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秘密信息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2-11-08王民玉

企业文明 2022年7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商业秘密保密

文/王民玉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企业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难度越来越大。企业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商业秘密信息防控体系,提升企业保密技术与管理水平,才能切实做好数字化转型时期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

企业各级党组织担负领导保密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单位(部门)担负贯彻执行保密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履行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主体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保密防控工作负总责,定期组织研究解决保密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保密委员会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工作机构和保密成员单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对本单位、本部门保密防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推进措施,推动检查考核;负责相关保密防控工作任务的落实,对涉密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对相关业务工作中的保密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管理。

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确保业务部门及从业人员了解、掌握必备的保密知识和技能,增强其依法保密能力和高科技对抗能力。企业要分层教育,通过党员活动日、专题党课、学习研讨等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地开展保密形势任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要系统思考,把保密工作标准要求与业务实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对各类有泄密风险情况的辨别力。要积极创新,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业务人员用新知识、新技术防范泄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企业要精准定责,梳理编制业务工作涉密事项、涉密文件资料清单,落实相应责任人员和保密措施,实现“由面到点”精准定位;建立“通用+个性”保密责任模式,根据每个涉密人员岗位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保密责任条款,提高末端落实的有效性和精准度。要管控过程,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设备、环境等环节,统筹领导力量,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好企业秘密信息防控体制机制运行不畅的问题。要抓好日常,重视和加强涉密载体全过程管控,严格涉密载体制作、涉密文件传阅和涉密载体销毁管理;重视和加强涉密业务保密管理,健全完善对外提供审核报批程序;涉及商业秘密的咨询、谈判、技术评审、成果鉴定、合作开发、项目验收、技术转让、合资入股、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等活动,应根据实际需要限定知悉范围和内容,与相关方签订保密协议。

企业要重抓事前预防,针对业务工作的关键环节,分析可能存在的保密风险,开展风险识别排查,形成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预案。要狠抓事中参与,建立保密检查常态机制,加大业务工作各环节、各阶段失泄密隐患排查力度;建立保密检查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失泄密隐患整改通知制度、整改情况反馈制度、整改情况回访制度等;建立保密检查联动机制,整合涉密人员、保密干部和人事组织、纪检监察、生产经营等部门人员,适时开展专项检查。要严抓事后分析,强化目标主导、考核督导、教育引导,对业务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保密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根源、落实责任。

加强企业秘密信息防控体系建设是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行动和必要保证,是保障企业利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探索建设企业秘密信息防控体系,有助于企业涉密违规事件大幅降低,有助于企业有效减少因秘密信息泄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将在维护和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商业秘密保密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美国《保护商业秘密法》的立法评价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内外审查方法
美国对涉华商业秘密的“337调查”及国内行业的应对做法
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