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质性研究视角
2022-11-04付娟,赵荣
付 娟,赵 荣
(1.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新疆政法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0)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历史、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高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不平衡和差距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同时,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是历史的选择,这就加剧了教育资源的紧张程度。
因此,促进高校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不二选择。国内的很多高校开展了广泛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其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第二校园经历”是高校校际合作办学的一项新举措,是指借助于校际与校研合作平台,让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期间,单项选派或双向互派学生到其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访学,进行学习交流。[1]近年来,该计划在国内高校发展态势良好。“第二校园经历”成为一项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2]
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从研究内容看,学界对“第二校园经历”的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从理论层面对“第二校园经历”的概念、价值、优势进行了探究。郭琛晖,李剑亮认为“第二校园经历”是指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经学校、学院选拔、组织,到国内或境外其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交流学习的经历,并认为“第二校园经历”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欧洲的教育联盟,形成于“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教和科技联盟。[3]蔡彬彬认为,“海外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个体的优势体现在缩短时间,降低费用,开拓视野,促进学习等方面。[4]二是从实践层面以案例高校的“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实践出发,探索了开展“第二校园经历”的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王海华以山东大学开展的“第二校园经历”实践为例,探索了国内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认为“第二校园经历”提高了教育的开放性,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在校际合作培养学生过程中还要优化学生管理及校际合作机制。[5]黄华俨等把校际交换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客观环境影响交流的意愿,主观心理问题影响交流的效果。[6]三是从国际合作出发,研究了大学生的国际流动的作用,怎样实现与加强不同国家之间大学生国际流动等。文东茅等认为学校不仅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更多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7]
现有的研究更多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了此主题,缺乏以参与校际交流的学生本身为视角的“第二校园经历”的研究。各高校都深知参与校际交流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不断地推进着校际交流事务的进行,然而,参与高等教育校际交流最重要的主体——学生本人对校际交流经历有着怎样的感受?“第二校园经历”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怎样发生的?这些影响的效果和程度如何,以上问题都需要回应。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进一步讨论“第二校园经历”这种特殊的学习经历对本科生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核心问题,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对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过程,“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我国西部省区的一所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S 大学作为案例高校。S 大学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最早一批进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计划”的一所受援高校。学校借助对口支援契机,与国内9 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并与多所对口支援高校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从2002 年开始实施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学校每年派出100 多名优秀的本科生(占学校招生比率的1/50)进行“第二校园经历”体验。S 大学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的特点是选派学校均是“211”或“985”高校,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因此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验,为学生开阔视野、专业学习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本研究的对象为S 大学拥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采用方便抽样与目的性抽样相结合的原则,选取了10 名拥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他们来自10 个不同的专业,去往不同的第二校园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学习生活,然后再回到原学校继续完成学业。访谈对象的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研究者对每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为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经过他们的同意后,将访谈录音转化为文字,并对访谈文字进行整理分析,具体流程如下:首先仔细阅读访谈记录,把握整体情况;然后摘录与“第二校园经历”相关的表述,删除重复的表述;接下来认真分析材料,析出每个表述的所表达的含义;将每个含义整理分类,结合相关表述,对“第二校园经历”进行一个详尽的描述;最后将此描述发给被采访者,让他们判断与自己的描述是否一样;如果一致,最终的访谈结果形成。
三、研究结果
(一)“第二校园经历”的阶段性特征
学生在第二校园经历了什么?有怎样切身的感受?这些对学生的影响和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阶段性认知与心理特征。
1.憧憬阶段:期盼与担忧并存
对于开启一个新的学习历程,转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是充满期待和憧憬的。学生希望这段经历能够开阔他们的眼界,感受内地高校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夯实并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并与他们成为朋友,能够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首先是对于新环境的向往和体验。他们提到“第二校园经历”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在此可以体验不一样的气候,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可以到学校周边的城市转一转,开阔眼界。在第二校园,亲身体验对方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多上一些名师的课程,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第二校园,多结交一些同学和朋友,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人脉关系,训练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专业深造创造条件。比如,谈到去第二校园的憧憬时,以下说法最具有典型性:
憧憬就是去感受一下对方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见识更广一些。(U10)
生活方面,就想着体验一下,趁着在外学习的机会好好去几个附近的城市转一转。(U9)
我感觉环境会比先前的学校好,校园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学霸很多可以交流。 打算就是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然后认识很多朋友,积累人脉,以后工作中社会上有帮助。(U7)
其次,学生在憧憬阶段还流露出了对环境适应、学习压力等方面的担忧等负面情绪。在学生的心里,此次交换学习,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本人,还有自己的母校。有人担心语言交流出现问题,也有人担心自己跟不上第二校园的学习进度,成绩落后于他人,给自己的母校丢人,最后被返遣回学校。环境、气候的差异,集体的融入等都或多或少地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挑战。
以下是访谈对象的描述:
当初去的时候特别怕挂科,因为我们如果挂科是要被遣回来的,总觉得自己跟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不是一个水平上的,就怕人家学得太难,然后自己会挂科,所以去的时候就打算一定要好好学习。(U3)
那所学校基本都是广东的学生,粤语听不懂,比较担心交流的问题。(U5)
学习方面,因为做好了那边同学成绩会比我好很多的心理准备,所以也知道要踏实肯干,好好学习,不给自己丢人,不给母校丢人。(U9)
2.适应阶段:积极面对与融入
“万事开头难!”当学生刚步入第二校园时,面对全新的环境,对一切既新奇又惧怕,同时还会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及压力感,时常会有一些困惑伴随着他们。困扰主要有:环境气候问题、时差问题、语言问题、与同学的交往问题、选课问题、学分问题等。一位同学在谈到初到武汉时的感受时,他说:“首先是天气,湿热,没走几步全身都是汗水,黏黏的粘在衣服上,很不适应。其次是时差,饭点也不适应。”还有的同学遇到了语言交流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去广东交换学习的学生,他们听不懂粤语,着实碰到了非常大的困难。还有的同学步入新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与人,孤独感和陌生感油然而生。例如,有学生表达:“那边学生的个体意识很强,很独立,但这样就会给我带来一种冷冰冰的距离感,没人会关注你。那边的学生他们节奏快,行动力强,效率高,见识广,想法成熟。很多事情我的适应方法就是选择接受,别人不理我,我也不会去纠结,试着一个人吃一顿饭,一个人去晨读,一个人听讲,一个人上自习,慢慢来,其实会喜欢上这种独处的感觉。”面对这些困难时,学生能正面积极地应对,主动地适应环境,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与此同时,第二校园为交换学生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来自教师与同学的热情帮助都为交换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提供了外界支持。例如,有交换生谈到:“最开始担忧在新的环境可能会受到歧视,但后来发现其实担心是多余的。班里的同学非常好相处,帮了好多忙。”“校园环境特别好,面积大概有三个母校那么大,而且南方学校绿化比较好。因为是首批插班生,所以许多细节比如宿舍、选课、学分等等都需要自己去和第二校园的老师沟通,所以压力也挺大的。熟悉环境的话主要是当地同学周末一起四处玩,了解学校,了解对方,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谈到来自老师的帮助时,交换生说:“那边的老师对我们插班生的关怀,对我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有了外界的支持,学生根据自身所具备的经验和能力,能够顺利的适应环境,打破语言障碍问题,找准自己的定位,快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中。
3.学习阶段:新体验与新收获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和依赖,环境的改变往往会促使或阻碍人的发展,优良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第二校园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促使学生获得新体验与新收获。第二校园开放的与包容的文化与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访谈中,一位在重庆大学插班学习的同学谈到他在第二校园的经历和感受时,他说“重庆大学的每间教室门口都有一张课表,学生可以依据这张课表来旁听自己喜欢的课,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但我对电影学非常感兴趣,我在重庆大学上了不少美术电影学的课程。”还有的同学和班级中的国防生同学一起训练体验了一学期的国防生生活。以上同学的经历和体验都在说明他们利用第二校园的资源自觉地接受了非常好的通识教育。“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它帮助青年学生超越功利,追求高尚。”[8]第二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便利,访谈中的多位同学都有利用假期到周边城市旅行的经历,在旅行中他们体会着每个地方不同的生活,渐渐会喜欢某些城市,也会更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交换生在第二校园充分体验“高阶学习”。2001 年一批认知心理学家和课程教学专家,重新修订了布鲁姆分类法,把六类学习分别改为:记住(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e)。[9]其中,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四类为高阶学习。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谈到他们在第二校园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包括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如图1 所示)。一位同学谈到,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很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老师很多时候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比起死记硬背知识更为重要。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谈到,学习上不仅要认真听课,而且要善于思考,老师布置的很多作业是要我们自己查资料、论文,分析相关文献,做专题汇报。我们的实习也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引导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图1 布鲁姆认知分类模型(2001 版)
交换生在第二校园认真学习与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听课。有一位插班生谈到,在上课时,我经常坐在前面,我觉得前面的听课效率要高一些。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非常厉害的,老师很负责,他们那里的学生也非常棒,无论从老师那里还是同学那里,我都学到了很多。还有我会经常去实验室,那里的老师也会每天去实验室,老师会在实验室呆很久,我们只要有问题,都可以向老师当面请教。我们的实验经常是和老师一起做,老师会手把手地教你仪器的使用。还有一位学生谈到,在第二校园很多课程作业是要求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成员有分工和合作,我觉得通过小组作业,我的眼界拓宽了,思维更活跃了,思路更清晰了,我做的PPT 也越来越好了。第二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深受感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一位在南京师范大学插班的学生谈到那边的学习氛围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图书馆8:00 开馆,通常7:40图书馆门口的队已经好长好长了。学期末如果不早早地去的话,根本就找不到空位置。就是在那种环境下,你就不由自主地想奋发向上,会自主地学习,树立自己的目标,会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还有的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位同学谈到,到了第二校园由于压力比较大,他改掉了考前突击复习,平时松松垮垮的坏毛病,在平时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独立完成作业,有什么疑问课堂上或者课下及时提出,并和老师、同学探讨并解决,做好复习计划,做到劳逸结合,这样学习,知识掌握得特别扎实。
(二)“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关于环境如何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个体与环境互动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例如阿斯汀的“输入—环境—输出”理论解释了校园环境如何影响学生的发展。[10]“输入”指学生的进入校园前的个人特征,“环境”指学生在学校的经历和体验(包括接触到的人、事、物,校园和社会的政策、文化等),“输出”是指学生进入校园后的个人特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的发展是与校园环境发生了交互作用的结果。[11]帕斯卡雷拉和特伦兹尼认为学生个体在大学期间所发生的变化包括学习和认知的变化、社会心理变化、态度和价值观、道德发展变化等。[12]德国卡塞尔大学高等教育与职业研究中心主任芭芭拉·M·科姆博士在《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一文中提到,“对学生来说,流动至少可以实现两个重要的目标: 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能增加学生的灵活性以及文化和社会知识”。[13]综上,学生个体与校园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学生在学习认知能力、社会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有所发展。下面具体分析“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产生的正向的影响。
1.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
第二校园教师的教学严谨、深入,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在第二校园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教师阅历丰富。第二校园的教师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前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认真、负责,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动,深入浅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作业方式多采用探究式学习,作业由小组探究合作分工完成。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吃透知识与理论,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和老师互动交流较多,包括课上的汇报点评以及课间的时候与老师进行一些学术问题答疑或者生活上的闲聊。在课程学习中,教师良好的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上课更加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动手、动脑,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更扎实,更注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沉浸式学习促进学生建立明确的学术成长目标
受第二校园浓厚学术氛围的浸染,学生建立起了清晰的学术成长目标,并为之实现而不断努力。在第二校园中,学生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班级里,都感受到了良好学术氛围的滋养和来自班级同学的竞争,从而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访谈中,学生明确表达了考研、考博或去国外继续深造的学术成长目标。学生认为要实现目标,必须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们认为目前学习是首要任务,完成了学习任务才能去干其他的事情。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了,更加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回到母校后继续保持,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努力学习。例如,访谈中一个学生说“返回母校后我一直都是早上8 点起床,晚上11 点回宿舍。那一年,我的舍友被我带的,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去自习,不能荒废时间。大学的舍友,六个人的四级全通过了。而且六个人里面有四个人保研,一个人考研,一个人签了工作。”第二校园经历对后续教育具有“热身”的效果。
3.视野的开阔促使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开放
“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很重要的影响是开阔了其眼界和视野。校园环境的变化直接为学生接触到不同的人、环境、地域创造了条件,这个变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由于学生接触的第二校园多是重点大学,校园的学术讲座非常多,社团活动丰富而有趣。访谈中,有学生说,“参加了跑协的两次马拉松比赛,一次是个人赛3 公里,一次是七人团体赛,挑战了自我。还有参加了国际美食节、国际文化节的志愿者,这些活动让我大开眼界,非常棒!”还有的同学在课程中遇到了本学科的知名学者,还有企业家、大咖等等,开拓了学术视野。拥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刻意去计较一些得失,胸襟变得更为开阔,更加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心境更开放了,也学会了与更多的人接触和交流,从而有助于其适应陌生的环境。
4.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并促使人格发展
初次步入第二校园,拥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要与各种角色的人相处,打交道。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相对来说能够很快的适应,但是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是一道难题。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要与他人交流,学生需要自己迈出这一步,面向大家,与他人交流。通过访谈发现,不少学生回来之后性格变得外向了许多,更加愿意与他人交流。对于交友处事的人生态度上,不计较得失输赢,而重在体验过程。许多同学都表示,“第二校园经历”促使自身性格开朗了很多,并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还有同学表示,自己更加成长、成熟了,改掉了以前自己的许多坏毛病,自己变得更加独立、谦虚,更容易理解别人,与人合作。还有同学收获了自信和主见。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学生“第二校园经历”是校际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第二校园经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它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跨校联合培养,完成学生在知识、能力、认知、心理、人格等方面的成长。这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开展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第二校园的短期培养,融合、利用两校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这种方式对于欠发达地区高校吸引优质生源,培养优秀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此种模式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或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2.学生在“第二校园经历”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阶段性认知与心理特征。第一阶段为憧憬阶段,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上,积极的情绪表现是对新环境的期盼和憧憬,消极的情绪表现是对能否适应环境和学业压力的担忧。第二阶段为适应阶段,表现为积极努力地面对困难与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第三阶段为学习收获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体验上,享受新学校的开放与包容的校园环境,进行“高阶学习”,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3.“第二校园经历”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开阔视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二校园的环境变化,包括学生在第二校园中接触到的人、事、物,校园和社会的政策与文化,学生在学习认知能力、社会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有所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桑迪·波美和迈克尔·麦费逊认为,大学经历的质量包括大学课堂和宏观的教学环境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知识体系、行为能力、价值观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大学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教育学生要开阔视野,帮助他们获得具有持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取得事业成功及提高社交的能力。[14]从调查的结果看,“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视野的开阔,行为能力的矫正与提升,价值观的引导和社交能力提升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第二校园经历”是高质量的学习经历。
(二)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证实了“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接下来讨论的重点是,怎样扩大和优化“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第二校园经历”对个体的影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帕斯卡雷拉指出,学生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为学生背景、社会性互动、学生努力质量,而高校相关因素的作用路径为间接性影响。具体而言,院校环境通过影响学生的社会性互动、学生努力程度两条路径,从而间接影响学生成就。院校机构特征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则是通过院校环境、学生互动、学生努力质量三大要素间接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学生自身的努力决定了“第二校园”对他的影响。
2.进一步优化“第二校园经历”的实施。一是做好第一校园和第二校园的衔接。第二校园课程安排要与第一校园的课程相衔接,在学分认定,考试安排,选课,等级考试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学生在第二校园学习期间,综合测评成绩的评定出现一定问题,第一校园应与第二校园达成工作办法,第二校园给出相关材料,第一校园根据材料给予学生在外学习期间的综合测评成绩。二是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由于第二校园环境的变化,许多学生遇到环境适应、学习压力等问题,在学校层面,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三是派出学校的老师给予“第二校园经历”学生更多的关心、关注。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表达了希望派出学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多关心他们在第二校园的学习生活,定期和老师交流、沟通,让他们获得老师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