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联动 共筑协同教育连心桥
2022-11-04邵钰芹
■文/邵钰芹
笔者认为,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不能仅依靠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开展。双方要积极开展合作,在家园共育模式下推动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家园共育的概述
(一)家园共育的概念
家园共育是家长和幼儿园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可以完成的,需要两方积极合作。从幼儿发展的过程看,家园共育在幼儿的成长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家园共育中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家长在和教师交流沟通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广大家长可以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家长要借助沟通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
2.借助网络搭建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家长可以用邮件或微信等给教师提建议。双方可以借助网络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3.将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家长应当充分信任教师。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任何问题,教师都会坦诚地和家长进行交流,协商解决方法。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遇到了任何困难,也都可以直接向教师请教。
二、如何建立家园协同教育共同体
家长在陪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培训或讲座,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同时,根据广大家长的需求,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以“三结合”为抓手,即讲座与阅读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打造家园协同教育共同体,帮助家长和教师同学习,共成长。
(一)讲座与阅读相结合
家庭教育讲座现场互动性好、感染力强。读书活动在开展时间和开展地点的选择上自由度更高,广大家长朋友更易于接受。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点,教师可以分班开展书籍共读活动,根据家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开办“蒲公英讲堂”,定期召开家庭教育主题讲座,让专家用理论知识和实操案例为家长答疑解惑。
(二)集中研讨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学到了丰富的、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但讲座的开展时间受限。因此,幼儿园可引导家长采用集中研讨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家长们自愿组成读书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并建立一个读书小群。组长负责布置每月、每周、每日的学习计划,并由教师协同组织每周六晚上的读书交流活动。
(三)线下与线上相结合
“线下学习,线上分享”。读书小组可以开办“相约星期二”家长读书会活动,家长们在活动中自愿分享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共同解决育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三、“三代塾”课程
调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后发现,家庭成员在幼儿教育中掌握主导地位的情况是,80%的家庭中是以妈妈为主,15%的家庭中是以老人为主,5%的家庭中是以爸爸为主。为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学习需求,幼儿园经过诸多探索和尝试,根据不同成员的家庭教育理念,开设了独具特色的“三代塾”指导课程。“三代塾”是一家三代人共生、共学、共享的“家文化空间”。它以亲子教养为切入点,以文化、艺术和教育方面的主题活动和课程为核心,融教育、文化、工艺、生活、美学于一体。“三代塾”课程主要包括“妈妈家话会”“爸爸俱乐部”和“隔代教养讲堂”。
(一)“妈妈家话会”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幼儿园可以为妈妈们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通过定期开展育儿经验分享活动,指导妈妈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二)“爸爸俱乐部”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幼儿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在一些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爸爸在幼儿成长中缺席的概率较高,爸爸每天陪伴幼儿超过三小时的家庭只有35%,爸爸经常陪伴幼儿参加幼儿园活动的家庭不足10%。为转变爸爸们的教育观念,幼儿园开办了“爸爸俱乐部”,邀请爸爸们参加幼儿的晨间活动,和幼儿一起锻炼;参加“父子运动会”“亲子徒步”“野外拓展活动”;成立“爸爸足球队”,带领幼儿一起训练、一起比赛。通过“爸爸俱乐部”,父亲们更加重视幼儿教育,意识到了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地陪伴幼儿来参与幼儿的成长。
(三)“隔代教养讲堂”
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方式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我国近八成的家庭中,祖辈参与了幼儿教养工作,学龄前阶段占比为77.7%。但由于教育理念和养育方式的差异,导致隔代教养的家庭存在一些教育弊端。为帮助一些家庭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隔代教育真正成为家庭教育的助力器,幼儿园从“隔代教育是什么”“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隔代教育的基本类型”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让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能从中有所收获,做有智慧的育儿合伙人。与此同时,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爷爷奶奶们的参与积极性,他们积极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助力搭建起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桥梁。
四、社区活动,弥补幼儿教育的不足
幼儿园坐落在社区之中,社区的氛围浸润着幼儿园,两者协同发力,能对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请进来”——增加教育合力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幼儿教育是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社区里的图书室、牙科诊所、全民健身中心等也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场所。幼儿园可以借助社区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
(二)“走出去”——赢得教育认可
幼儿园可以开展“园长妈妈大课堂”活动,定期走进社区,还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庭经验分享会、送课进社区等活动,让家长们在获得育儿经验的同时,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做好家园共育。笔者以幼儿园为基点,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融合,让幼儿的教育活动由单一变为多元,促进了幼儿新知识的吸收与新经验的建构。
五、成立家长社团,传递爱的教育
在幼儿园的帮助下,家长自发组织成立了“家长亲子团”“家长义工团”“家长巧手团”和“家长助教团”四个家长社团,形成“分工、协作、成长”的家园联动协同教育模式。
(一)“家长亲子团”
“家长亲子团”的成立,有效推动了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深度开展,将幼儿的学习场所由教室拓宽到大自然之中。比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设了海洋教育主题课程,依托亲子团,开设海洋游乐园研学活动,带领幼儿织渔网、观察海参参苗等,真正做到了园内课程与实践活动的融合,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
(二)“家长义工团”
家长们自发组织成立了“家长义工团”,每天在幼儿园上放学期间维护园门口的交通秩序,在大型活动中为幼儿园提供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也为园所送来应急物资。
(三)“家长巧手团”
一些家长自发组织成立了“家长巧手团”,协助幼儿园开设特色课程,如剪纸、书法艺术、摄影剪辑、美食制作等。“家长巧手团”的成立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这些家长还自发参与班级的环创,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四)“家长助教团”
家长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拥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特长爱好。家长委员会组织成立了“家长助教团”,在公安局工作的家长教授幼儿防诈骗知识,从事消防工作的家长教授幼儿火场逃生技能,开农场的家长为幼儿开展自然教育……家长们生动活泼的案例讲解,有别于幼儿园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回望过去,我们在家园共育的道路上执着而坚定,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细化家园协同教育模式,加强家园联动,共筑协同教育连心桥,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