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跋唐围棋第一人王积薪墓志

2022-11-08陈尚君

古典文学知识 2022年4期
关键词:投壶王府墓志

陈尚君

上月写毕《唐代的围棋诗》一文,交《古典文学知识》今年第3期发表,其间提到唐代最著名的棋手王积薪,只能引用传世文献,特别是薛用弱《集异记》载他随玄宗奔蜀途中,听乡间婆媳深夜口谈的故事。因为我主要谈与围棋有关的诗歌,对此没有做太多的发挥。

近日,仇鹿鸣教授发来近期所见新出王积薪墓志,所据为今人于赓哲之微博,且说明来源是张应桥《唐王积薪墓志浅释》,又言王庆昱有《新出唐围棋国手王积薪墓志所涉史事再考》。我因疫情居家,无法查阅文献,从于文归纳二家所见,认为王积薪“少年成名,誉满天下,被迫担任伪职,可能在唐军收复洛阳时候自杀身亡”,又认为“他的晚年轨迹和王维等人类似,被迫委身于安禄山伪政权,前往洛阳”。王积薪随玄宗奔蜀,《集异记》的说法未能尽信,当然即便有其事,也未必与入蜀有关。于文附有录文,且附有不太清晰的拓本复印件。王积薪墓志的发现是中国围棋史的重大突破,有关研究应该引起更多文史爱好者的关注。谨先将此方墓志校录于下,就墓志提供的线索略谈一些看法。

唐故寿王府长史王公墓志铭并序

文部常选韦宁撰

公讳积薪,字积薪,其先琅琊临沂人也。自著族之后,数百年来,唯有一眉而已。公则皇朝银青光禄大夫、秦国公府军副、上柱国祇玄之曾孙,定远将军、右屯卫闵池府左别将、上柱国奉节之孙,赠义阳郡太守承憬之翼子。幼有沉思,雅量多能。故当圣母临朝,年才童丱,便以手谈供奉,始于殿中直。无何,家令主簿。及孝和驭历,转沐殊恩,两为太常协律,二为府卫长史。未几,授庆王府友,又擢永王府司马,试寿王府长史。近侍三朝,历司九职。周旋九重之内,出入五十余年。未尝不言,必有三思,情同万石。不言温室之树,辄数车中之马,可谓真之遗慎者焉。且公烂柯之术,既为第一;悬针之妙,道号无双。外域每进善棋者,自谓绝伦,及见公之举一子,靡不阁手卷舌,终身不敢言棋。兼乃翰林群英,多术墨妙,睹公之札一帖,咸以为右军不死,太尉复生。其情致如此者!复妙长行,尤工弹棋。观夫背局教筹,胜负悬定,葛巾轻拂,巧势如云,又为天下所称,谈不容口。至于投壶一妙,此复旷古未闻,当今独有。当壶中实豆,堂上布莛,取口剑之双骄,争筹算之多马,莫不节谐鲁鼓,心谓秦人。彼数骄者申疚,而我中何极!嗟夫,非天下至赜,其孰能预于兹?而赋命不厌,罹此凶乱。自上皇西幸,巨猾东喧。公涔涔益泣,切切私谋,力不能肆,生何用久?乃饮恨而卒于洛阳明教里之私第,时春秋有六十。呜呼哀哉!国宝云亡,邻舂亦罢;哲人逝矣,何痛如之!祠子琇、璹等,哀哀断骨,栾栾灼心,奉迁神柩于长安城南凤栖原。十一月廿八日,祔大茔,礼也。公植性恭密,保志贞淳。故能宠禄逾高,谦卑益厚。门多宾客,室满孤遗。时人方之氾毓、孟尝,谁不然矣。天何不吊,钟此妖氛。祠子琇、璹等,乌占有期,马鬛云就,恐桑海之式变,庶金石之无亏。爰琢他山,式题不朽。客有恸者,请为铭云:

滔滔沂海,淼淼琅琊。拓王为姓,佐帝承家。贤良继美,钟鼎传华。寔生翘楚,保此中和。其一。既善烂柯,又工垂露。长行孤秀,弹棋独步。投壶之能,天茂不悮。事主以礼,君恩益惧。其二。於戏如此,何不慭遗。陷身寇境,持节危时。魂销留恨,手拱奉盭。人亡名在,子痛朋悲。其三。京兆新阡,秦原古地。蒿里宵深,松下夜閟。陵谷或易,园茔莫记。一片丰石,千年坠泪。其四。

至德二载岁丁酉十一月朔乙亥廿八日壬寅建。外甥史华书,武部常选李景顺刻字,侄瑀题额。

与于文所附录文,改正过几个字,但仍有疑问,未见原拓,难言尽是。就墓志言,王积薪卒于洛阳私第,年六十,未载具体卒时月日。但入葬是在至德二载十一月二十八日,他肯定逝世在安史乱起以后,卒于葬日以前,以亡于至德二载(757)秋冬间之可能性为大。逆推他的生年,当为武后圣历元年(698)。墓志云:“故当圣母临朝,年才童丱,便以手谈供奉,始于殿中直。无何,家令主簿。”武后于神龙元年(705)初退位,前后算足这时他也就是八岁,如有其事,即大约六七岁即以善弈而供奉朝廷,可称神童。且在孝和即中宗即位前,已两转官资,实在难得。他的围棋造诣,墓志中有多处述及。一云“烂柯之术,既为第一”,是当时即有围棋天下第一之誉。二云:“外域每进善棋者,自谓绝伦,及见公之举一子,靡不阁手卷舌,终身不敢言棋。”是当时唐廷对外文化交往中,围棋已经成为重要选项,所谓“外域”,应该主要指日本与朝鲜半岛,渤海开国未久,渤海王子来朝,应该还要晚一些。域外之绝伦棋手,都不是王积薪的对手,佩服他的棋艺。至于“靡不阁手卷舌,终身不敢言棋”,纯属夸大之辞,信不得。域外高手如果真诚佩服,可以从他学棋,何必尽弃所学呢?三云:“背局教筹,胜负悬定,葛巾轻拂,巧势如云,又为天下所称,谈不容口。”这里背局指复盘,也指观局而能尽加记忆,“胜负悬定”指棋至中盘,就能早早判定胜负。而“巧势如云”,其中势相当于今所云定式,而他的棋形变化莫测,如同云彩之斯须苍狗,极见他之善于驾驭棋道。

其次,墓志还记载了王积薪之多种技艺。一是长行,更通俗的名称是双陆,是中古从西域传入的一种博骰游戏,在长方形的博局上,双方各有十五枚马形棋子,掷骰决定行序。墓志所云“取口剑之双骄,争筹算之多马”,也是指这一游戏。二是弹棋,墓志称王积薪“尤工弹棋”,又称“弹棋独步”,也负盛名。弹棋是从蹴鞠发展而成的游戏,在中间高四围低的棋局上,通过互相滚动击打决定最后胜负。杜甫《存殁口号二首》其一曾有“席谦不见近弹棋”句,席是道士,也善此戏。三是投壶。墓志云王积薪“投壶之能,天茂不悮”,又云:“至于投壶一妙,此复旷古未闻,当今独有。”投壶盛于春秋战国,至唐不衰,其方式是在一定距离内将箭矢投入壶形礼器中,在朝会宴筵间皆适合举办,比较高雅。此外,王积薪之书法也极负盛名。墓志云“悬针之妙,道号无双”,又云:“翰林群英,多术墨妙,睹公之札一帖,咸以为右军不死,太尉复生。”悬针一般指悬针篆,是篆书中一种,特点是竖划垂笔出锋,如钢针倒悬一样。翰林院有书供奉,故善书者颇多其人,墓志说院中人都赞赏他的书札,以为可比美王羲之和钟繇,虽不免过誉,但也达到很高造诣,应可相信。

王积薪虽然幼年即获授官,但从他的先人判断,他不过出身于一个军将家庭,其父之赠官,当因王积薪或其兄弟中有人官显,于天宝改官制后得到追赠。王积薪虽然“周旋九重之内,出入五十余年”,其实始终只不过以一技供奉内廷与王府,官资渐次有增,性质始终未变。唯从他长期任职九重,又在庆王府、永王府、寿王府任职,三王皆玄宗诸子中较有声望者,知从大内到王府,对围棋及各类技艺流行甚广,热爱者众多,可以想见。

至于王积薪之结局,张应桥认为可能是自杀,于赓哲以“被迫担任伪职,可能在唐军收复洛阳时候自杀身亡”来作判断。我觉得解读可能有些过度。就墓志本身提供的文本来说,“而赋命不厌,罹此凶乱。自上皇西幸,巨猾东喧。公涔涔益泣,切切私谋,力不能肆,生何用久?乃饮恨而卒于洛阳明教里之私第,时春秋有六十”。又云:“天何不吊,钟此妖氛。”铭云:“於戏如此,何不慭遗。陷身寇境,持节危时。魂销留恨,手拱奉盭。人亡名在,子痛朋悲。”这里是为王积薪年仅六十,未享长寿而感到惋惜,也为他晚遇叛乱而感到痛心。他肯定在叛军攻占两京期间,失陷于敌境,至于是否接受伪官,没有确切证据。从文本说,“涔涔益泣”是伤感,“切切私谋”是与亲近友人有所议论,也可能参与一些反抗之计划。“力不能肆,生何用久”则说能力达不到私谋之作为,因此对苟活失去信心。因为墓志没有提供他去世的具体时间,不能认为他能见到唐军之收复两京。“何不慭遗”是说如他这样的人才,没有得到长留人间的机会。“陷身寇境,持节危时。魂销留恨,手拱奉盭。”前二句说他虽然失身敌界,但始终坚守唐臣之节操,没有因身处危境而改变立场。后两句说去世之时,留存遗恨。盭是礼器,是说他即便临死之际,仍恪尽职守,遵循臣节。就目前文献来说,不能确认王积薪看到唐军收复二京,更未必得见唐之惩处降敌诸臣。他在安史叛军占据两京期间,是否先居长安,迁移洛阳,暂无显证,因此而断言他出仕伪职,并在唐廷追查陷伪官员时畏罪而自杀,可能还是勉强了一些。当然,王积薪围棋号称天下第一,且历官五十多年,也得到一定官阶。叛军可能会拉他参与某些活动,且不排除叛军中也有围棋高手。王积薪毕竟只是个闲人,未必有多大的政治号召力,就像杜甫只是诗人,虽然失身寇尘,曾在叛军占据的长安城中四处闲逛,其实与叛军全无交集。王积薪的情况,只能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作合理的判断。

猜你喜欢

投壶王府墓志
唐代诗人资料研究系统的更新与拓展
——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用藏品换投壶
投壶博弈 乐而不厌
——唐三彩投壶
“投壶”大作战
北魏宗王官佐系统考述
吐槽&科普:古装剧里的投壶真的科学吗|精美投壶文物赏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打开王府大门,“不能再拖了”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