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视域下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

2022-11-06

观察与思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共同体中华民族

许 奕 锋 李 功 员

提 要: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视角、新路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新方式、新要求,也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从心理学来看,认知结构、情感体验、需要满足和行为强化是推动互嵌式社会建设的心理基础和影响因素,构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中心理与情感的运行机理。以心理认同作为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精神纽带和观察视域,充分重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民族互嵌中的心理态势,实现各民族在认知结构、认知层次、心理感受、沟通交流、心理干预、行为强化等方面有机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心理认同和情感建设上予以深度培育,促进互嵌式社会结构以积极、正向的民族情感融入到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动态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互嵌式社会结构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维系、发展以及延续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在宏观层面推进政治引领和价值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引导各民族在互动中加深了解,拉紧共同利益与情感纽带。”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互嵌式社会结构不仅仅是不同民族之间在区域、居住、交往等方面的物理空间关系,还是基于共同的生产生活而形成的依赖、包容、认同、亲近等方面深层次的心理融合。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建设基于心理认同的各民族情感深度交融的社会结构,实现各民族群众心灵相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与团结和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与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五个认同”写入条例,从党内法规层面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既是一种心理认同在民族问题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培育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指引和坚固堡垒。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作为民族之间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一种互动过程,依托作为基础和前提的空间互嵌与作为目的和价值的情感互嵌,可以培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成“像石榴籽一样”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实践背景和时代意义

互嵌式社会结构,是各民族在长期的有序交往交流交融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情感相同、利益相关、结构相连的共同体形态。与互嵌式社会结构相比,平行社会结构更强调的是少数族裔与主流社会平等而不相交相融。从世界范围内看,这种平行社会结构以美国种族隔离时期的“分隔但平等”最为典型,其因“分隔”造成了各种族间的社会结构严重断裂,进而造成了当时美国种族问题比较严重的局面。而一些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西欧国家,在强调尊重文化差异和族群差异的同时,对少数族群远离主体社会无动于衷甚至放任自流,致使少数族群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而走向主流社会对立面,引发了一系列诸如英法等国大规模的种族骚乱、欧洲青年频繁加入ISIS恐怖组织等反社会活动。

在我国,虽然各个民族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存在差异,但从政策主张来看,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提出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旨在避免由于历史和现实状况差异而呈现的部分民族相互隔离的状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本身赋予了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情感功能,以一种新型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模式在物理空间层面和情感心理层面上建设成为一个紧密的有机统一体。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和互动中搭建沟通桥梁,使得各民族群众获得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帮助,得到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让少数民族成员满足尊重、肯定、理解、体贴、认可、关爱等精神需要的同时,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心理排斥和不适应问题,为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当各民族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社会联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以及交融就有了稳定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基础。

(二)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的逻辑思辨

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空间基础,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催生了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其在形成后又成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基础。事实上,无论是手段意义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还是条件意义上的互嵌式社会结构,都离不开具有目标价值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社会结构是社会团结的基础,不同的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社会团结模式。”民族互嵌作为一种社会有机团结,强调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旨在基于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建构民族群体间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社会关系。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不是简单的民族散居或混居,而是通过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努力创设“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以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作为指引,推动建立各民族在居住、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夯实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及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实现各民族互通融合。

一定意义上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互嵌式社会结构,共同体现了具有根基性民族关系的认同情感元素。在弗洛伊德看来,“认同”是个人与他人或者个人与群体在心理上、感情上趋同的过程。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认同”是个人向自身以外的他人或者团体,在价值、规范与面貌上模仿并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心理过程。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互相离不开的民族共同体,其认同建构需遵循心理学规律,在认知上明确个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在情感上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依恋和偏爱的心理感受,在意志上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在行为上积极主动攻坚克难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心理认同视角下探析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肯尼斯·伯克的认同理论从理想化认同、物质性认同以及形式上的认同阐述了人与人之间三种交叉性强的认同来源。著名心理学家罗宾·威廉姆斯则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所有社区的所有群体而言,无论是多数种族还是少数种族,族际交往越频繁,种族偏见就越少”,并通过社会接触和调查,发现白人与少数种族群体接触越多,其所持有的负面偏见就越少。可见,良好的社会结构,对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推动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与民族团结的不断巩固。关于心理认同如何实现,有学者认为可从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模铸、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锻造等方面来进行;也有学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分为社会、法治、制度、物质、思想等;还有学者对中华民族认同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共同体认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显然,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能够凭借民族互嵌的优化和整合,疏通和拓宽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与融合的渠道,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和相互包容,有利于扩大各族群众之间的平等交流,也有利于减少因文化、习俗、宗教等不同造成的族际摩擦、误解甚至冲突,为巩固和发展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多个研究表明,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进程。显而易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而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则可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政策制度得以落实,二者相辅相成。

二、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心理因素及运行机理

心理认同过程是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对某一事物或现象逐步形成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信仰引导和行为强化的过程。事实上,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就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心理建设工程,需要考虑到多民族国家在文化、宗教、习俗、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性,营造一种民族之间的共同情感,形成彼此认识、理解与合作的情感互动,实现在社会结构基础上互嵌勾连的社会心理认同。

(一)心理认同的运行基础:认知结构

认知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等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是一种观念结构,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或经验组成。人们的心理认同往往都是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基础,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联想、推理和思维活动。而民族认同则是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群体认知以及对本民族包括民族起源、历史以及价值的了解。“同化”和“顺应”是人的认知结构的两种不同反应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我国疆域辽阔,文化多元,民族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改革开放前我国跨地域、跨阶层的社会流动有限,各民族间的认知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往往表现出因其独特的认知方式形成了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信息输入和认知影响,需要遵循各民族群众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规律,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水平由初级走向高级,由自觉走向自为的心理行为状态。其中语言作为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可以成为民族之间交流交往的沟通工具,能够有效改变受众的认知结构,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没有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的互动交流,各民族难以走出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体系和认知体系,可能也难以改变相对保守的态度以推动各民族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这便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形成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二)心理认同的运行关键:情感体验

人不可以无群,否则会因“落单”而失去安全感。只有在群体中,相互保护才会获得更满意的心理感受。对于民族个体而言,群体性能够激发归属感、安全感和相互依存感。在群体性的生产生活当中,人们相互交往交流和沟通互助,易于形成共同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继而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在长期交往中,人们彼此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在他们的性格上打下明显的烙印,甚至在某些状况下会发生类似的性格特征,而情感也成为了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得以形成的纽带。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就往往离不开人们基于共同生活而形成对集体情感的依赖,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的社会认同与情感关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就是建立在各民族群众的信任、平等、真诚的互帮互助上,建立在各民族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同经历和共同体验上。

西方的语境中认为种族主义的天性就是排斥,一度体现为种族隔离、强制迁徙等,民族之间可能因心理猜忌、冷漠、疏离甚至仇视导致民族互嵌中的认同弱化、认同质疑与认同否定,继而形成一种社会结构分化的消极心理情感。因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空间阻碍,因历史和传统原因而形成的“抱团而居”,因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心理优势或心理劣势,都可能激发民族之间的心理隔阂与猜忌,难以获取良好的心理认同情感。理性客观地看待各个民族的民族意识,要将本民族意识放置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一个大意识格局中去把握。尊重各个民族的民族感情,要将本民族的发展与团结放置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整体格局中去理解。比如我们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新时代党中央明确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管用的就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重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等等,体现了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的情感建设,重视培育理性、开放的民族情感,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和情感共同体”,进而产生民族自尊、自信与自豪感,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聚合力。

(三)心理认同的运行动力:需要满足

各族群众能否在心理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往往与其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只有满足了特定主体的某方面需要,才能被接纳,最终形成心理认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最直接、最根本的需要还是物质需要。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首先就需要关注人们现实的物质利益。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经济利益不但是民族生存的基础也是发展动力。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建设,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与调整发挥作用,以维护各民族的经济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根本的就是实现和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最基本的物质利益,使得少数民族获得了最基本的利益需要。与此同时,在满足物质方面需要之后,人们也会追求社会性需要,逐渐关注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期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这就需要照顾到民族差异、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合理考虑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心理感受,在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基础上自然形成民族互嵌。从这个意义上讲,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需要回应人们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不断发展的社会性需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性期望,并在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中体现这些心理预期和心理诉求。有研究表明,在历史传统区域,采取政策命令以及政策倾斜方式实施民族互嵌往往不易被接受,而在城市新兴民族社区能较容易实现民族互嵌。要充分调研并科学分析少数民族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预期和心理诉求,结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思想特征、愿望诉求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心理认同机制或心理认同路径。

(四)心理认同的运行方式:行为强化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某种行为出现时会得到好的结果,比如奖励、认可、赞美、晋升、表扬等,这个行为就会在往后的时间里重复出现,并逐步被强化。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民族构成比较复杂,包括白人、非洲裔、原住民、亚裔、其他太平洋岛民等。美国通过用“美国公民”“美利坚民族”等概念淡化族群意识而强化美国人的国家共同体意识。同时,为了保障民族政策的实施还通过了相关法案,并对执行过程的监管和监督作用赋予行政力量,且鼓励各个民族在物理空间上的接触从隔离走向嵌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各个民族的相互嵌入。在我国,结合国际经验,根据国情实际且又有创新,通过各种表彰、奖励等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积极强化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引导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上形成正向的心理认同感。反之,对于抵制民族团结的破坏性行为,采取惩罚措施,致使某行为个体产生敬畏、厌恶、担心等心理感受,进而使得破坏性行为出现频率降低甚或消失。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和方式,培育、树立和营造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相吻合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规范等意识体系,既可以对正向行为者形成心理动力,也可以对反向行为者构成心理压力,使之或主动或被动调整、改变立场和行为,最终转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积极心理认同。

三、基于心理认同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策略

民族互嵌的心理机制建设,需要从心理认同层面密切关注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心理认同来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内涵,关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互嵌心理态势,重视因认知差异、文化冲突等造成的民族隔阂和心理疏离,实现认知结构、认知层次、心理感受、沟通交流、心理干预、行为强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及路径策略。

(一)尊重民族群众的认知结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理念

客观的、理性的民族认知,是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基本前提,直接关系到民族之间互嵌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一个群体或共同体而言,其凝聚力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共同信仰或共同的价值理念。有了共同的价值理念或信仰,人们就会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合作和相互激励。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认知结构、价值追寻和信仰体系。要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吻合的共同价值理念,首先就要充分尊重人们的认知结构。个体原有的认知图式决定了其对外部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理解、整合的独特模式,该认知图式是信息能否被接受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种需要全社会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考虑各族群众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通过主动宣传、引导、教育等方式树立起共同价值理念,形成一种不简单依靠外部因素强制或简单灌输来实现心理层次的认知和认同。当前社会思潮多样化与价值观念多元化,需要增强我国民族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原创性影响,不断拓宽理论宣传、引导和教育的渠道,针对民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认知结构特点,提升民族理论宣传和教育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认知与认知结构受听觉、视觉、感觉与知觉等方面刺激的影响。可以充分运用丰富多样的宣传渠道、传播手段、媒介平台等,结合少数民族群众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合理匹配相应层次的认知内容和认知方式。比如年龄偏小的容易在“眼球效应”即感知觉、注意等低层次上吸收和同化信息,年龄偏大的或知识层次相对较高者寻求在记忆、思维、分析和理解上投入精力,而知识层次高、人生阅历丰富的往往对交流、协商、辩论等创造性活动会体现出较大的热情。还比如可以通过逐步以社会弱势群体优惠政策替代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现以公民身份认同取代民族身份认同,从法律上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强化民族意识,形成统一的国家信念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共同民族精神,避免民族区隔,消解各民族在发展竞争中的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狭隘意识。结合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内涵,要“着力打造通融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使互嵌式社会结构融入民族大团结的情感、价值、使命认同,可通过媒体、家庭、社会组织等增强民族交往,进而促进中华民族认同。

(二)结合民族融合的心理感受,培育和激发正向的民族情感

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同样依赖于各民族群众基于某种社会关系、文化观念以及个体心理感受等社会场景而形成的情感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种经济交往以及人口流动中,各民族间相互依赖的民族关系、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难以分离的情感依赖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就建立在民族间互帮互助、荣辱与共的心理情感上。在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当中,既要考虑作为个体的“自我”感受,也要结合社会群体的角色定位即“群我”的集体情感,实现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中“自我”与“群我”双重身份的有效兼容,创设一种各民族共生共融的社会公共空间,提升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集体认同。比如依托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建筑群、文物古迹、英雄纪念碑、传统村落等具象化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意义,激发文化认同转化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情感;比如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等打造民族文化交流的场景和平台,在促进民族互嵌中形成交流互通的积极情感;比如依托文艺演出比赛、少数民族风俗体验等活动组织,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存在感与获得感,实现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情感互惠与情感联结,既充分尊重各嵌入民族的心理需求,也创设了友好和谐的公共空间,促进嵌入民族以积极、正向的民族情感融入到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研究,同样需要具有辩证思维,正确面对其中的差异性问题。从心理层面来看,不难发现有时候民族认同基于某些方面的不确定性,容易由于利益的天平有所倾斜而产生难以逆转的认同困难。有的发展滞后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的迫切心理与其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同时存在,民族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不平衡感”,往往成为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障碍或制约。可以顺应民族发展的心理建设,加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增强少数民族平等自主发展的能力。通过民生的改善来实现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均等,进而使得民族地区的群众对国家发展产生认同感。通过制度性平台建设,建立多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拓宽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渠道,缓释互嵌民族的社会压力,促进各民族互嵌的平等参与和良好的社会流动。

(三)解析民族群众的认同层次,推进民族互嵌四维建设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指出:“认同可以是多种共存,它是在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在情景中构建的,受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引导,但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由于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风俗和生产生活习惯,在语言、地域和经济方面等不同的情景或场景中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认同,也必然会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差异性或层次性,直接体现在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认识区别。民族认同的多层次论表明,在民族实体中,所有的归属成分都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有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需要考虑到各族群众的心理认同是在与社会群体持续互动中获得自我意识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调整自己以积极适应所处的环境和所属的社会群体。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的认同着手,即一是个体认同。人们作为个体在与社会群众互动中获得一种关于“自我”的存在认知,并通过自我认同建构明确自我身份,产生个体认同,这是群体认同的基础,也是个体融入群体、个人融入所属民族的心理基础。二是民族认同。泰费尔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积极认可的需求,通过积极的社会比较,为内群体提供较高的主观声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内群体认同。群体成员往往会偏爱于为之提供自尊、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内群体的同时也会对外群体表现出敌对和厌恶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个体认同与民族认同往往会此消彼长,有时会同步增长,两者相互渗透并可实现同一性发展。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就需要关注这一心理认同层次,积极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常态化,继而使得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相互渗透,与所属民族产生合一感。特别是随着个体的年龄增长、经历增加和体验增多,民族认同会得到不断强化。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概念是不断发展的,是在个人与民族认同之上构建的。鉴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是单一的,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需要以人为的活动来促进。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可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度、增加对外群体的帮助与理解、增加群际的相似性感知等。四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通过以往的“双语”推广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发现部分民族的民族文化还处于一个较封闭的体系中。这就需要各民族善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良好认同,培育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良好文化基因。

(四)把握行为强化的作用机理,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聚合力

民族方面的心理认同,往往会随着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变化而变化。不难发现,民族心理认同与人的知识体系是一样的,是在日常社会、政治、生活和学习中建立的,具有可塑性。可以结合这一心理可塑性特征,为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Allport认为,群际接触促进群际关系和谐有四个条件:共同目标、平等地位、群际合作、不同群体成员间的接触受到国家和法律支持。比如族际通婚,既能有效杜绝“族群身份”成为一种获取资源且可遗传的特殊“社会资本”,也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性奖励或引导,有助于当事人卸下心理负担、减少或消除忧虑,也有助于强化民族互嵌的行为指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需要有共同目标、共同愿景、群际合作、地位平等、权威支持等方面要求,同时还要有高亲密度、相似兴趣、自愿接触等心理诉求,不断改善群际态度,促进对外群体成员的喜欢、支持与尊重,以及信任、肯定和积极评价。可采用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群体内外互动的拓展性接触、观看影视作品的准社会接触等多种方式增进民族间的了解从而减少偏见增强相互间信任度。居住空间上的交错散居,是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存在形态,也是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渠道和平台。可以结合乡村振兴、城乡规划和政府补贴等,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生活环境,合理规划宗教场所、民族音乐和歌舞剧院等文化场所,合理配置行政、教育、文化等资源。通过发挥有关政策优势,在充分吸引外来资本或企业投资兴业的同时,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引导各族群众形成互嵌式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和娱乐方式,以一种强有力的主导价值把各族群众凝聚起来。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就是语言,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够对人们在动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形成信息刺激和心理反应。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实现民族之间基于方便的语言交流上的更好文化认同,逐步淡化族群意识,培养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群众通过参与、交流和互动等行为过程,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支持和信任,培养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实现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心理认同体系建设。

总之,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是一个“接触与磨合—— 信任与开放—— 接纳与认可—— 互动与嵌入”的民族互嵌过程,是民族之间在心理意识上的认可、包容与接纳过程。与此同时,需要更多的制度安排和用心的维护引导,实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在心理认同层面上从有序推进到潜移默化直到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利益共同体与情感共同体间的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守望相助、共生共荣、携手并肩、齐心协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夯实国家统一之基,巩固民族团结之本,铸就精神力量之魂。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共同体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