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1-05叶晓梅尤晶晶李丽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护理人员

叶晓梅 尤晶晶 李丽凤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是多种心脏器质性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疾病表现[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长,患者伴有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呼吸衰竭,进而导致肝功能、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2]。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长,患者在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时间有限,而大多数患者在院外很难长期坚持完全遵医嘱,这则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继续为其提供护理服务[3]。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为出院患者继续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指导,让患者在院外可以继续以科学的形式遵医嘱,以保障护理效果[4-5]。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是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的。共选取90 例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主要对象,旨在评价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泉州市第一医院在2020 年2—12 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 例患者,所有患者的病症缓解且病情稳定,符合出院的标准。将90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男24 例,女21 例;年龄51 ~83 岁,平均年龄为(65.15±2.85)岁。观察组(45 例):男女比例是26:19;年龄50 ~84 岁,其平均年龄为(65.88±2.49)岁。通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研究的伦理道德要求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纳入标准[6]:(1)入组研究对象均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2)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完整,且均具备出院指征;(3)患者在参与研究前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7]:(1)合并认知功能、理解功能障碍;(2)既往有精神类疾病史;(3)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关于疾病和用药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叮嘱其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8-9]。

观察组开展延续性护理:出院时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综合患者在院治疗情况、出院时的身心状态,为每一位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在档案中做好记录[10]。建立微信群,每天不定时在群内发送一些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科普文章、视频等,同时鼓励患者在群内交流病情,多向医护人员提问。每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1 次电话或微信随访,每个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1 次上门随访,选择在患者方便的时间段,上门随访时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实际指导,并了解患者在家庭康复中的真实状态[11]。了解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并针对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予以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12]。注意干预措施应将患者的院内和院外护理视为一个整体看待,院内护理过程中除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心力衰竭护理外,应着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自护指导、应急事件处理等方面进行干预,旨在培养患者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院外护理中应做好跟踪随访,及时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日常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答,切实培养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1.3 观察指标

评价标准:(1)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进行评估,量表主要评估4 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相应维度能力越强,量表总分为4 个量表得分之和,总评分范围是0 ~172 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护能力越强[13]。(2)评估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用36 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36,SF-36)[14]予以评价,该量表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选择其中最符合此次研究患者实际情况的四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别是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4 个维度,问卷是百分制,得分越接近于满分,表示该维度上体现出的生活质量越佳。

观察指标[15]: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计算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将两组的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PS 24.0 作为分析数据的软件,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表示为(±s);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于护理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分,±s)

表1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分,±s)

组别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技能观察组(n=45) 29.32±2.11 21.19±2.11 40.29±2.39 60.17±4.59对照组(n=45) 21.28±2.54 16.18±2.81 35.22±2.01 52.29±4.98 t 值 16.333 9.564 10.891 7.805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生活质量

(1)躯体功能:观察组的评分是(89.65±2.31)分,对照组的评分是(74.48±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78,P=0.000)。(2)情感职能:观察组的评分是(90.25±2.62)分,对照组的评分是(76.64±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39,P=0.000)。(3)精神健康:观察组的评分是(88.74±2.05)分,对照组的评分是(74.6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2,P=0.000)。(4)社会功能:观察组的评分是(88.22±2.14)分,对照组的评分是(75.62±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5,P=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有1 例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1 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是4.44%。对照组中:有3 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3 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4 例患者出现了心绞痛,经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是22.2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期,患者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不断攀升,而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6]。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正确的诊断方法和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诊断和治疗固然重要,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让治疗工作开展更顺利,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17]。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较短,患者多需要居家治疗,这则需要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以便于其遵医嘱用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及行为习惯。以往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但由于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常规出院指导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患者出院后不能接受系统的、有效的护理,进而影响护理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病情恢复时间,预后不佳[18]。

延续性护理将医院护理进行了有效的延伸和扩展,是针对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系列护理措施,此种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对在院护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延伸和完善,为出院患者继续提供护理指导和护理服务,尤其适用于慢性病患者[19]。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了常规出院指导与延续性护理两种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经比较研究发现,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并且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随访发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充分体现出了延续性护理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原因:通过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能够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以及病情进行纵向的、系统性的管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每个阶段的身体变化情况,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护理方法,但无论护理方法如何改变,护理理念始终保持不变。并且,在开展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随访方式,包括使用微信、电话以及患者方便时的上门随访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延续性护理可以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到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并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之处,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和治疗方案[20-22]。同时,以恰当的形式向患者介绍关于疾病康复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在延续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使患者时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与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弥补了常规出院指导的缺陷与不足,更体现出了医院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特征。延续性护理和在院期间实施的护理措施是一体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只有将延续性护理与在院期间护理融为一体,才能让患者从主观上更容易接受延续性护理,在延续性护理的开展过程中才能更积极主动的配合,让此种护理方法可以顺利实施。此外,实施延续性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更有责任心和耐心,认真的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生活质量,并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优质的护理服务,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上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另一方面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护理人员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