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国际传播:价值、挑战与策略
2022-11-04王凯杰
王凯杰 郭 淼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一、引 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出现逆全球化态势。从微观角度来看,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挑战下,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形象对外传播工作成为重点和难点;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封锁与文化打压使得全球治理理念传播与实践工作难以发挥功效,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人民需要攻克的共同难题。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且未改善的问题,同样阻碍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构建。
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导致更加激烈的战略竞争和意识形态竞争。新冠病毒爆发时期,西方国家疫情困局加剧,迫使其转移国内矛盾,将舆论聚焦于发展中国家,以此达到其政治目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决定力量,还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为谋求中国人民发展、寻求世界人民发展,努力打破传统国际外交理念,通过政党国际传播,积极构筑政党外交关系网络。
政党国际传播可理解为掌握传播主导权的政党本身,以意识形态和政党理念为基本立场和原则,通过外交等渠道,传播政党理念,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因此,政党国际传播亦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倾向性。中西方政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双方在政党国际传播的战略部署和传播决策上的不同。在中国语境下,政党国际传播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传播主体,以政党外交为主要传播渠道,对外传播政党故事、理念和精神,在树立政党良好国际形象的同时,弥补国际传播中话语权旁落、国际传播效能弱等问题。
二、政党国际传播的价值意蕴
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全球化进程,凝聚共识,完善全球治理规则,努力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具体内容,突出政党属性,始终聚焦于中国理念传播,借助政党国际传播助推中国故事、中国理念等价值输出工作。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举办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构建了多边政党外交话语场域,致力于各国政党领袖围绕“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的主题,分享各国治国理政的创新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愿景贡献各国的力量。中国国际外交工作从完善外交理念到积极参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加持下,充分发展与世界多国政党的友好关系,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政治维度:政党国际传播改善国际外交关系
政党国际传播是执政党为改善多边外交关系,组织或参与交流治国理政观念的组织传播。合理运用政党国际传播,为改善国际外交关系、完善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政党自身为传播主体的政党国际传播,打造专属传播通道,阐述自身价值理念,有利于突破原本“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国际外交局势的复杂多变,加剧了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以政党国际传播推动政党外交,跨越文明隔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与国之间的多领域矛盾,为改善国际外交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精神维度:政党国际传播革新中国国际形象
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中国的执政党,始终是国家形象基本定位的核心力量,是影响中国国家形象走向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影响世界认知中国国际形象的关键因素。
传统国际话语格局下,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的国际形象表现出呈现方式单一化、呈现状态结构化和呈现内容单调化的特点。外宣媒体传播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主客场外交及中国代表团的国际活动和理念难以进入国际视野,无法在国际舆论场发挥重要作用,容易陷入理念空洞感的思想逻辑。随着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倡导并践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政党国际传播为渠道和载体,将观念、思想和价值体系相关的内容传播出去,能够改善各国政党或区域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促使其从认知中国到认同中国的态度转变。中国国际形象的全面改善是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等系列产品“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世界和谐发展的保障。
(三)价值维度:政党国际传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在以往传统国际传播语境和国际关系格局背景下,“借船出海”的国际传播形式为中国形象传播和国际话语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是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突破,但是,依然难以达到“质”的飞跃。政党国际传播以“造船出海”的形式,搭建政党主场外交的新渠道,借助诸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G20杭州峰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外交活动,实现中国话语与中国行动的相互借力——巧妙设置中国议程,精准回应国际关切,从而有效突破了西方国家全面主导的国际话语格局,拓展了中国的国际话语空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能力,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共鸣。政党国际传播工作适应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工作要求,亦实现了国际话语权提升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跨越。
政党国际传播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一种途径,与主场国际外交相互借力,进行理念、文化和价值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大力倡导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参与或举办大型政党交流峰会,提升党和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三、政党国际传播的风险挑战
政党的对外传播往往隐藏着国际政治权力的争斗和国家利益的权衡,受到不同规则和社会环境的约束,因而更具挑战性。政党国际传播作为新型组织传播,其搭建过程和传播过程同样存在外部挑战和内部困境的多重压力。
(一)价值理念差异化,制约话语传播力
意识形态为基准的政党国际传播主体,由于与传播各国政党的价值理念存在差异,导致理念传播、文化交流受阻,进而影响价值输出,制约了话语传播力。
首先,政党国际传播主体本身的身份特质和所传播内容在各国政党的认知系统内部,容易受到错误解读。其次,发达国家一度主导全球传播秩序,在全球传播场域中占据话语优势地位,文明差异下的“中国威胁论”被无限放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传播场域、经济与政治等多领域实施打压与封锁。比如,“一带一路”战略等被西方政客污蔑为“中国凭借‘锐实力’在非洲等国搞 ‘新殖民主义’的谣言”。
(二)形象认知框架化,消解主体公信力
文化特质、生活方式与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基本认知框架多样,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等不同的价值观输入使认知框架系统得到强化。邵梓捷等认为,作为政治传播受众的每一个个体,在接收—接受的环节中,其注意结构的形成确实受到传播框架的影响,而政治偏好形成则受到认知框架效应的影响,它既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国际传播中,各国政党文化、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传播过程受阻,政党国际传播中同样受到相似挑战。
(三)话语体系格式化,影响舆论引导力
“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场是制约中国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形象、阐释中国理念的重要遏制因素。在西方文明主导下的“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多“被动发声”,当遭到”污名化“新闻报道时,容易限制于被动的话语表达框架,导致话语体系固定化、格式化,同时,在刻板印象的加持下,政党国际传播所表达的理念难以精准传播到各国政党,也会导致在国际社会上的舆论引导力受到影响。此外,政党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依旧遵循国际传播话语框架,而话语框架的格式化运用,也会影响中国对国际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在主客场外交活动中,对外理念传播机制不健全、结构单一化、传播过程无法形成合力,弱化了传播主体的影响力。
四、政党国际传播的应对策略
程曼丽强调,国际传播的核心是基于某种价值观的话语较量和话语权争夺。政党国际传播作为国际传播新生代,延续着国际外交的使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社会和舆论环境中迫切需要掌握国际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一)创新建设国际话语表达框架
以政党外交等形式展开政党国际传播时,要创建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世界和平繁荣发展为目的的话语表达框架,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做铺垫。中国始终要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多边外交,形成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为增进人民福祉、打造世界和平发展远景的中国特色话语表达框架,编织出政党国际传播辐射网络。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精神文化,我国始终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话语表达范畴和理念愿景。
(二)建构全新的对外传播与交往渠道
政党国际传播视域下,在主客场外交、国际组织会议等活动中所发表的演讲主旨,是中国理念、中国智慧等话语和理念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诸如政党交流峰会的特色话语传播渠道,构建政党国际传播矩阵。比如,2021年6月22日,由国家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网信办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共同举办的“打卡中国——你好,长三角!”活动,邀请了来自各国自媒体的网红博主参与,带领他们目睹中国繁荣发展的城市地带,展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程度,并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治理理念。
(三)注重差异化传播和精准传播
国家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差异造成的认知能力和接收方式不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强权政治破坏着世界各国的和平外交。因此,要注重差异化传播和精准传播,做到“因人而异”,针对各国政党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实施“一国一策”,制订具有适用性的传播方案,将传播效果最大化、最优化。此外,要关注文化语境差异性,关注各国政党利益与需求,使传播内容形象化、通俗化,减小“文化折扣”,有效表达我国维护全球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诉求。
五、结 语
政党国际传播作为国际传播新生代,其组织架构、理念支撑、传播矩阵与国际传播形式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政党国际传播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针对性更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加剧了国际外交的复杂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外国际传播工作和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国际传播应以国家意识为基准,向世界各国表达中国理念,阐释中国智慧,共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和平发展愿景。