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以中山大学为例

2022-11-08古添雄李聪端

大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思政党组织

古添雄,李聪端

(中山大学a.党委保卫部、保卫处;b.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7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下简称“双区”建设)。2021年9月,党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在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广东干部群众的厚爱和勉励,更是有力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点明了广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责任担当,明晰了发展的优势和前进的方向。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重地,在“双区”建设和创建高水平人才高地背景下,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战略意义。

一、创新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可见,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理,不管是在深圳建设“双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还是在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人才都是头等重要之事。

中山大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领头羊高校以及深圳前沿新工科学院,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共同汇聚新时代“双区”建设的磅礴力量,助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吸纳了众多世界科技创新前沿的科技工作者,这些高水平人才既是改革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科技创新和立德树人均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认同在教学科研中党的引领作用,超过80%认为非常重要,一致认同党建和教学科研相融合,以党建促教研,以教研促党建,80%认为很有必要。可见,除了在组织模式、组织架构等形式上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如何破解党组织建设和教学、科技创新相对脱节的僵局。在建设“双区”的新形势下,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相融相促,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的必谈之题。

在建设“双区”大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探索研究党建的创新模式和党建如何与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实际角度来说,这将进一步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使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双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建设需求,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理论角度来说,党建和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将更好地促进党建效率和效果。党支部设在学科方向、科研项目、学术团队上,有利于党建与教研工作“四同”,增强党组织“三力”,更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破教研党建分离局面,解决党建教研“两张皮”问题,实现党建中谈教学科研、教学科研中有党建的融合局面,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建设“双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智慧源泉。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99%受访者认识到在建设“双区”背景下,有必要对党建和教学科研进行深度融合发展。

二、创新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架构设置不尽合理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其设置、名称、党员组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开展工作、学习,直接影响着党组织的引领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较为随意,将专业差别大、工作属性不同的教师或学生放在一个支部。党员间差异较大,组织协调不便,凝聚力不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选配不强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专业教师担任,无行政级别和待遇。缺乏有效激励,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个别书记自我定位不准,组织建设意识淡薄,视工作为繁杂事务,应付居多,被动工作,相比于教学科研,对党建的重视程度不够。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发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质量。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单一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建活动单一的问题,只是履行基本的“三会一课”。组织活动乏善可陈,学习方式枯燥无味,导致党员对组织生活缺乏兴趣,组织生活质量低下。这与当前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特别是与“双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不相适应,这也是导致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教学科研相脱离

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是教学和科研。在职称晋升、人才评定时主要看这两方面的成效,这就导致部分教师,甚至包括一些支部书记、基层党组织领导,对党建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党建和教学科研相融合缺乏必要的认知。党建和业务分离,缺乏有机统一,甚至出现“各吹各号”“两张皮”现象。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教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双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探索党组织形式、架构设置的创新模式;另一方面,探索党建和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打造符合时代和高校特色的新型基层党组织。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架构设置创新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等教育者,要聚焦根本问题,既要精准“授业”,又要及时“解惑”,更要正确“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需要强化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高校教育的职能和功效,必须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推行将“支部建在学科方向、科研项目、学术团队”上,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制胜法宝,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以“纵向设支部、横向设小组”和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为原则,分别设立智能感知、认知通信、空间电子党支部。在党支部党员结构上,创新性地把党政管理人员与专职教师融合,有利于党政管理人员了解学院教学科研情况,专职教师懂得学院党政管理运行,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教书育人有机融合。调查表明,超过95%的党员同志认为支部设置科学、党员结构合理。

(二)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选配创新

群雁高飞头雁领,头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就会形成“头雁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政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态势,统揽“四个伟大”,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伟大新时代。作为党的基础力量和战斗堡垒的党支部,更要积极发挥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积极选拔教学和学术研究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以业务促党建。对出色的党建带头人,要注意着力培养其业务水平,以党建促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打造“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选拔优秀一线教师、学术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学术“双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学院党委下属智能感知、认知通信、空间电子三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均是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在潜心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同时,带领支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调查研究表明,超过95%认为党支部书记应该起到“双带头人”作用。大家都认为自己所在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起到了“头雁”作用。

(三)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在深圳“双区”背景下,更加感受到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带来信息传播技术根本性变革。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这些改变促使我们思考高校党建如何与之适应。

调研结果表明,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与学科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公司进行党建交流是有必要的,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新媒体等科技手段作为党建新载体对促进党建有重要作用,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超过80%。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应立足教学科研实际,依托深圳市“双区”驱动、产业和科技“双中心”、成果转化和科研合作“双料冠军”等区域优势,打造党建教研融合文化,助力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

1.“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学院前往深圳市红色教育基地和党建教研融合发展较好的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和党建教研交流,邀请其“传经送宝”。学院党委与深圳市“两新”组织开展结队共建,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分别与深圳光明社区、中国联通深圳光明分公司等进行了党建工作交流活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院定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建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

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学院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中组部党员“网络在线”、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开展集中学习讨论、谈心得体会。经过对其中的做法与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学院各支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促进党建活动,包括网络会议作为线下会议的有效补充、在线群组讨论作为线下交流的有效沟通、新媒体文章分享、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新资源分享。

(四)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教学融合创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既是实现德育与智育相融合的重要举措,又是党建和教学融合创新育人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更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紧抓课程思政建设。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分阶段、分批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第一批5 门、第二批8门,第三批争取对学院开设专业课课程思政全覆盖。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继而推广的方式,鼓励教师结合学科专业和课程内容,巧妙地嵌入思政元素,有效而自然地在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党建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五)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和科研融合创新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这也是我党的奋斗目标。科学研究要瞄准国际前沿、立足本国国情,切实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科研工作中做到“两个维护”。因此,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和科研融合势在必行。一方面加强党对科研事业的引领;另一方面利用科研业务增进党员情感交流,促进党建工作。

中山大学依托深圳“双区”资源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优势,发挥党建育人功效,充分发挥深圳地方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新工科”。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四个面向”,推进“三大建设”。教师党支部与当地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结对,支部建在科研项目上,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思政党组织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