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教育的新特色研究

2022-11-05余泓洋

今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受众传统

余 芳 余泓洋

(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湖北 武汉 430205)

新媒体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它是新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已成为当今传媒主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习惯用碎片时间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新媒体成为大众了解世界的首要选择。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教育教学的表现方式,带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呈现出新面貌、新特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特色研究之一:硬性与弹性

硬性,指的是“硬性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发展必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伟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更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硬性”之所在。

弹性,指的是“弹性发展方式”,是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新媒体受众广泛。据通信世界网消息 (CWW),2020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46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2020年10月12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 《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提到,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讯。短视频还在向电商、直播、教育等多元领域不断渗透,影响力持续深入。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2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09亿。“弹性”就体现在可以多触角发力,充分利用媒体技术所聚集的巨大用户资源,发挥大众力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及舆论影响力。另一方面,新媒体带来信息传播技术多元化。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创新促使新媒体不仅可以像传统媒体一样发布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还打破了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被动反馈机制,扩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消除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和隔膜,呈现出灵活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弹性”就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创新教育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灵活采用多种传播技术和工具,让受众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厚重底蕴。

具体到学校教育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硬性”体现在: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德树人”的“德”蕴涵丰厚,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沃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弹性”体现在: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和全新的方法使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文化教育空间,灵活调配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优化文化教育环境,增强文化教育实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特色研究之二:博弈与授权

博弈,古代指下围棋,现比喻为谋取利益而争斗;还指在多决策主体之间的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和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

新媒体传播领域,博弈的“多决策主体”是传播者与受众。新媒体时代传播者不再是单一的国家社会赋予权责的舆论机构,可以是各种组织、团体及个人(自媒体)。传播者身份的局限性消除后,带来话语自由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某些无序的状况。最突出的无序表现为三点:一是网络暴力,包括网络词语的滥用和私利泛滥下的人身攻击等;二是良莠不齐的外来或新生文化对中国本土优秀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三是爆炸式的传播方式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降低了受众处理信息的专注度。同时,受众的认知、态度、需求和价值判断等参差不齐的现状又反向消解了传播的效应。传播者和受众的博弈由此产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是文化传播者,受教育的一方是受众。新媒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球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但以上客观存在的负面因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带来诸多掣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双方的博弈状态依然存在。

博弈论的观点告诉我们,面对双方或多方行为相互作用、利益相互制约的情况,最佳策略就是合作与互助。

授权,是组织运作的关键,它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或权利对接给部属人员,其实质就是合作与互助。同时,我们看到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有数字化、融合性、网络化和互动性,其中互动性是新媒体最显著的表象特征。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双方博弈中,为了强化教育效果,就必然要考虑到“授权”,也就是合作与互助。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授权”呢?升级共情力就是一种有效手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各地方台,相继推出的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魅力中国城》《中国味道》《国家宝藏》《机智过人》等“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美食”等文化类节目,旨在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通过具有共情力的大众议题,引导观众将视野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用新颖的形式释放文化深意,真正触及到观众,把选择、理解、感动和传播等“授权”给观众,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具体到学校教育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博弈者主要是师生双方。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相长的命运共同体,由于双方的年龄、经历与经验、动机与目的、身份与角色不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在“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时产生博弈。

学校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唤醒青年一代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面对师生博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举旗定向,将师生的核心价值目标凝聚到一点上来,做到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同时,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又要学会“授权”。将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授予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能力。“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不是冷冰冰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无时不在的情感交流。因此,未来的教育会更具情感性和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将强力支持多向度、多平台展示信息,传统知识宣讲与说教的单向式输出,强调集中性和严谨性的教育方式将让渡新媒体的主角地位。3D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与工具,营造了可视、可触、可感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形成浓厚的情感漩涡,吸引学生自主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提升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文化薪火相传的责任。

三、基于新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途径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可以探索新途径多维发展。

(一)弹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驻新媒体领地,扩大影响范围

新媒体环境下网站、微博、微信和各种文化类APP打破了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它们传播速度极快、即时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便于快速获取资讯。

为适应这一优秀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者应牢记“硬性”初心,“弹性”出手,多角度进发占领新媒体阵地,使之成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和新渠道;广大学生也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掌握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和发布等新媒体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发展。

除了MOOC(慕课)教学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全、维护成本低、推送和转发便捷以及即时性强的优势,努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外共同发力的传播平台;也可以结合知乎、微博、斗鱼等直播平台整合新媒体元素,综合调用多种资源,形成教育矩阵。

作为当下最大的短视频流量池,“快手”和“抖音”在大众群体中的普及度相当高,其互动性和传播性强的特点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开展线上直播活动,通过增强互动交流,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短视频的影响力,缩小空间距离感。

(二)授权——凭借新媒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双方互动和合作,创新教育形式

传统说教式的文化教育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之有效地传输给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使之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发自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

1.引入先进技术,彰显数字化价值

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图片、文字、实物等数字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文化传播;借助三维动画和数字影像技术,制作影音作品,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给予受众多感官体验,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这种方法灵活有趣,构建了体验传统文化的新场景,能让受众身临其境感知文化气息,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和热爱。

2.设计游戏类APP,发挥数字技术与网络威力

网络游戏正在融入广大青少年的生活,而游戏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传播文化起到不小的作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造就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类APP,类似于 《王者荣耀》《江南百景图》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大众面前。玩家通过游戏,借助AR、VR等数字技术,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玩中焕发吸引力和生命力。

3.培植文化“网红”,释放网络能量

新时代下,教育者需要转型,传统文化教育者也应成为与年轻人交流的新“网红”,成为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责任者。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他用幽默的语言和年轻化的语态给学生讲解李白、杜甫和陶渊明的诗词,受到一致好评。因此,更多的教育者可以借鉴戴教授的做法,努力诠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好的现实意义。

还有“网红”李子柒,她在“抖音”和“YouTube”上发布视频,展示制作流觞曲水桌、笔墨纸砚,刺绣以及弹棉被等过程,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千百年的艺术瑰宝,让世界更多人接触并喜欢中华文化。

这些文化“网红”展现出独特的表达方式,之所以能“红”出墙头,更多缘于借网络之功从象牙塔“飞”入寻常百姓家。新媒体综合多平台、多技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表现形式深度融合,打破时空壁垒,让传统文化教育脱胎换骨,成为文化爆款,使传播和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四、结 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娱乐和教育模式以及学习习惯等,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表现出新特色。为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能,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创新运用,探索青少年学生和大众学习的新形式,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会贯通,创造出更多受欢迎的文化新元素,努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为新时代的祖国发展贡献更大的文化引领价值。

猜你喜欢

中华受众传统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