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短视频叙事特征及其国家认同建构分析

2022-11-05贾景裕

今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党史受众建构

贾景裕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国家认同”是指一国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主张、经济制度、文化遗产和社会风俗产生的价值、情感方面的认同。作为维系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国家认同”在国际形势复杂化和媒介生态多样化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教育是实践初心使命与坚守人民本位的行动指南,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构建与凝聚公民对历史、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与向心力。

短视频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凭借精准传播、内容新颖、互动及时的优势极大地满足了碎片化时代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迅速占领了流量洼地。不少主流媒体也纷纷开始入驻,用优质短视频产品实现了流量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是党史教育题材的系列动漫短视频,以微动画片的形式展示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内的标志性革命历史事件,将故事、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融合起来进行可视化呈现,搭建良性互动、通俗易懂的传播话语体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文章通过分析该短视频的叙事特征,探究在知史学史过程中如何构建个体对国家身份的认同与归属。

一、基于“国家认同”视角的党史学习教育

(一)“国家认同”相关概念

“认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英国心理学家泰弗尔通过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发现,个人会有意识地将自身归类于某个社会类型,并在这种类型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资格确认,来提升对个体身份的认同和对社会类型的归属与依恋。随着其他领域学者在不同语境下对“认同”进行研究,其引申义也有了不同的界定,如“国家认同”关注的是一国公民基于身份特征与情感联系建构起来的共同体意识。

1.从历史维度考察“国家认同”。汉代社会的“家国同构”理念可以作为当今社会“国家认同”的理论源泉,汉代处于中国封建集权大一统、国家初步形成和逐渐巩固的历史时期,“家国同构”理念,即家庭层面子女孝顺父母对应国家层面臣子忠于君主,在“忠孝一体”的伦理体系下,推动个体实现从对家庭认同到对国家认同的层级递进,达到维护君主权威和增强社会凝聚的目的。从“家国同构”到“国家认同”,均强调个体通过道德培养和实践活动,将国家命运与自身命运紧密结合,增强自身对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与归属感。

2.从政治属性考察“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一种体现,国家作为法律上的政治共同体,公民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认同和忠诚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决策,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通过国旗、国徽等具有政治意义的集体符号强化公民的身份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认同,突出了政权的人民属性和合法属性。

3.从传播领域考察“国家认同”。学者戴维·莫莉在著作 《认同的空间》中指出,广播电视在历史中承担了集体文化认同中心的角色,将文化—家庭—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在媒介形态多样的现代社会,不仅是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新媒体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为公民的国家认同建构提供了媒介语境。

(二)基于“国家认同”视角的党史学习教育

构建“国家认同”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育手段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是一部回答国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蕴含着坚定不渝的理想信仰和宗旨使命。共同的历史记忆塑造着“我们”的归属感,通过明确“我们”与“他者”的区别,让民众更加认可“我们”的一致,由衷形成“准亲属关系”的认同。公民个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党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并在此过程中自觉激励个体塑造崇高的思想觉悟,进而强化作为共同体和共同利益的国家认同意识。

短视频的广泛渗透性,使其成为当下主流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其通过形象生动的视听符号承载与“国家认同”相关的重大党史事件,并在传播中进一步凸显主题,从而让民众对国家的政治道路、文化精神、历史记忆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短视频的叙事特征分析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短视频专题共30集,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精准契合拓展了主流话语的传播空间,丰富了主流话语的传播形式,使党史故事深入人心,截至2021年底,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达1.4亿。

(一)视频时长

媒介社会经历了从文字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图文时代,如今,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已迈入视频时代。《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系列短视频每集时长约3分钟,可见人民网在制作时充分基于用户思维主导理念,在约3分钟的时长里提取、凝练党史事件发生的重点讯息、人物及对话,以此降低碎片化时间里用户获取信息的难度,使用户产生“得到即报偿”的使用满足感。此外,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在进行优质视频生产时,选择约3分钟的时长兼顾了主流媒体机构的主动性和对短视频平台的适应性,兼顾了故事讲述的真实完整和党史教育的社会责任,在部分过度娱乐化的平台打造优质短视频素材库,能够净化浮躁的娱乐生态,坚守主流价值取向。

(二)视频内容

短视频色彩鲜明、直观生动的画面符号能将抽象事物具象化,增强代入感,让受众沉浸于现场情境的建构中。通过对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画面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短视频注重刻画、呈现社会环境的真实状态、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矛盾冲突的激烈对抗。例如,第三集 《安源大罢工》,一方面,通过工人赤脚搬运、日夜劳作的画面呈现出军阀割据时代下这一群体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工人阶级联合起来进行大罢工的画面也揭示了该群体的斗争性、革命性。在党史故事讲述中融入情绪化、冲突化、感官化的画面符号,能够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可感性、可观性,达到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渗透效果。

短视频的声音符号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视频内容的表意能力、情绪渲染能力和情感认同能力。《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的声音符号主要由旁白、对话和背景音三部分组成。例如,第五集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视频开始便在厚重低沉的男声旁白中夹杂着枪声炮声、号角声和跑步声的背景音,以此营造出起义前夜紧张、激动的氛围;“朱德”坚定的语气和国民党军官颤抖的发声构成鲜明对比,在二者对话中描绘出共产党领导人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的优秀品质;共产党军人“二排向右、一排向左”的指挥声干脆利落,达到听觉的在场效果,引导受众追溯和感受革命历史时期艰难探索、浴血奋战的时代记忆。

短视频的文字符号对视频内容起到注明、突出、解释的作用,便于受众明确叙事结构、构建思维方式。《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视频字幕,多是对视频声音符号进行的文字还原,还有一部分是对视频中出现的人物地点的标注,这些字幕一定程度上能够激活屏幕并增强受众记忆。在认知记忆强化的基础上加深受众对党史故事和党史教育的认同,力图将国家认同观念根植于全社会的各个角落。

综上所述,《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短视频凭借生动连贯的图像符号、绘声绘色的声音符号以及清晰易懂的文字符号,将视频动漫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场景全方位呈现在受众眼前,使其身临其境地体会党史故事的感染力,增强党史教育的渗透力,以此提升受众的“国家认同”意识。

(三)感情色彩

媒介融合时代,情感化、场景化的传播情境更容易让受众在互动过程中达到情感和意义的共享,优化传播效果。为此,主流媒体开始注重情感传播的价值,并将之应用于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流程中。学者张志安指出,主流媒体以情感传播为外在驱动和影响诉求的内容生产,是为适应当下新媒介环境在价值取向层面作出的主动调适,这不仅提高了关注度和讨论度,还能激发受众的情感活力,引发大范围的情感共鸣,进而助推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短视频产品因时长限制,更需要借助浓烈的感情色彩元素来影响受众的认知和情感走向。笔者通过对《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短视频的感情色彩进行分析,发现视频注重营造正向积极的情感,善于在其中渗入激动、自豪、兴奋的感情元素,且情感表达多以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为主。在第十二集 《大渡桥横铁索寒》视频中,共产党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不畏牺牲、一往直前、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十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视频中,毛泽东主席高昂地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后,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体现出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激动与自豪之情。英雄基因和爱国情怀的感情基调在此系列短视频中贯穿始终,实现了国家认同与个体情感的完美契合。

(四)传播价值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传播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能使前人的学问、智慧等这类社会遗产一代接一代地相传下去。学者施拉姆在此基础上将之明确为传播的“传授”功能,将传播媒介比作“社会的守望者和导师”,由此可知传播媒介具有塑造、引导、教化受众的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48字方针”是对新闻媒介教化与导向功能的全新阐释。我国一贯重视媒介的指导性和教化性,是坚持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最好体现。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系列短视频一改传统空洞生硬的灌输式宣传模式,将30个意义非凡的党史故事和知识进行专题化凝练和可视化呈现,注重受众的信息诉求,达到了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沉浸体验。其在抖音短视频平台1.4亿次的播放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喜爱,以及视频内容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见,主流媒体人民网积极承教育和引导受众的使命职责,立足民族历史传统故事,采用PGC生产模式打造出既有“知识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短视频产品,充分彰显了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满足了受众对党史知识的获知需求和对党史精神的认知期待,在全社会不同年龄阶段群体之间形成了爱史、学史、明史、悟史的“同心圆”。

三、短视频对三个维度的“国家认同”构建分析

(一)政治认同维度的建构

“政治认同”往往表征了一种国家意识、阶级意识、政党意识,并通过信仰的坚定、组织的忠诚、法规的遵守来体现。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长治久安的政治诉求需要国民具备强烈的政治归属感,因此,“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政治认同既包括对政治主体的认同,也包括对政治客体的认同。对政治主体的认同即对国家、政府、政权、执政党的认同。《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系列短视频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28年的革命奋斗史中,为被压迫的国家求解放、为被压迫的人民求幸福的斗争精神,在一个个党史故事中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党组织表现出极大的热爱和忠诚。对政治客体的认同即对政治制度与政治道路的认同。《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系列短视频包括了对国家制度和道路选择的介绍,在第八集 《星火燎原》视频中,将“朱德”与“毛泽东”两个人物间的对话描绘得更具日常化、人情味,在对话中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价值,凸显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受众在观看短视频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国家道路和制度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自觉拥护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道路。

(二)文化认同维度的建构

学者约瑟夫·奈认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其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深刻。因此,建构文化维度的认同也是在建构国家软实力,发挥标识民族特性的文化符号,塑造民族自身的精神力量。短视频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中所体现的革命文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照应社会现实,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诉求和企盼,从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形成关联情结,构建出具有共同革命精神结构和价值系统的“文化共同体”。30个党史事件说明在面对“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之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为中华民族命运的改写指明了方向和手段,意识到只有进行彻底的革命,才能实现救亡复兴的宏伟目标。革命文化通过认同机制可以将社会发展中的异质性因素转化为革命斗争中的同质性因素,进而促进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的塑造,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三)历史认同维度的建构

历史作为国家的精神载体,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得以延续,因此,对历史的认同就是对国家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传统的认同。一个背弃历史记忆的国家,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都将无从谈起,这个国家的民众也会缺乏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精神。短视频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在进行影像编码的同时,也在建构着国民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进而让受众从中获得个体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无论是 《雪山低头迎远客》视频中所体现的在高寒缺氧环境中依然顽强前进的长征精神,还是 《百团大战显神威》视频中所体现的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抑或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视频中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远赴重庆谋求和平民主的大局精神,都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对记忆符号所进行的选择和呈现,以此建构着受众的精神共同体。

四、结 语

基于百年党史创作的短视频产品 《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在集体记忆的建构空间中,用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召力激发起受众内心的家国情怀,使受众自觉将个体与民族、国家紧密联结,有效塑造了对国家更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认同。

猜你喜欢

党史受众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党史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党史上的今天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