价值思想的发展曲折向前,兼具历史性与逻辑性。这种设计历史生成的逻辑影响着设计价值的走向,中国必须把握时代的特征,探寻中国设计基因,以形成契合当代的中国工业设计价值思想,创造出富有人文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产品,引领未来更为和谐、科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