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活力内生动力的思考
2022-11-08徐辉丽董志强
徐辉丽,董志强
(广西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群团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共青团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基本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青年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决定性高度:“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是先进青年的组织。当前,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国内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共青团使命艰巨,发展怎样的共青团事业,如何发展共青团事业,是新时代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要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高校基层团支部是共青团最基本的单元,是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是所有团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的最后落脚点。因此,基层团支部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全局目标的实现。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目前存在团员意识不强、制度不完善、组织涣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活力的发挥。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推动基层团支部活力的提升,且要深入研究基层团支部发展的内在规律,探索其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力。
一、以人为本:紧紧抓住高校共青团改革大势
高校共青团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总基调和出发点,即要突出人的重要性。秦涛和张效利在《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一文中提出“人的因素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内核”。因此,改革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服务。在研究基层团支部发展的内生动力时,落脚点也应回到人这个最主要的要素上来。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人为本,就是围绕人来开展工作,做人最本质和核心的工作,做思想工作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个意识形态工作不应是严防死守学生不接触其他思潮,而应是一种工作机制,一种主动的学习态度。该机制是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是要在全团(特别是基层团支部)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用“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开展工作,这样,无论外部是否给予控制,身处何种环境,所有团员都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如此,就不会偏离方向,就能服务大局。此外,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来引领青年,不仅是给予其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助其建立一个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格局。用世界眼光解决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的革命只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概念也是如此。当代青年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处于一个高度融合的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逆转地在形成且影响着每一个人。也许今天无法预料明天的世界,但作为青年先进分子,只要具有世界眼光,才能志存高远,不畏一时艰难,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现代化建设。
此外,还要有中国情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离不开一代代有志青年的矢志奋斗,离不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信念支撑。如习近平总书记等一批前辈插队的知青岁月就值得广大青年团员认真学习,从而树立“以身许党许国”的报国志向。
(二)根植于基层团支部的发展与需要
增强基层团支部活力的重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即以团员的需要为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中提到,“要主动深入基层,走进青年,知道青年想什么、要什么,真心诚意为他们办事”。当代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个变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已从一个以产品为主的市场体制转变到以服务为主导的体制,即供给则结构性改革。
宁向东教授认为“未来20年,客制化(Customizatoin)概念将非常重要”。所谓客制化就是商业活动由客户需求主导,企业要完全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产品完全满足个人的需要;第二,“化”是指要走向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但这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达到该目的,目前我们也正在经历类似的过程。因此,在共青团的管理服务中,也要树立客制化思想,要以完全满足团员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倾听团员的声音并给予反馈,这样就能吸引他们在团支部里中贡献力量。依靠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更愿意为团支部服务,向团支部集中。目前,去行政化、官僚化是改革攻坚的重点。贺军科同志在“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共青团要树立服务意识,他讲到现在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学生会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危机,直白一点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干部队伍的危机是“上不去下不来”,这些问题较为普遍且长期存在,我们千万要保持清醒”。
(三)以激发团员主体性为导向
团员的主体意识不强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团员身份认同上的缺失,并没有把团组织看成是一个先进青年的组织,没有体会到作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存在这些现象涉及很多原因,习近平总书记说“先进性、光荣感从哪里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理想信念先进”。共青团的理想信念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个理想信念是先进的,但却疏忽了对团员有关这一层面的教育。
共青团是有光荣历史的,但很少对学生进行团史教育,共青团几十年的奋斗史就是不忘初心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跟党走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力量和助手,但是很少对学生进行类似的深刻教育。所以,学生对团员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完整的概念,也就对团员的权利不关心了。明确团员的身份,树立团员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共青团改革的大潮中,才是改革的出路。
二、以终为始:明确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目标
以终为始,明确目标,再逐步反推,细化目标,任务到人,是最高效的管理办法。共青团改革中,要出成效,明确目标最为重要。基层团支部在活力提升方面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第一,为什么要进行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进行基层支部活力提升是为了唤起团员的责任意识,在新时代肩负起先进青年的责任,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来,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第二,基层团支部的主体是谁?他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基层团支部的主体是团员,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关心自己的未来,关心国家发展。他们想要成长成才,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希望得到共青团的关注与帮助。第三,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之后干什么?在团支部坚强有力的组织下,每个团员都能追求先进,为自己是团员而自豪,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实践,并用团组织的先进性影响团结其他青年一起进步。因此,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总体目标是:支部领导有力,将青年紧紧凝聚在一起,团员身份意识明确,人人先进,积极投身实践,并团结其他青年一起进步。具体目标是:支部开展活动能得到团员的积极拥护;支部组织生活严肃活泼;团员在思想政治上追求先进,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入党;在道德品行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尊师长爱同学,有同情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发挥作用上,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身心健康,与人相处融洽;执行纪律上,遵守团纪团规,学校的规章制度,课堂纪律,向零违纪迈进。
三、内部激励:增强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活力的内生动力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动机激励是激励的切入点和根本点,激励一个人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唤醒他做事情的动机。1993年,美国的Alfie Kohn 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自我激励的动力3C 理论,即合作性(Collaboration)、任务内容(Content)和选择做什么及怎么做(Choice)。在讨论如何增强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活力内生动力时,可借鉴自我激励的3C 理论。
(一)合作性
在一个成功的团队中,成员间不仅可进行广泛的专业交流,还能得到很强的归属感。因此,团队工作更易产生动力。共青团的支部本身已完成了团队组建工作(如一个班级或实验室),能保证团员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然而,大家都在一个运行良好的团队里,高校共青团的基层为什么缺少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团队的运行出了问题。如团干与班干不分,团干找不到工作的方向。事实上,团干部大多是由青年团员担任,青年团员自身都存在对团的认识不清、团员认同感不强等问题。他们也不明白团的各组织机构是如何工作的。团支部书记如不能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团员,则团组织生活涣散,除了交团费,没有定期的团组织生活,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在这样的团队里面,缺少凝聚力是必然结果。随着从严治团和增强团员先进性活动的开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也逐步清晰。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其次,加强共青团组织化制度化建设,这是为团员先进性政治性提供的根本保障。现阶段,团的组织生活远远不够,一些基层团干部把组织化制度化认为是官僚化,把共青团组织认同成一般的学生社团,这些都必须予以警醒。共青团组织化制度化建设就是要求每一个基层团支部,贯彻落实团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规范团员发展程序,严格团内的组织生活,增强团员的身份意识。最后,加强基层团校建设。团校育人是团组织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好的制度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团校的作用,按照党校建设标准,将团校建设作为团组织建设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团校,对团干部和青年团员开展培训。基层团组织要争取在一届任期内对下属一级的团干部进行轮训,基层团干部和青年团员每年要有一定时间的团校学习。团校工作不能只作为发展团员工作的一部分。团校工作也要创新方式方法,更有效地推广“网络团校”建设,及时推出一批青年团员喜闻乐见的团员教育产品。团干素质提升后才能更好地主持工作,也才能在团员和青年中起到带头作用。有了良好的团队之后,就是要进行合作实践。团支部要在活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团小组的作用。在组织活动中,要明确分工,让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提高每个参与者的参与度,才能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得到他人支持和认可,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激发团员的内部动力,自发投身到团建工作中来。
(二)任务内容
任务的内容并不是一项以简单完成任务来评价。好的任务内容是在全神贯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和满足,这样才能让人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支部在开展工作中,必须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支部建设内容要注重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单靠组织一些活动,分发一些经费,其必须明白,只有思想和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因此,团支部的建设内容要突出精神引导,注重开展有质量的活动。第二,支部给团小组和团员的任务,要注意结合团员自身特点,结合实际环境开展有意义且能让其感兴趣的活动,保证团员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还能圆满完成任务,让团员不仅能愉悦地去开展工作,还能因有意义工作的完成而成就感倍增。如组织土壤学专业的学生去帮农民分析土壤营养成分,制订种植计划;组织传媒专业的学生帮忙采集开展活动的图片和视频信息等都是非常好的活动形式。
(三)自主选择性
若能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则更易对所从事的事情充满热情。因此,改革组织的权力体系,让人们广泛参与管理,共同决定任务目标以及完成的方式是最佳选择。中央对群团组织改革提出统一的要求是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是源于以前工作中存在很多机关化、行政化的情况。如基层团支部被动地接受上级团组织的指导,按上级团组织文件的要求去开展工作,且需在规定时间前完成任务。这样的被动工作,工作质量无从保障。对于上级交代的任务,基层团支部当然要去全力完成,但可以调整思路。基于同一个目标,让基层支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百花齐放地去开展工作,让权力下移,重心下倾,让基层团支部有更多的自主权,每个团员都有发言权,提升基层活力。
基层团支部在建设过程中自主选择性的发挥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杜绝团干部一刀切、一言堂,共同决定任务目标、完成方式和成果呈现形式;第二,创新工作的安排方式,团支部按任务需要机动分设小组。如理论学习和完成“三下乡”任务时的小组分组应该是不同的。
四、结语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按照中央的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让基层团干部少开会、少应付检查,多与青年谋工作,做好协商与分工合作。基层团支部也要激活主题团日和团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式,推出更多更新颖、更符合当代青年兴趣的优秀的互联网作品,推出更多更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的优秀团组织活动。加强基层团组织自主选择性不等同于放任不管,共青团先进性和政治性建设是共青团组织的生命,上级团组织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面对不良思潮要敢于亮剑,时刻保证党对共青团工作的绝对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