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篮球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探索

2022-11-07江金波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灌篮 2022年9期
关键词:上篮投篮篮球

江金波 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当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后创新的价值更加凸显,篮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经典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激活学生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的能力,将篮球发展成为个体终身体育的首选。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高中学生已经拥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人才的全方位发展是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传统教学体系下文化课程占用了学生们的较多时间,高中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的时间被大幅度压缩,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健康、体育品德等等均未能匹配年龄的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学生们不仅要具备知识技能,更要具备健康的身心,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篮球基础各不相同,而教师必须同时面对数十名学生的教学,这直接影响到篮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篮球在我国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NBA、CBA、FIBA的篮球赛事吸引了众多高中学生的关注目光,但我国篮球运动整体发展水平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篮球人才储备和基础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在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大力推广校园篮球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精准把握高中学生的篮球学习需求,教学方法的差异化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相同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方法传递给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全面衡量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能力水平,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组合,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课堂时间内高效掌握篮球技术、篮球战术、篮球意识和篮球思维。

一、高中篮球教学方法的组合基础

(一)游戏教学法

篮球教学同时受到时间、场地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保证高效互动,这也影响到学生对篮球动作的理解和学习,篮球游戏因此而逐渐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篮球游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消除因为重复练习而产生的身体与心理倦怠,在课前准备阶段运用篮球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学生们因为长时间在课堂内久坐后突然运动而出现的脏器及机体不适,逐步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实现知识的高效传播。体育课程相较于文化课程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轻松感,但教师需要注意控制篮球游戏时间,维持在总课时的30%左右。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可以带领学生们展开以热身为主要目的的篮球游戏,在增大运动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篮球游戏逐步提升强度,避免因为肌肉僵硬而受伤,篮球游戏可以在预热阶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篮球运动的感性认知,而教师可以结合篮球游戏针对性讲解动作,吸引学生关注度并加快任务的完成。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利用游戏带领学生们放松身心,平复加快的心跳并舒缓大脑皮层兴奋状态,学生们将能够保持良好状态重新回归课堂学习。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时要注意向学生们精炼讲解规则,分组游戏确保两组水平的一致性,游戏开始前做好充分的热身,避免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或韧带拉伤等情况。

(二)分层教学法

因材施教是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十六岁至十八岁的身体发育关键期,但个体发育情况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存在区别,特别是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更加明显,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特点个体的需求,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篮球教育方法中分层教学法具有最重要地位,它充分满足了新课标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术动作的掌握,推动学生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学生成长。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始终缺少体育运动兴趣,整体化教学导致部分运动能力较差而无法对篮球教育产生足够兴趣,甚至可能会厌倦篮球教育,而分层教学法则能够让不同学生均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充分感受到篮球带来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和水平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教育,不断超越自我,持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的存在感提升后,心理满足感也会提升,从身体和心理双重层面激励学生和帮助学生。

(三)情景教学法

古希腊著名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情景教学法,该方法运用特定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理解和接受知识,快速地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情境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核心主体地位,教师创建的情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思路并储蓄拓展思维。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可以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情景,例如生活场景、实物场景、图像展示、音乐展示、角色表演、语言表达等等,不同的情景能够产生不同效果和作用,这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传授具有显著作用。篮球在我国具有很高的普及度,大量年轻人表现出对篮球的强烈热爱,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们构建起更加真实的环境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投篮教学中,笔者利用NBA著名神射手雷阿伦的故事构建情景,使得学生们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理解,细心观察雷阿伦的投篮动作并逐渐形成标准的投篮动作,而雷阿伦的传奇故事更使得学生们产生了崇拜与向往心理,使学生们主动掌握和运用技术动作。

(四)合作教学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并拥有鲜明个人特点,但每个人之间的差异也决定了每个人都拥有优势和劣势,合作教学法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避免因为学生个体能力因素而制约学习和成长,特别是篮球运动本身就需要团队密切合作,合作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师在合作教学中应该充分共享场地、资源和材料,引导学生们展开密切合作,确定不同小组的课堂目标并建立配套奖惩制度,使得小组学生内产生更强的信赖感并展开积极互动,共同完成任务并发展篮球技能。合作教学法不仅为学生个人能力发展建立了良好环境,更能够促使小组学生共同为目标努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团队能力,学生也能够在篮球运动之中更加信赖集体,努力争取团队的胜利和荣誉。

二、高中篮球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实践

(一)单手肩上投篮教学

在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了传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组合模式,通过三个课时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要点。

第一个课时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主要技术特点,学生在投篮时略微分开双脚,投篮手侧的脚在前,保持重心处于双脚中间,避免出现重心偏斜,保持手肘略微弯曲,手腕后仰,五指张开并与手掌共同托起篮球,篮球放置在投篮手侧的眼睛上方,在投篮时双脚需要上蹬发力,带动身体和手腕运动,最终用手指将篮球向篮筐拨出。教师在讲解动作的同时逐步演示,最终完成整体动作的示范,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模仿练习,课程结束前做放松与拉伸运动。

第二课时采用传统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热身运动后开始五分钟的自由活动,很多学生在自由活动中选择了投篮练习,这也说明学生们对上一节课的单手肩上投篮表现出浓厚兴趣。教师带领学生们巩固练习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示范动作,如果学生们出现了动作不规范或不标准情况则及时纠正。随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练习情况将学生们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学生的层次各不相同,选择动作规范度最高的三名学生担任三个小组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展开训练。学生体验教育和学习感受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组长的教学情况,适时予以指导和帮助,确保各个小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训练,课程结束前做好放松运动。

第三课时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热身运动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复习此前的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们展开无球训练,进一步规范学生们的技术动作,给予学生十五分钟左右的自由练习时间,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分为三个小组展开单手肩上投篮比赛,确保每个小组学生的层次处于同一水平。采取多种规则展开三轮比赛,首先比拼每组学生每人两次投篮后的总进球数,其次比拼每组学生轮流投篮并保证每个学生投进一次的小组用时,再次规定每组学生需要投进十个球看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汇总三项比赛的成就后进行排名。最后教师总结比赛结果和技术要点,带领学生们放松运动,引导学生们课后继续练习。

(二)三步上篮教学

教师在三步上篮教学的动作讲解中利用四个课时展开教学,将分层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有效结合,将学生们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层次学生具有一定的篮球运动基础,前期技术动作学习成绩较好;乙层次学生此前基础篮球运动较少,但是在前期动作学习中成绩较好;丙层次学生的篮球基础和技术动作整体较差。

第一课时教学中先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们参与热身运动及五分钟自由活动,随后教师向学生们简单地介绍三步上篮主要技术并进行示范,通过分解运动帮助学生掌握“三步上篮”的几个主要动作,包括跨步起跳、跨步接球、运球、起跳上篮,完成分解示范后带领学生重点练习上述动作。

第二课时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热身运动后教师再次面向学生示范三步上篮技术动作并复习上节课已经学习过的示范动作,学生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分解动作的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检查和指导学生们的练习情况,重点关注乙组和丙组学生,当这两个组学生出现动作偏差后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而甲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动作难度,例如学生上篮时可以安排其他学生防守,结合前期教学尝试带球突破后三步上篮。该课时内学生们的运动量较大,教师在学生们完成学习和训练后指导学生们放松和拉伸,调整呼吸并逐步舒缓心肺。

第三课时教师选用分层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甲层次学生中寻找动作规范的学生示范动作,同时寻找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两名学生技术动作差异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醒学生们注意回避常见问题。在完成分解动作的复习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开展连贯动作训练,甲乙丙三组学生均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三步上篮练习,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情况予以点评和指导,所有学生完成练习后根据学生表现情况重新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均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组中表现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帮助和指导小组成员训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和训练。

第四课时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热身运动后教师重新向学生们示范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提醒学生们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第一,学生们在左脚踏入罚球线后开始接球,女生及身材相对矮小的学生可以提前接球;第二,学生们在起跳后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将球举高,把握起跳高度和瞄准时间,起跳高度越高则能够获得更多的瞄准时间,在最合适的实际迅速触球;第三,学生们注意控制身体落地时的倾斜度,注意自然下落并控制好落地时的身体稳定性。在完成讲解示范后教师继续带领学生们开展训练,学生们按照上一节课重新划分的小组展开训练,由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学生的动作规范性纠正。教师观察学生们的训练情况,在课程结束后总结学生们的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随后再次进行巩固练习。

猜你喜欢

上篮投篮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看着自己
初中篮球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突破上篮的技术、配合及训练研究
拍篮球
今天你投篮了吗
投篮王和盖帽王
如何教“三步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