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知识建构教学的课程导向: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

2022-11-04刘庆伟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田园观点建构

刘庆伟,周 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邗江实验小学,江苏 扬州 2251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以及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的制约,综合与实践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于是笔者试着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注重“做中学”,探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方式,为综合实践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一种新视角。知识建构理论提倡创建个人、小组、班级等不同层面的知识,并且在三种层面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中形成社区知识,这是一个不断提升理论体系的过程。本文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教学。

1 形成问题情境,提出个人观点

知识建构教学源自于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最近发展区”,从而引发深度的建构性活动。知识建构是以观点及其发展为中心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每个学生提出各种观点。

基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田园项目的推进,学生参与田园种植的情绪高涨,由此提出现实的问题:学校的幸福田园里有几块空地,如果你是田园的主人,你打算怎么安排?此时的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主要观点整理归类如下:

观点1:了解当季适合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画一个设计图,周长是量的,面积可以算出来。

观点2:选好优良的土地,再量一下尺寸;选择适合的种子,每天按时浇水。

观点3:把土地分成三块,一块种青菜,一块种豌豆,一块种扁豆,分类种植,还要一行一行的种直了,这样就整齐了。

观点4:规划土地,再拔野草,松松土,再浇水。

观点5:先要量好面积有多大,再规划土地,画设计图。

观点6:可以安装花洒,智能控制水量大小,土壤干燥时,就自动浇水。

……

观点提出后,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组。组建成勘测组、设计组、种植组和养护组,每组7 人左右,全员参与。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 开展组内建构,持续改进观点

观点被可视化表达出来后就有了“生命”,这些观点需要不断生长。通过知识建构性讨论,学生可以彼此聆听他人的观点和问题并彼此改进,并及时把观点修好并记录下来。组内建构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勘测组。首先是合理估测土地的大小,好多学生运用身体尺(一拃、一脚、一步、一庹)进行度量,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我们在二年级下册就学过综合实践课《我们身上的“尺”》,但是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运用的比较少。这也许就是知识建构理论下数学学习的魅力,学生的量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准确测算土地大小,学生合理选择皮尺,观察皮尺的量程,研究皮尺的使用。学生在正确测量时,能够自主保留数据到厘米,其中一块地的长是680 厘米,宽是190 厘米。在计算面积时,有人选择用计算器,认为三位数乘三位数没有学过;然而有人则认为,长和宽都是整十数,可以先算68×19,再加2 个0,得到129200 平方厘米。此时,有学生认为这个数据太大,读起来不方便,需要分级;有些学生则认为把平方厘米转化成平方米,大约13 平方米交流起来更方面。随后有学生尖叫起来,我之前估的是12 平方米,估得最接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设计组。首先,每个学生依据前期测量的数据,以及小组初步建构的设想,设计初稿。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田园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稿纸上,一定要遵循“数据测算、符合实际、简洁易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定稿。

种植组。学生用数学的思维种植,如:有些学生站在菜地两侧,拉直一根线,然后沿着线种植,看上去就非常的整齐,其实这里蕴含着“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每两颗菜之间大约一拃,这样操作快而简洁,此时用尺去量,使用精确值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反而估算的意义更大;每行种几颗,种几行,一块地大约种多少颗,每颗菜占地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数学的思维,为我们具体使用多少颗菜苗提供了依据。

组内建构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构建小组交流规矩意识,每个人都要轮流说,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里既有数学元素,也有跨学科的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3 分享人工制品,形成社区知识

从理论上说,知识建构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其近期目标是达成课程标准所描述的弹性标准,其远期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因此,阶段性的学习逐步形成理论为导向,这些理论可以是个人化的,班级社区知识的形成也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社区自然形成的。

4 注重拓展延伸,实施多元评价

知识建构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是自我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老师的评价,也可以是“一次实地勘测”“两次田园设计”“多次交流分享”以及“水壶的制作”“思维导图的创作”等等。

基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后续还会做“校园绿地面积”“蒜叶的生长”“数据的收集分析”等综合实践课程。基于跨学科而言,“幸福田园”已经和劳技、科学、语文等学科整合。如种植技巧,正确施肥,种子的发芽,植物生长规律等等。

知识建构理论注重“做中学”“学以致用”,在“用”数学的过程中,注重作业设计,从而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有效提高学生作业效益。促使原本单一的“作业”转变为“一次实地勘测”“两次田园设计”“多次交流分享”以及“水壶的制作”“思维导图的创作”等等。从作业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可以做不同的作业,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知识建构理论与《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向下扎根的同时焕发出向上的生命力,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动权、体验权、话语权、评价权完全抓在自己的手中,老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从实际的需求出发,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巧借思维导图架构数学知识体系,架起了知识与素养的桥梁,流露出了学生自然、真实的情感。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构建出了许多新的知识,碰撞出了许多高阶思维。

总之,知识建构理论下的综合实践主题教学是开放的、灵动的。学生能够在现实问题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持续改进自己的观点,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田园观点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观点
建构游戏玩不够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