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学本科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11-04王晨昱刘沨李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病理学医学生

王晨昱 刘沨 李敏

摘  要:探索“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面向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创新教学势在必行。文章以目标与结果为导向,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指导,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提出具体的路径与策略,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融创深耕课程土壤、三段三层三阶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深度融入、多元化评价促学多维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课程内涵、提高课程质量,达成学科发展与课程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病理学;新医科;课程建设;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6-0057-04

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四新”建设中的“新医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实践,以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生命科学、医学和教育模式的发展,“新医科”背景下注重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1-2]。要达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建设与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课程概况

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与转归,从而揭示疾病本质,为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是医学科学的主干课程和医疗实践的组成部分[3]。在医学教育、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学科性质与特点对学生的知识迁移、系统体系构建、观察力、辩证思维以及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学习,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辨别基本病理变化,连接疾病的发病学基础与临床病理,做出疾病的诊断,分析与解决临床病例问题,在以岗位胜任力、卓越醫师为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知识、能力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病理学课程面向临床医学类等各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兰州大学病理学理论学时为64学时,实验学时为54学时。兰州大学多数医学生对专业有清楚的价值目标定位,具有自主学习与信息技术能力。但被动学习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机械性重复,缺乏形成及转化式学习,合作意识薄弱。

“新医科”背景下,时代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成为教育的主战场,也面临新命题和高要求。病理学课程建设如何体现课程的“两性一度”,如何实现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怎么发挥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性功能。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层学习——“知”,习得知识是什么,到知识如何联结,从习得能力与智慧的知识。在向着深度学习——“行”的转化中,学生如何个性理解、内化吸收并决策输出,怎么做、才能帮助学生开发学习系统、为人系统。教师行无功利之事,做有情怀之人,要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如何做?这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亦是对病理学课程育人的要求。

二、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短板与问题

(一)缺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果为导向的顶层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设定方面。忽视了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获得为结果导向,忽略了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价值与态度等多维度目标的设定。

2. 教学内容方面。课程教学内容无法对标多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

3. 教学形式方面。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广度与深度的需求。

4. 教学模式与方法方面。缺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及内化输出的运用场景。在以“知识灌输式”为主的课堂中,“死记硬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对于学习目标任务等认知模糊,学生被动学习导致习得的知识内容留存少,也阻滞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获得感与体验感差。

5. 考核评价方面。缺乏多元化评价,无法为教学设计、实践过程的及时调整与优化提供反馈与保障。并且考核评价形式的单一,也导致教学中学生从行动、思维及情感三方面的参与度低。

(二)教学资源建设与投入、信息化技术融入不够

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网络平台建设与教学资源缺乏。其一,学生需自主搜集课前学习资源,而信息化自主学习能力、甄别信息能力的差异,有可能导致获取到不科学、不准确的知识信息;其二,病理学形态学数字化资源建设缺乏,限制学生学习的时间性与地域性;其三,教学案例建设不足,系统性、典型性还有待加强;其四,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学习任务及目标渠道不便,形成性评价与教学监督反馈也受到制约。

(三)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路径需要探索与实践

课程教学主要集中在引导学生知识能力方面,忽视了知识能力赋予的正确价值观取向引导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与实践路径均需加强。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课程研究与改革需要永葆活力。

三、病理学课程建设设计理念、探索及实践路径

(一)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

“新医科”即创新医学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继承传统学科教育中注重三基的教育特色,改革、发展优化课程育人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目标与内容结构。守正让创新有方向,创新让守正更有活力。

(二)完善病理学课程顶层设计,设置教学目标

课程解决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的主战场。紧抓课程思政的显性功能,提升课程内涵,提高课程质量,重视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同时,不忘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传递真善美的情感价值态度。

制定病理学教学目标,应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三个维度进行设定,注重知识的宽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满足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需求。

(三)以系统、动态发展理念融合、重构内容

新医科背景下,厚基础、强实践,具有完善知识结构,并能接触临床前移、医学问题前移,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卓越医师培养要求。在原有注重知识传递与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团队以系统、动态发展的观点,注重知识体系构建,丰富并提升课程内涵,整合优化病理学课程内容。

(四)加强以学为主的病理学教学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病理学知识内容繁杂,学科特色突出,要求学生联系病因与发病机制动态理解、探寻疾病时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又要透过病变发现和揭示病因、确立诊断或解释症状体征,既要求具象识记能力,又要求学生具有逻辑推理、分析思辨及做出决策能力。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达成,需要反复认识和不断提炼总结,引导学生由浅层学习(知),在向着深度学习(行)的转化中,需要更多的思考与训练,训练思维和培养学习习惯。

1. 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病理学教学

以结果目标为导向,以学生获得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改變传统课堂主要将基础认知学习放在课堂讲授,高阶能力培养放在课后的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入手,遵循认知规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课前教师备学生、备内容(资源)、备方法,以利学生导学,基础记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中重引导,学生精学,注重参与式与形成式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课后拓展、学生固学,温故知新、发现新的问题。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开发学生的智慧及为人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

2. 线上、线下混合式病理教学形式

依托超星平台,建设线上资源库,包括可量化的目标与任务、知识内容模块化、录制课程视频、教学资料、题库等。学生在目标任务驱动下,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对分课堂、讨论式融合多种教学法等线下课堂,引导学生探究及参与学习;课后巩固知识与拓展,发现新问题,及时与教师线上交流弥补知识缺陷,教师也通过线上加强教学监督,形成了有效的教学过程闭环。线上线下课堂有机结合,时间、地域、形式不再受限,也对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延展了学习的“广度”。

3. “基础—运用—提高”三阶式病理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学情群体,对标目标,知识内容整合、重构、模块化设置等,采用“基础学习—应用提高—挑战性检验”三阶式教学模式,融合应用CBL、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及BOPPPS等教学法(图1),在不同分阶的任务驱动中,任务难度逐级提升,强调学生形成式学习及转化式,提升临床思维观察、分析、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延伸学习的“深度”,重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与获得感[4]。

(五)促进深度学习的全新的CPC教学法

选取本所典型临床病理及司法鉴定实例,编写加工完善,如《破碎的心》《花季的遗憾》《致命的事故》等20余个典型教学案例,以深度学习为导向进行全新临床病理讨论(CPC,图2),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改良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案例汇报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建立立体的医学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6. 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综合评定方式,课程成绩= 40%形成性考核成绩+ 60%终结性考试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基本组成:30%基础学习(章节学习任务)+40%课堂互动(提问、抢答、主题讨论、选人、随堂评测)+30%课后任务(PBL任务报告、作业、章节测试),内容依据学情会有动态调整。终结性考试增加综合应用类题的比例。

四、注重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入,知识、能力、价值融会贯通

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坚决杜绝“课程+思政”的割裂现象,紧抓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的魂,提升课程内涵、提高课程质量。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更重视正确的情感价值态度,引导启发学生“为人”系统,达到责任担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正确的事的真善美情感态度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病理学课程为兰州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过思政元素凝练、案例库与教学指南编写、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实施路径,搭建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病理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实现路径[5-6]。

五、教师教学理念、技能的不断提升

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在课程的主战场中,主旨是一切以学生需求出发,重点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要求教师的战略与战术缺一不可,不断提升教学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教师积极参加和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工作坊等,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与思想,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积极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深化教学改革。及时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立足学科前沿。重视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中,达到理论、技能、科研同步提高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课程建设成效

病理学课程改革三年来,自主建设了线上资源,以校内SPOC方式运行在超星学习通,获批校级本科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还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形成性评价与交流反馈。

通过混合式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基本能力的同时,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质疑、辩难,在知识运用过程中,能进行知识迁移、总结、融会贯通;学生间能有效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问卷调查与开放性评价中,均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课程改革建设初见成效,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本科一流课程、课程改革示范课、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教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主持参与教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多部。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获得国家及省级教学奖项十余项。

七、总结与展望

新时代背景下的病理学课程改革,不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病理学课程建设,打造本科一流课程,形成了病理学学科教学体系,培养新医科背景下卓越医学人才,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等.“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8):17-18.

[2] 钮晓音,郭晓奎.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05):1-2.

[3]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病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国病理学教学工作共识》编写组. 中国病理学教学工作共识[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48(05):349-351.

[4] 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 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2):114-115.

[5] 王晨昱,刘沨,李敏. 病理学一流课程建设中课程思政融入的探索与实践[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21(51):160-162.

[6] 刘沨,王晨昱,刘伟,等. 兰州大学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实施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1(12):43-44.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病理学医学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